词典 东汉通俗演义 东汉通俗演义的意思
dōnghàntōngyǎn

东汉通俗演义

简体东汉通俗演义
繁体東漢通俗演義
拼音dōng hàn tōng sú yǎn yì
注音ㄉㄨㄥ ㄏㄢˋ ㄊㄨㄥ ㄙㄨˊ ㄧㄢˇ ㄧˋ
结构ABCDEF式
字数6字词语

拆字解意

dōng,(1) 方位词,日出的方向,与“西”相对。【组词】: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2) 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组词】: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3) 请客出钱的人。【组词】:作东。(4) 姓。

hàn,(1) 水名。汉水,又称汉江,源出陕西省西南部,流经陕西省、湖北省,在武汉市入长江。(2) 天河。【组词】:银汉。云汉。气冲霄汉。(3) 成年男人。【组词】:汉子。老汉。(4) 汉族,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5) 汉语的简称。【组词】:英汉辞典。(6) 中国朝代名。【例句】:(❶汉高祖刘邦所建立,公元前206-公元220年。❷五代之一,刘知远所建立,公元947-950年,史称后汉。)。(7) 姓。

tōng tòng,(1) 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组词】:通风。通天。通气。通宵。通行。通过。通衢。贯通。四通八达。曲径通幽。(2) 懂得,彻底明了。【组词】: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3) 传达。【组词】: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通缉。通谍。(4) 往来交接。【组词】: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假(jiǎ)(汉字的通用和假借)。串通。沟通。(5) 普遍、全。【例句】:通才(指知识广博,具有多种才能的人)。通论。通体。通身。通读。通常。通病。通盘。普通。(6) 男女不正当的性行为。【组词】:通奸。私通。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yǎn,(1) 根据事理推广发挥。【组词】:推演。讲演(亦作“演讲”)。演义(以史书及传说的材料为基础,增添一些细节,用章回体写成的小说)。演绎(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2) 依照程式练习。【组词】:演练。演示。演算。演武。演习。演兵场。(3) 不断变化。【组词】:演变。演化。(4) 把技艺当众表现出来。【组词】:表演。演出。演播。演奏。主演。义演。

yì,(1)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正义。义不容辞。义无反顾。仗义直言。(2) 合乎正义或公益的。【组词】:义举。义务。义愤。义演。见义勇为。(3) 情谊。【组词】:义气。恩义。义重如山。(4) 意思,人对事物认识到的内容。【组词】:意义。含义。释义。微言大义。(5) 指认为亲属的。【组词】:义父。(6) 人工制造的(人体的部分)。【组词】:义齿。义肢。(7) 姓。

基本含义

指以东汉为背景的通俗小说,也用来形容以虚构的情节和人物为基础的故事。

东汉通俗演义的意思

东汉通俗演义 [dōng hàn tōng sú yǎn yì]

1. 一称《东汉十二帝通俗演义》。讲史小说。明代谢诏作。十卷,一百四十六回。情节起于王莽建立新朝,终于汉桓帝。对光武中兴尤多着墨。多取材于史书与前人同类小说。


东汉通俗演义是什么意思 东汉通俗演义读音 怎么读 东汉通俗演义,拼音是dōng hàn tōng sú yǎn yì,东汉通俗演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东汉通俗演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