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末减 末减的意思
jiǎn

末减

简体末减
繁体末減
拼音mò jiǎn
注音ㄇㄛˋ ㄐㄧ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尖端,梢。【组词】:末梢。末端。秋毫之末(毫毛尖端)。(2) 最后,终了。【例句】:末了(liǎo )。末尾。末日。末代。穷途末路。(3) 非根本的,次要的,差一等的。【组词】:末业。末技。舍本逐末。(4) 碎屑。【组词】:末子。碎末。(5) 传统戏剧角色名,一般扮演中年以上男子。【组词】:正末。副末。外末。末本(以男角主唱的杂剧)。

jiǎn,(1) 由原有数量中去掉一部分。【组词】:减价。减员。缩减。削减。偷工减料。(2) 降低程度,衰退。【组词】:减轻。减弱。减少。减色。减产。减免。减缓。

基本含义

最后减少或减弱

末减的意思

末减 [mò jiǎn]

1. 《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三数叔鱼之恶,不为末减。”谓从轻论罪或减刑。

末减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末减”。谓从轻论罪或减刑。见“末减”。

《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
杜预 注:“末,薄也;减,轻也。”
宋 陆游 《南唐书·后主纪》:“论决死刑,多从末减。”
明 屠隆 《綵毫记·远谪夜郎》:“姑念此词作在庶人( 永王 李璘 )逆节未露之先, 子仪(郭子仪 )復力为伸救,得从末减,免其反罪,长流 夜郎。”
清 侯方域 《西施亡吴辩》:“夫吾之为 西施 辩者,非果谓女戎可与於末减也。盖欲推其致亡之繇,而断之於穷师黷武,以为后世鉴戒也。”
鲁迅 《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于是 玄同 即应根据精神文明法律第九万三千八百九十四条,治以‘误解真相,惑世诬民’之罪了。但因为文中用有‘大概’二字,可以酌给末减。”


末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孚惬释义:谓使满意。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关于筹备立宪的谕旨与奏折》:“惟有恳恩立予罢斥,迅简贤能,另行组织完全内阁,改良政治,庶几挽回危局,孚愜舆情,使臣等罪戾亦得稍从末减。”
    • 2.
      教勖释义:教育勉励。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九年》:“自今士大夫各务敦修,更思教勖,姑念保家之美,勿貽败类之羞,苟掇显尤,难从末减。”
    • 3.
      末减释义:亦作“末减”。谓从轻论罪或减刑。《左传·昭公十四年》:“﹝ 叔向 ﹞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杜预 注:“末,薄也;减,轻也。”宋 陆游《南唐书·后主纪》:“论决死刑,多从末减。”明 屠隆《綵毫记·远谪夜郎》:“姑念此词作在庶人(永王 李璘)逆节未露之先,子仪(郭子仪)復力为伸救,得从末减,免其反罪,长流 夜郎。”清 侯方域《西施亡吴辩》:“夫吾之为 西施 辩者,非果谓女戎可与於末减也。盖欲推其致亡之繇,而断之於穷师黷武,以为后世鉴戒也。”鲁迅《集外集·我来说“持中”的真相》:“于是 玄同 即应根据精
    • 4.
      议亲释义:⒈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若今时宗室有罪先请是也。”贾公彦 疏:“亲谓五属之内及外亲有服者,皆是议限。”《明史·外戚传·张麒》:“饮千户 吕宏家,醉抽刀刺 宏 死,法当斩,有司援议亲末减。詔不从,迄如律。”清 冯景《薄太后论》:“故外戚作威,乃大臣之所深惧者也。则 昭 之罪,其尚可以议亲宥哉。”参见“八辟”、“八议”。⒉议婚;说亲。宋 沉作喆《寓简》卷九:“年十五六时,未敢议亲。”《
    • 5.
      议贵释义:古刑法八议之一。 对显贵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六曰议贵之辟。”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若今时吏墨綬有罪,先请是也。”贾公彦 疏:“先郑 推引 汉 法,墨綬为贵,若据 周,大夫以上皆贵也。”《明史·徐申传》:“太后春秋高,延龄 旦暮戮,何以慰太后心?宜援议贵、议亲例请於帝。”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国家本有议亲、议贵之条,尚可量从末减,姑於万无可宽贷之中,免其肆市。”参见“八辟”、“八议”。
    • 6.
      词诉释义:诉讼。宋 陆游《奏筠州反坐百姓陈彦通诉人吏冒役状》:“臣近因民间词诉,勘会到本路 筠州 百姓 陈彦通,因诉事夹带,称 高安县 押録 陈谅,经两次徒杖罪断罢,不合冒役事。”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抑见禁罪囚及词诉者,或从疎放,或从末减令…… 临川 黄崖 宰是邑,谓此钱出於讼狱之人,恐惹词诉。”宋 王栐《燕翼诒谋录》卷一:“咸平 元年十月己丑,有詔申警,悉毁撤之,词诉悉归之县。”
    • 7.
      遗直释义:指直道而行、有古人遗风的人。 《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 叔鱼 之恶,不为末减。曰义也夫,可谓直矣。”杜预 注:“言 叔向 之直,有古人遗风。”《陈书·孔奂传》:“世祖 曰:‘古之遗直,復见於卿。’”宋 苏轼《<田表圣奏议>叙》:“呜呼!田公 古之遗直也,其尽言不讳。”清 徐开任《咏史》:“汉 廷有遗直,淮南 寝反谋。”

末减(moj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末减是什么意思 末减读音 怎么读 末减,拼音是mò jiǎn,末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末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