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原贷释义:宽恕;免罪。《三国志·魏志·钟会传》:“仪 者,许褚 之子,有功王室,犹不原贷。”《北史·毕众敬传》:“众敬 拔刀破柱曰:‘皓首之年,唯有此子,今不原贷,何用独全!’”宋 苏轼《上吕相公书》:“若今后实醉不醒而杀,其情可悯,可以原贷。”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韩文靖公事辑》:“后主 尝校猎 青龙山,还憩大理寺,亲録囚徒,原贷甚众,群臣称颂。”
- 2.
可怜生释义:⒈生,词尾,无义。可爱。⒉生,词尾,无义。可悯。
- 3.
可愍释义:亦作“可悯”。亦作“可閔”。令人怜悯。
- 4.
悯念释义:怜悯。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延年 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元典章·户部十二·主簿论差搬运人夫》:“各处官府差拨夫役,有妨农业,废弃生理,饥饿病困,死於道途,实可悯念。”清 孙枝蔚《咏物诗·蜘蛛》:“不见 周公 东归日,悯念士卒无不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保路运动·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现在 赵 端 两帅,悯念地方糜烂,均极痛心。”
- 5.
悯笑释义:怜悯讪笑;可怜亦复可笑。唐 韩愈《答崔立之书》:“僕见险不能止,动不得时,颠顿狼狈,失其所操持,困不知变,以至辱於再三,君子小人之所悯笑,天下之所背而驰者也。”宋 苏舜钦《乞纳谏书》:“臣区区以此言达於冕旒者,非不知出口祸从,为众悯笑,盖欲陛下一悟,则天下蒙福。”明 杨慎《词品·陈季常》:“观此则 季常,载侍女以远游,及暮年甘於枯寂,盖有所制而然,亦可悯笑也哉!”鲁迅《华盖集·“公理”的把戏》:“半年的事,几个的人,就这么矛盾支离,实在可以使人悯笑。”
- 6.
户长释义:宋 代负责督催赋税的乡官。 宋 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有一村,多豪户,税不可督,所差户长輒逃去。”《宋史·食货志上五》:“役法:役出於民,州县皆有常数。宋 因前代之制,以衙前主官物,以里正、户长、乡书手课督赋税,以耆长、弓手、壮丁逐捕盗贼…… 淳化 五年,始令诸县以第一等户为里正,第二等户为户长。”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少吏论》:“韩淲《涧泉日记》云:‘罢里正,而以催科之事委之户长。至有逃亡,使之偿补。为户长者,诚为可悯。’案,‘户长’,今改‘里书’、‘图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
- 7.
捧脚释义:《隋书·王劭传》:“﹝ 隋文帝 ﹞梦欲上高山而不能得,崔彭 捧脚,李盛 扶肘得上。”后多指奉承谄媚。郭沫若《文艺论集续集·留声机器的回音》:“你看这位小丑多么神气!这些捧脚的青年多么可悯呢!”
- 8.
牓阙释义:张榜明示官职的缺额。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銓曹吏匿闕,与选人为市。判吏部 赵及 奏:闕至即牓之。吏部牓闕自 及,始 熙寧 间也。”《宋史·选举志四》:“乱离以来,士大夫流徙,有徒跣而赴行在者。注授牓闕,姦弊日滋,寒士困苦,甚可悯焉。”
- 9.
簉室释义:旧时称妾。 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嬬,曰姬,曰侧室,曰簉室。”《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你就説,见一妓女某人,本係良家,甚为可悯,弟拟拔出风尘,纳为簉室。”按,《左传·昭公十一年》:“僖子 使助 薳氏 之簉。”为此语所本。
- 10.
翫愒释义:苟安岁月。语本《左传·昭公元年》:“主民,翫岁而愒日,其与几何!”宋 叶适《司农卿湖广总领詹公墓志铭》:“凡八年,徙屋 苕霅,翫愒水石,诵读悠然。”清 冯桂芬《孝妇单孺人传》:“先 谢恭人 孝慈温良,食贫毕世,今弃养且廿年,迴忆半生爱日,蹉跎翫愒,曾未伸一朝之养,此恨曷极。”愿云《四客政论》:“呜呼!彼之抱热诚者可悯也,饕昏虐者可恨也,沉翫愒者可悲也,作奸细者可殊也。”
- 11.
诰劄出身释义:官吏任用资格的文书。《宣和遗事》前集:“太守判道:‘杨志 事体虽大,情实可悯。将 杨志 誥札出身尽行烧毁,配 卫州 军城。’”
- 12.
诰札出身释义:官吏任用资格的文书。《宣和遗事》前集:“太守判道:‘杨志 事体虽大,情实可悯。将 杨志 誥札出身尽行烧毁,配 卫州 军城。’”
- 13.
鲇鱼上竿释义:同“鯰鱼上竹竿”。金 王若虚《答张仲杰书》:“老人家益贫而官益拙,鮎鱼上竿,可笑可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