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 ◎ 象声词。【例句】:叭的一声,弦断了。
ér,(1) 小孩子。【组词】:婴儿。儿戏。(2) 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组词】:男儿。儿女情。(3) 儿子,男孩子。【组词】:儿子。生儿育女。(4) 父母对儿女的统称,儿女对父母的自称。(5) 助詞。【例句】:❶多用作名词后缀。❷用于形容词后。
gǒu, ◎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听觉嗅觉都很敏锐,善于看守门户,有的可以训练成军犬、警犬。【组词】:走狗。狗彘(狗和猪)。狗刨(páo )(一种游泳动作)。狗盗(小偷)。狗腿子。狗仗人势。狗尾续貂(喻拿粗劣的东西接到美好的东西后面,很不相称,常指文章)。
1. 即“哈巴狗”。
⒈ 又名哈巴狗。狗的一个品种。体小,腿短,毛长。供玩赏。常用来比喻受主子豢养的温顺的奴才。
引鲁迅 《坟·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叭儿狗,一名哈吧狗,南方却称为西洋狗了,但是,听说倒是 中国 的特产。”
瞿秋白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他的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都集中在军阀官僚和他们的叭儿狗。”
亦省作“叭儿”。 鲁迅 《花边文学·倒提》:“愈下劣者,愈得主人的爱伶,所以西崽打叭儿,则西崽被斥,平人忤西崽,则平人获咎。”
鲁迅 《南腔北调集·<萧伯纳在上海>序》:“在前三个部门之中,就将文人、政客、军阀、流氓、叭儿的各式各样的相貌,都在一个平面镜里映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