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鼓瑟 鼓瑟的意思

鼓瑟

简体鼓瑟
繁体
拼音gǔ sè
注音ㄍㄨˇ ㄙㄜ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ǔ,(1) 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例句】: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2) 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组词】:耳鼓。石鼓。(3)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组词】:鼓吹。鼓噪。(4) 发动,使振作起来。【组词】: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5) 高起,凸出。【组词】:鼓包。鼓胀。(6)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sè,(1) 弦乐器,似琴。长近三米,古有五十根弦,后为二十五根或十六根弦,平放演奏。【组词】:鼓瑟。(2) 矜持端庄的样子。(3) 〔瑟瑟〕a.形容轻微的声音;b.形容颤抖。(4) 洁净鲜明的样子。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用心弹奏瑟琴,形容人心情舒畅,愉悦自得。

鼓瑟的意思

鼓瑟 [gǔ sè]

1. 弹瑟。

3. 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鼓瑟 引证解释

⒈ 弹瑟。

《诗·小雅·鼓锺》:“鼓钟钦钦,鼓瑟鼓琴,笙磬同音。”
《楚辞·远游》:“使 湘灵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冯夷。”
郭沫若 《高渐离》第三幕:“自来弹琴鼓瑟的人都是瞎子,他不应该多了一双眼睛。”

⒉ 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汉 杨恽 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 秦 也,能为 秦 声。妇, 赵 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
明 归有光 《归氏二孝子传》:“华伯 夫妇如鼓瑟, 汝威 卒变顽嚚,考其终皆有以自达。”


国语词典

鼓瑟 [gǔ sè]

⒈ 弹奏琴瑟。

《老残游记·第九回》:「就是我鼓瑟,你鼓琴吧!」


鼓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饮释义: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 与 赵王 会饮,令 赵王 鼓瑟。’”唐 沉既济《任氏传》:“崟 与 郑子 偕行於 长安 陌中,将会饮於 新昌里。”清 昭槤《啸亭杂录·马彪》:“路由 固原,有邀其入城会饮者,公力辞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天兴 三年(1234年)正月元旦,蒙 军在城外会饮鼓吹。”
    • 2.
      少日释义:⒈不多日;数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兢(李兢)至 湖南,少日遂卒。”⒉年少之时。宋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金 元好问《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清 纳兰性德《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 3.
      承筐释义:⒈《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朱熹集传:“承,奉也。筐,所以盛币帛者也。”后以“承筐”借指欢迎宾客。⒉借指馈赠礼品。
    • 4.
      抱瑟不吹竽释义:齐王 好竽,有求仕于 齐 者操瑟而往,立王宫之门三年不得入,大声吆喝道:我鼓瑟合 轩辕氏 的音律,鼓起来可使鬼神上下。门客骂他说:“王好竽而子鼓瑟,虽工,如王不好何?”见 唐 韩愈《答陈商书》。后遂以“抱瑟不吹竽”喻不知投人所好。宋 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之九:“吾友 陈师道,抱瑟不吹竽。”
    • 5.
      曳娄释义:犹穿戴。语本《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 传:“娄亦曳也。”孔颖达 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娄与曳连,则同为一事。”宋 苏轼《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之一:“蒙恩赐臣衣一对,金带一条,并鱼袋、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盛服在躬,无復曳娄之嘆!”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 6.
      渑池之会释义: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 7.
      湘妃鼓瑟释义:见“湘灵鼓瑟”。
    • 8.
      点瑟释义:瑟。 因 曾点 善鼓瑟,故称。
    • 9.
      瑟琴释义:⒈瑟与琴。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晋 成公绥《啸赋》:“清激切於竽笙,优润和於瑟琴。”《宋书·乐志二》:“庭列宫县,陛罗瑟琴。”元 张昱《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诗:“明年不待梧桐雨,来听高堂鼓瑟琴。”⒉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和合友好。《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晋 潘岳《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⒊指夫妻和好。宋 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虽未通币帛之仪,料必作瑟琴之眷。”
    • 10.
      缑岭释义: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唐 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明 屠隆《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两仙郎吹笙 緱岭。”清 吴伟业《七夕即事》诗之四:“淮南 丹未熟,緱岭 树先秋。”参见“緱氏山”。
    • 11.
      胶柱释义: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唐 李绅《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明 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参见“胶柱鼓瑟”。
    • 12.
      胶柱鼓瑟释义: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 13.
      西缶释义:战国 时,在 秦 赵 渑池 之会上,赵王 为 秦王 鼓瑟,秦王 却不肯为 赵王 击缶。
    • 14.
      赵瑟释义:指瑟。因这种乐器 战国 时流行于 赵国,渑池 会上 秦王 又要 赵王 鼓瑟(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称。
    • 15.
      轩辕氏释义:即 黄帝。《庄子·胠箧》:“轩辕氏,赫胥氏。”汉 班固《东都赋》:“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 轩辕氏 之所以开帝功也。”唐 韩愈《答陈商书》:“﹝有求仕於 齐 者﹞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 轩辕氏 之律吕。’”参见“黄帝”。
    • 16.
      递过释义:汉 陆贾 有五子,“贾 常乘安车駟马,从歌鼓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女(汝)约: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见《汉书·陆贾传》。后以“递过”为轮流到儿子家住的典故。
    • 17.
      食苹释义:⒈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於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牀之鴈,更及衡阳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隋江总《劳酒赋》:“乃遵执爵之典,爰降食苹之讌。”⒉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 18.
      鲁壁释义:⒈《〈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夏、商、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唐玄宗《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宋 陆游《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明 何景明《寄徐博士二十二韵》:“鲁 壁藏书日,齐 门鼓瑟年。”⒉指蝌蚪文书法。宋 苏轼《文勋篆铭》:“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汲 冢 鲁 壁,周 鼓 秦 山。”⒊
    • 19.
      鼓瑟释义:⒈弹瑟。⒉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鼓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会饮释义:聚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 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 与 赵王 会饮,令 赵王 鼓瑟。’”唐 沉既济《任氏传》:“崟 与 郑子 偕行於 长安 陌中,将会饮於 新昌里。”清 昭槤《啸亭杂录·马彪》:“路由 固原,有邀其入城会饮者,公力辞之。”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五章第三节:“天兴 三年(1234年)正月元旦,蒙 军在城外会饮鼓吹。”
    • 2.
      少日释义:⒈不多日;数日。《太平广记》卷三一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幽明录·甄冲》:“至家少日而染病,遂亡。”《南史·褚彦回传》:“悉与亲游噉,少日便尽。”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兢(李兢)至 湖南,少日遂卒。”⒉年少之时。宋 辛弃疾《定风波·暮春漫兴》词:“少日春怀似酒浓,插花走马醉千钟。”金 元好问《出山》诗:“少日漫思为世用,中年直欲伴僧閒。”清 纳兰性德《湘灵鼓瑟》词:“忆少日清狂,花间马上,软风斜照。”
    • 3.
      承筐释义:⒈《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朱熹集传:“承,奉也。筐,所以盛币帛者也。”后以“承筐”借指欢迎宾客。⒉借指馈赠礼品。
    • 4.
      抱瑟不吹竽释义:齐王 好竽,有求仕于 齐 者操瑟而往,立王宫之门三年不得入,大声吆喝道:我鼓瑟合 轩辕氏 的音律,鼓起来可使鬼神上下。门客骂他说:“王好竽而子鼓瑟,虽工,如王不好何?”见 唐 韩愈《答陈商书》。后遂以“抱瑟不吹竽”喻不知投人所好。宋 黄庭坚《和邢惇夫秋怀》之九:“吾友 陈师道,抱瑟不吹竽。”
    • 5.
      曳娄释义:犹穿戴。语本《诗·唐风·山有枢》:“子有衣裳,弗曳弗娄。”毛 传:“娄亦曳也。”孔颖达 疏:“曳者,衣裳在身,行必曳之;娄与曳连,则同为一事。”宋 苏轼《谢除兵部尚书赐对衣金带马状》之一:“蒙恩赐臣衣一对,金带一条,并鱼袋、金镀银鞍轡马一匹者,盛服在躬,无復曳娄之嘆!”清 魏源《默觚下·治篇十四》:“车马之驰驱,衣裳之曳娄,酒食鼓瑟之愉乐,皆巨室与贫民所以通工易事,泽及三族。”
    • 6.
      渑池之会释义:讲述公元前279年,秦昭襄王为集中力量攻打楚国,主动与赵国交好,约赵惠文王会于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谈。赵王害怕但又不敢不去。蔺相如陪同赵王前往渑池。在赵王被迫鼓瑟的情况下,他为了使赵国取得对等的地位,据理力争,使秦王不得不击缶。后来,秦向赵要十五座城,他寸步不让,说用秦国国都作为交换,使秦王毫无所得。蔺相如机智地保护了赵王的安全并且不被羞辱,史称“渑池之会。
    • 7.
      湘妃鼓瑟释义:见“湘灵鼓瑟”。
    • 8.
      点瑟释义:瑟。 因 曾点 善鼓瑟,故称。
    • 9.
      瑟琴释义:⒈瑟与琴。 《诗·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晋 成公绥《啸赋》:“清激切於竽笙,优润和於瑟琴。”《宋书·乐志二》:“庭列宫县,陛罗瑟琴。”元 张昱《留别姻家吴子道理问》诗:“明年不待梧桐雨,来听高堂鼓瑟琴。”⒉琴瑟之音和谐,因以喻和合友好。《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瑟琴。”晋 潘岳《夏侯常侍诔》:“子之友悌,和如瑟琴。”⒊指夫妻和好。宋 罗烨《醉翁谈录·张氏夜奔吕星哥》:“虽未通币帛之仪,料必作瑟琴之眷。”
    • 10.
      缑岭释义:即 缑氏山。 多指修道成仙之处。唐 崔湜《寄天台司马先生》诗:“何年 緱岭 上,一谢 洛阳 城。”明 屠隆《綵毫记·泛舟采石》:“二神姬鼓瑟 湘灵,两仙郎吹笙 緱岭。”清 吴伟业《七夕即事》诗之四:“淮南 丹未熟,緱岭 树先秋。”参见“緱氏山”。
    • 11.
      胶柱释义:胶住瑟上的弦柱,以致不能调节音的高低。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三国 魏 邯郸淳《笑林》:“齐 人就 赵 人学瑟,因之先调,胶柱而归,三年不成一曲。”唐 李绅《拜三川守》诗:“改张琴瑟移胶柱,止息笙篁辨鲁鱼。”明 张居正《答蓟镇巡抚刘百川书》:“蓟 永 事势,与他镇不同,若俟贼已见形,而后调兵支粮,则无及矣。事有权宜,不宜胶柱,惟公裁之。”王毓岱《乙卯自述一百四十韵》:“輟耕投笔日,胶柱刻舟嗤。”参见“胶柱鼓瑟”。
    • 12.
      胶柱鼓瑟释义:比喻拘泥,不知变通。《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柱:瑟上调弦的短木,柱被粘住,音调就不能变换。
    • 13.
      西缶释义:战国 时,在 秦 赵 渑池 之会上,赵王 为 秦王 鼓瑟,秦王 却不肯为 赵王 击缶。
    • 14.
      赵瑟释义:指瑟。因这种乐器 战国 时流行于 赵国,渑池 会上 秦王 又要 赵王 鼓瑟(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故称。
    • 15.
      轩辕氏释义:即 黄帝。《庄子·胠箧》:“轩辕氏,赫胥氏。”汉 班固《东都赋》:“分州土,立市朝,作舟舆,造器械,斯乃 轩辕氏 之所以开帝功也。”唐 韩愈《答陈商书》:“﹝有求仕於 齐 者﹞叱曰:‘吾瑟鼓之能使鬼神上下,吾鼓瑟合 轩辕氏 之律吕。’”参见“黄帝”。
    • 16.
      递过释义:汉 陆贾 有五子,“贾 常乘安车駟马,从歌鼓瑟侍者十人,宝剑直百金,谓其子曰:‘与女(汝)约:过女,女给人马酒食极欲,十日而更。’”见《汉书·陆贾传》。后以“递过”为轮流到儿子家住的典故。
    • 17.
      食苹释义:⒈亦作“食萍”、“食蓱”。指天子宴群臣嘉宾。亦指参加天子宴贤臣的宴会。语出《诗·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南朝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阮瑀》:“自从食蓱来,唯见今日美。”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信凯讌之在藻,知和乐於食苹。”《艺文类聚》卷七七引南朝梁元帝《荆州放生亭碑》:“故知鱼鸟一观,俱在好生,欲使金牀之鴈,更及衡阳之侣;雪山之鹿,不充食萍之宴。”隋江总《劳酒赋》:“乃遵执爵之典,爰降食苹之讌。”⒉比喻秉志高洁,不慕爵禄。
    • 18.
      鲁壁释义:⒈《〈书〉序》:“至 鲁共王 好治宫室,坏 孔子 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 虞、夏、商、周 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 孔子 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唐玄宗《晚宴两相》诗序:“乃命学者缮落简,缉遗编,纂 鲁 壁之文章,缀 秦 坑之煨烬。”宋 陆游《晴窗读书自勉》诗:“天全 鲁 壁藏,不堕 秦 火虐。”明 何景明《寄徐博士二十二韵》:“鲁 壁藏书日,齐 门鼓瑟年。”⒉指蝌蚪文书法。宋 苏轼《文勋篆铭》:“安国 用笔,意在隶前,汲 冢 鲁 壁,周 鼓 秦 山。”⒊
    • 19.
      鼓瑟释义:⒈弹瑟。⒉汉杨恽与其妻感情甚笃,于《报孙会宗书》中曰:“家本秦也,能为秦声。妇,赵女也,雅善鼓瑟。奴婢歌者数人,酒后耳热,仰天拊缶而呼乌乌。”后以“鼓瑟”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鼓瑟造句

1.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2.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胶柱鼓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3.时代前进了,措施也得跟上去,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4.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5.时代前进了,思想得转变,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6.十几年前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村委会来解决,可现在情况变了,办法也要改进,不能胶柱鼓瑟

7.音乐就像一首小诗,在丝竹之间轻柔地低吟,在鼓瑟之间激昂地高歌,在笙箫之间深情地倾诉。

8.音乐像一首小诗,在丝竹之间轻柔地低吟,在鼓瑟之间激昂地高歌,在笙箫之间深情地倾诉。

9.昔者瓠巴鼓瑟,而沈(沉)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

10.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鼓瑟(gus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鼓瑟是什么意思 鼓瑟读音 怎么读 鼓瑟,拼音是gǔ sè,鼓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鼓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