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辅 [fān fǔ]
1. 捍卫;辅佐。
2. 比喻卫国的重臣。
3. 喻指藩国、藩镇。
5. 喻指诸侯;藩王。
藩辅 引证解释
⒈ 捍卫;辅佐。
引《后汉书·邓禹传》:“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
⒉ 比喻卫国的重臣。
引汉 王符 《潜夫论·论荣》:“陈平、韩信,楚 俘也,而 高祖 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 汉 室。”
《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卿蒙国恩,备位藩辅。”
宋 曾巩 《节度使制》:“以作股肱之良,以为国藩辅之重。”
⒊ 喻指藩国、藩镇。
引《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未集, 贾 泽 以族,为 汉 藩辅。”
《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使者奏 异牟寻 请归天子,为 唐 藩辅。”
清 戴名世 《抚盗论》:“刳屠郡县,覆灭藩辅,而社稷为之邱墟。”
⒋ 喻指诸侯;藩王。
引汉 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伐吴外传》:“寡人不能为政,将率二三子夫妇以为藩辅。”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俟平 宋,当立藩辅如 张邦昌 者。”
国语词典
藩辅 [fān fǔ]
⒈ 诸侯为屏藩以辅佐天子。
引《史记·卷二三·礼书》:「诸侯藩辅,臣子一例,古今之制也。」
藩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厌塞释义:⒈压倒;镇住。《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魏 主 珪 自览占书,多云改王易政;乃下詔风励羣下,以帝王继统,皆有天命,不可妄干;又数变易官名,欲以厌塞灾异。”⒉满足。《后汉书·光武帝纪下》:“宜因盛夏吉时,定号位,以广藩辅,明亲亲,尊宗庙,重社稷,应古合旧,厌塞众心。”唐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三:“示难进於谦退,思厌塞於羣情。”
- 2.
备位释义:⒈居官的自谦之词。谓愧居其位,不过聊以充数。《汉书·王莽传上》:“於是 莽 上书曰:‘臣以外属,越次备位,未能奉称。’”宋 范公偁《过庭录》:“我受国厚恩,备位宰辅,合沥血恳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二年》:“臣今备位政府,理实为嫌。”⒉泛指充任,任职。《后汉书·儒林传·杨政》:“﹝ 政 ﹞把臂责之曰:‘卿蒙国恩,备位藩辅,不思求贤以报殊宠,而骄天下英俊,此非养生之道也。’”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良媛 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⒊充数;凑数。《旧唐书·宪宗纪下》:“德宗 不委政宰相,人间细务,
- 3.
宗榦释义:犹主干。比喻位尊任重的人物。汉 蔡邕《太尉桥公碑》:“赫矣 桥父,秉文握武。内为宗榦,出为藩辅。”榦,一本作“干”。
- 4.
尚方释义:⒈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秦 置,属少府。汉 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 称“尚署”。元 惟置中尚监。明 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马贞 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於赫 有魏,作 汉 藩辅……百寮师师,楷兹度矩”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名其符采,必得处所。”⒉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 敬 死,繫
- 5.
藩辅释义:⒈捍卫;辅佐。 《后汉书·邓禹传》:“明公虽建藩辅之功,犹恐无所成立。”⒉比喻卫国的重臣。汉 王符《潜夫论·论荣》:“陈平、韩信,楚 俘也,而 高祖 以为藩辅,实平四海,安 汉 室。”《后汉书·儒林传上·杨政》:“卿蒙国恩,备位藩辅。”宋 曾巩《节度使制》:“以作股肱之良,以为国藩辅之重。”⒊喻指藩国、藩镇。《史记·太史公自序》:“天下未集,贾 泽 以族,为 汉 藩辅。”《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上》:“使者奏 异牟寻 请归天子,为 唐 藩辅。”清 戴名世《抚盗论》:“刳屠郡县,覆灭藩辅,而社稷为之邱墟。
- 6.
遵修释义:亦作“遵脩”。 犹言遵循修治。《史记·周本纪》:“﹝ 不窋 ﹞不敢怠业,时序其德,遵脩其绪,脩其训典,朝夕恪勤,守以敦篤,奉以忠信。”《汉书·匡衡传》:“君遵修法度,勤劳公家,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三国志·蜀志·刘永传》:“朕承天序,继统大业,遵脩稽古,建尔国家,封于东土,奄有 龟 蒙,世为藩辅。”宋 元绛《熙宁四年大飨明堂御札》:“维仁祖之武,宜谨於遵修。”
- 7.
长辔释义:⒈长的缰绳。驾驭车马所用的缰绳长,则便于驱使,能驰骋自如。比喻长远有效的控制手段。《晋书·庾翼传》:“御以长轡,用逸待劳,比及数年,兴復可冀。”⒉指有力地统治。《宋书·武帝纪中》:“岂足以显报懋功,允塞民望,藩辅王畿,长轡六合者乎?”⒊喻卓越的才能。南朝 梁 何逊《答邱长史》诗:“短翮方息飞,长轡日先驱。”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皇甫冉》:“长轡未骋,而芳兰早凋,悲夫!”
- 8.
鼎司释义:指重臣之职位。 《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父 嵩,乞匄携养,因赃假位,舆金輦璧,输货权门,窃盗鼎司,倾覆重器。”刘良 注:“鼎司,谓司空非才而居此位,故云窃也。”《晋书·卞壸传》:“今之追赠,实未副众望,谓宜加鼎司之号,以旌忠烈之勛。”宋 梅尧臣《李少傅郑圃佚老亭》诗:“我公谢鼎司,嗣子都华秩,代言輟帝右,作藩辅王位。”朱东润 校注:“﹝ 李若谷 ﹞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八十,赠太子太傅,謚 康靖。嗣子 李淑,翰林学士,改给事中,知 郑州。诗言‘代言輟帝右,作藩辅王室’指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