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 [gāo qíng]
1. 盛情。
例高情雅意。
英[ great kindness; ]
3. 崇高的情意;深厚的情谊。
高情 引证解释
⒈ 高隐超然物外之情。
引晋 孙绰 《游天台山赋》:“释域中之常恋,畅超然之高情。”
唐 方干 《许员外新阳别业》诗:“莫恣高情求逸思,须防急詔用长材。”
宋 梅尧臣 《过山阳水陆院智洪上人房》诗:“遗墨悲 苏 倩,高情想遁 林。”
朱东润 校:“遁 林,诸本皆作‘遁’。 冒广生 校作‘道’。”
按, 道林,支道林,晋 时高僧。 明 李东阳 《不寐》诗:“闭门索古义,著书见高情。着鞭让 祖生,割席效 管寧。从此毕餘生,垂休俟千龄。”
⒉ 高尚的情怀;高雅的情致。
引唐 杨炯 《为薛令祭刘少监文》:“良辰美景,必躬於乐事;茂林脩竹,每协於高情。”
宋 曾巩 《东轩小饮呈坐中》诗:“高情坐使鄙吝去,病体顿觉神明还。”
鲁迅 《准风月谈·谈蝙蝠》:“西洋人可就没有这么高情雅量,他们不喜欢蝙蝠。”
⒊ 敬词。深厚的情意。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既承老丈与令甥如此高情,小生岂敢不受人提挈!”
清 陆陇其 《答曹微之进士书》:“容徐徐亲麈,乞为叱谢高情,缕缕感愧,率復不尽。”
国语词典
高情 [gāo qíng]
⒈ 对别人浓厚情意的敬称。
引《红楼梦·第二四回》:「今日既蒙高情,我怎敢不领!」
高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与妻书释义:散文篇名。近代林觉民作。是作者在参加清末革命党人举行的广州起义前夕给妻子的绝笔信。文中回顾了与妻子相互爱恋的生活,并将夫妻之爱扩展到对普天下人民的爱,表达了作者为国献身、甘愿牺牲个人幸福的崇高情怀。
- 2.
主领释义:⒈主管领导。《汉书·礼乐志二》:“僕射二人主领诸乐人。”唐 白居易《和钱华州题少华清光绝句》:“高情雅韵三峯寺,主领清光管白云。”⒉带头的人。唐 李肇《唐国史补》下卷:“有蕃长为主领,市舶使籍其名物,纳舶脚,禁珍异。”
- 3.
伏膺释义:⒈服膺。伏,通“服”。谓倾心,钦慕。《晋书·孙绰传》:“沙门 支遁 试问 绰:‘君何如 许(许询)?’答曰:‘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咏一吟,许 将北面矣。’”《世说新语·品藻》作“服膺”。宋 沉辽《赠清道》诗:“当时二子最名盛,至今学者皆伏膺。”⒉服膺。伏,通“服”。指信服;归心。南朝 梁 沉约《内典序》:“伏膺空有之説,博综兼忘之书。”《隋书·后妃传·炀帝萧皇后》:“荡嚣烦之俗虑,乃伏膺於经史。”宋 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并序》:“苟非圣人生,至道著,又安肯伏膺稽顙而自至於天闕邪!”⒊服膺。伏,通“
- 4.
嘉遯释义:亦作“嘉遁”。旧时谓合乎正道的退隐,合乎时宜的隐遁。《易·遯》:“嘉遯贞吉,以正志也。”《三国志·魏志·管宁传》:“在乾之姤,匿景藏光,嘉遁养浩,韜韞儒墨,潜化傍流,畅于殊俗。”宋 范仲淹《祭吕相公文》:“辞去台衡,命登公衮,以养高年,如处嘉遁。”明 许潮《武陵春》:“盖世有肥遯,有嘉遯,有吏遯,若吾辈又所谓玄遯者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七章:“是以士大夫跼迹全生,见几远害。或厉操幽栖,高情避世,是曰嘉遁。”
- 5.
抬帖释义:凑和、配合。宋·石孝友·水调歌头·高情邈云汉词:“点检诗囊酒碗,抬帖无裀歌扇,收尽两眉愁。”亦作“抬贴”。
- 6.
木榻穿释义:《三国志·魏志·管宁传》:“此 寧 志行所欲必全,不为守高”裴松之 注引 晋 皇甫谧《高士传》:“管寧 常坐一木榻,积五十餘年,未尝箕股,其榻上当膝处皆穿。”后因以“木榻穿”形容高士不慕荣华,甘于淡泊生活。元 虞集《次韵伯庸尚书春暮游七祖真人庵兼简吴宗师》之四:“高情总付珠帘卷,危坐空餘木榻穿。”
- 7.
游逸释义:⒈犹游乐。《南史·陈南康愍王方泰传》:“方泰 少粗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文帝 以 南康王 故,特宽宥之。”《南史·周宝安传》:“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驱驰,靡衣媮食。”⒉亦作“游佚”。犹游乐。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游逸无度,不卹国政。”唐 戴叔伦《早春曲》:“儂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跡。”明 陆采《明珠记·拒奸》:“暂赐餘閒,高情懒去游逸,金鱼乍解还家乐,掩竹扉车马无迹。”《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释而多勃谿,勿使子孙好游佚而无生计。”
- 8.
相駡榜释义:五代 卢损 等五人同时进士及第,常互相诟骂,时人因称该榜为“相駡榜”。《旧五代史·周书·卢损传》:“梁 开平 初,举进士,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与 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 同年擢第,所在相詬,时人谓之‘相駡榜’。”
- 9.
相骂榜释义:五代 卢损 等五人同时进士及第,常互相诟骂,时人因称该榜为“相駡榜”。《旧五代史·周书·卢损传》:“梁 开平 初,举进士,性颇刚介,以高情远致自许。与 任赞、刘昌素、薛钧、高总 同年擢第,所在相詬,时人谓之‘相駡榜’。”
- 10.
良宰释义:⒈优秀的膳宰。膳宰,掌宰割牲畜及膳食之事的官员。《墨子·尚贤中》:“今王公大人有一衣裳不能制也,必藉良工;有一牛羊不能杀也,必藉良宰。”《吕氏春秋·不苟》:“繆公 以女乐二八人与良宰遗之。”高诱 注:“宰谓膳宰。”⒉贤能的官员。晋 陆云《盛德颂》:“良宰内干,武臣外闲。”《南史·褚玠传》:“宣帝 谓中书舍人 蔡景歷 曰:‘稽 阴 大邑,久无良宰,卿文士之内,试思其人。’”唐 罗隐《往年进士赵能卿见示叙》诗:“正恨故人无上寿,喜闻良宰有高情。”
- 11.
赞喜释义:亦作“賛喜”。增加喜悦气氛,助兴。语本《周礼·秋官·大行人》:“归脤以交诸侯之福,贺庆以赞诸侯之喜。”宋 洪适《回陆全州启》:“朽质叨荣,已佩 五羊 之印;高情賛喜,復貽双鲤之书。”宋 范成大《岁旱邑人祷第五罗汉得雨乐先生有诗次韵》:“风骚老将亦赞喜,笔阵独扫诗坛空。”
- 12.
逆境商释义:人处在逆境中的超高情商,当一个人面对强大的对手或者敌人或在遇到强大刺耳力的时候,既“耳被虐后诺贝尔”,不是所有人听到质疑声都垂头丧气,熟识逆境商的人而是化势能为动能,主动让自己的心情愉悦。
- 13.
逸兴释义:超逸豪放的意兴。《艺文类聚》卷一引 晋 湛方生《风赋》:“轩 濠 梁之逸兴,畅方外之冥适。”唐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明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视世之规规譾譾,无居士之高情逸兴,虽为官,岂能辨治哉?”《人物》1985年第4期:“窗外竹影婆娑,映得室内一碧如洗,更增添了他谈话的逸兴。”
- 14.
雅意释义:⒈高尚的情意:高情雅意。⒉敬辞,称对方的情意或意见:未能如约前往,有负雅意。
- 15.
静节释义:清高的节操。 唐 方干 《书桃花坞周处士壁》诗:“自学古贤修静节,唯应野鹤识高情。” 宋 范仲淹 《举许渤签署陕府判官事状》:“﹝ 许渤 ﹞登仕宦后,自守静节。”
- 16.
高情迈俗释义:高情:高雅的情趣;迈:超脱。情致高雅脱俗。
- 17.
高情远意释义: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 18.
高情远韵释义:高尚的品格或情趣。同“高情远致”。
- 19.
高情逸态释义:高情:高雅的情致。逸态:安闲的神态。高雅的情致,安逸的神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