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n,(1) 人或某些动物体内器官之一,在肝脏右叶的下部。【组词】:胆囊。苦胆。胆固醇。肝胆相照(指对人忠诚,以真心相见)。(2) 不怕凶暴和危险的精神、勇气。【组词】:胆量。胆气。壮胆。胆魄。胆大妄为(wéi )。(3) 装在器物内部而中空的东西。【组词】:球胆。暖瓶胆。
hán,(1) 冷,与“暑”相对。【组词】: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2) 害怕。【组词】:寒心。(3) 穷困,有时用作谦辞。【组词】: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
1. 惊惧到极点。
例而英夷也从此胆寒潜踪矣。——《广州军务记》
英[terrify; be struck with terror;]
⒈ 惶恐;害怕。
引宋 杨万里 《过黄巢矶》诗:“黄巢磯 与 白沙滩,只是闻名已胆寒。”
《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周进 胆寒起来,鎗法乱了,被公子一棒打倒。”
《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孝公 曰:‘ 鲁 人闻寡人兴师,亦胆寒乎?’ 喜 答曰:‘小人则或者胆寒,下臣不知也。若君子,则全无惧意。’”
峻青 《黎明的河边·潍河上的春天》:“在这寂静的深夜里,奔腾咆哮的河水声,越发使人胆寒。”
⒈ 比喻极为惊惧、害怕。
引《三国演义·第五〇回》:「诸军众将见了张飞,尽皆胆寒。」
近胆怯 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