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表异 表异的意思
biǎo

表异

简体表异
繁体表異
拼音biǎo yì
注音ㄅㄧㄠˇ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iǎo,(1) 外部,外面,外貌。【组词】:表面。外表。仪表。表象。表层。表皮。(2) 显示。【组词】:表示。表态。表征。表达。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3) 中医指用药物把感受的风寒发散出来。【组词】:表汗。(4) 分类分项记录事物的文件。【组词】:表册。表格。表报。调查表。(5) 计时间的器具,通常比钟小,可以带在身边。【组词】:钟表。手表。怀表。(6) 计量某种量的器具。【组词】:电表。(7) 标志,榜样。【例句】:表率(shuài )。为(wéi )人师表。(8) 称呼父亲或祖父的姊妹、母亲或祖母的兄弟姊妹生的子女,用来表示亲属关系。【组词】:表亲。表兄弟。(9) 测量的标尺。【组词】:表尺。圭表(古代测日影的器具)。(10) 封建时代称臣子给君主的奏章。【组词】:表章。诸葛亮《出师表》。(11) 树梢。【组词】:林表。

yì,(1) 不同的。【组词】:异乎。异说。异常。异己(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异端(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如“异异邪说”)。异化。异性。异样。大同小异。异曲同工。(2) 分开。【组词】:离异。异居。(3) 另外的,别的。【组词】:异日。异地。异国。异乡。异类。(4) 特别的。【组词】:奇异。异闻。异彩。奇才异能(特殊的才能)。(5) 奇怪。【组词】:惊异。诧异。怪异。

基本含义

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点或行为。

表异的意思

表异 [biǎo yì]

1. 表现异能。

2. 指表现与众不同。

4. 旌表;表彰。

表异 引证解释

⒈ 表现异能。

《韩非子·主道》:“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
陈奇猷 集释:“表异,犹言表其异能也。”

⒉ 指表现与众不同。

清 陆继辂 《建阳知县陆费君墓志铭》:“君处儕辈,未尝有所表异。”

⒊ 旌表;表彰。

《后汉书·列女传·程文矩妻》:“县言之於郡,郡守表异其母,蠲除家徭,遣散四子,许以脩革,自后训导愈明,并为良士。”
宋 叶适 《晋元帝庙记》:“故设绘事两廡,起 周顗 迄 谢玄 二十人表异之。”


表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秀释义:灵芝草的别名。灵芝一年开花三次,故又称三秀。《楚辞·九歌·山鬼》:“采三秀兮於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王逸 注:“三秀,谓芝草也。”《尔雅翼·释草三》:“芝,瑞草,一岁三华,故《楚辞》谓之三秀。”南朝 梁 沉约《早发定山》诗:“春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前蜀 杜光庭《邛州刺史张太博修金箓斋词》:“三秀呈祥,十朋表异。”郑泽《夏日感兴次钝根韵即以奉寄》:“愿偕采三秀,由来本同岑。”
    • 2.
      傅延年释义:菊的别名。明 王志坚《表异录·花果》:“《本草》:‘菊,一名傅延年。’朱新仲 诗:‘三径谁从 陶靖节,重阳惟有傅延年。’”
    • 3.
      克厌释义:能符合或满足。 《国语·周语下》:“帅象 禹 之功,度之于轨仪,莫非嘉绩,克厌帝心。”韦昭 注:“克,能也。厌,合也。”晋 张悛《为吴令谢询求为诸孙置守冢人表》:“蒙詔书之恩,裁加表异,以宠亡灵,则人望克厌,谁不曰宜!”《新唐书·黎干传》:“当时通儒鉅工尊 高祖 以配天,宗 太宗 以配上帝,人神克厌,为日既久。”《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帝曰:‘与其去位,曷若同寅协恭,交修不逮,思所以克厌天心者!’”
    • 4.
      几杖释义:坐几和手杖、皆老者所用,古常用为敬老者之物,亦用以借指老人。《礼记·曲礼上》:“谋於长者,必操几杖以从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元朔 三年,上赐 淮南王 几杖,不朝。”唐 杜甫《回棹》诗:“几杖将衰齿,茅茨寄短椽。”明 张煌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而君子正非务之以表异於物也。其铭之几杖,与於此悟迪同焉;其勒之桮棬,与於此宏式训焉。”
    • 5.
      卫鹤释义:《左传·闵公二年》:“冬十二月,狄 人伐 卫。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将战,国人受甲者皆曰:‘使鹤,鹤实有禄位,余焉能战!’”后因以“卫鹤”为滥叨封爵之典。唐 钱起《观村人牧山田》诗:“顾惭不耕者,微禄同 卫 鹤。”明 王志坚《表异录·职官》:“齐 鷄开府,卫 鹤乘轩,言滥爵也。”
    • 6.
      周狗释义:⒈指听从主人指挥的狗。《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 有周狗,谓之獒。”何休 注:“周狗,可以比周之狗,所指如意。”明 王志坚《表异录·动物二》:“狗识人意指曰周狗。”⒉指走狗。章炳麟《箴新党论》:“若其寄心王室,闻故主之嘉赏其文,则泫然为之流涕。使近世新党之魁摹效其状以为忠孝,周狗啼而牺牛哭者,则 苏軾 为之前驱也。”
    • 7.
      天忌释义:⒈谓上天所禁忌之事。《左传·成公十六年》:“旧不必良,以犯天忌,我必克之。”杨伯峻 注:“犯天忌者指晦日用兵。”⒉《淮南子·天文训》:“虹、蜺、彗星者,天之忌也。”后称虹曰天忌。明 王志坚《表异录·象纬》:“虹曰天弓,亦曰帝弓,见《白虎通》。又名天忌。”
    • 8.
      媵爵释义:古代一种献酒礼节。 燕礼献酬礼毕,命年长的大夫再给诸侯献酒,称“媵爵”。《仪礼·燕礼》:“小臣自阼阶下,请媵爵者,公命长。”胡培翚 正义:“李氏 如圭 云:媵爵者,献酬礼成,更举酒於公,以为旅酬之始。”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仪礼》有媵爵,谓先饮一爵,二爵从之也。”
    • 9.
      宅里释义:犹乡里。《书·毕命》:“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孔 传:“言当识别顽民之善恶,表异其居里。”《敦煌变文集·舜子变》:“去时即来一年,三载不归宅里。”
    • 10.
      小仪释义:⒈礼仪细节。汉 蔡邕《明堂月令论》:“鲁文公 废告朔而朝,仲尼 书讥之。《经》曰:‘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刺舍大礼而徇小仪。”《南齐书·檀超传》:“曲碎小仪,无烦録。”⒉唐 代礼部主事的别称。唐 郑谷《寄同年礼部赵郎中》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宋 计有功《唐诗记事·王涣》:“大顺 中…… 赵光胤 自补衮拜小仪。”明 王志坚《表异录》卷十二:“唐 人以礼部员外郎为中仪,主事为小仪。”
    • 11.
      房老释义:⒈亦称“房长”。年老而色衰的婢妾。晋 王嘉《拾遗记·晋时事》:“石季伦 爱婢名 翔风 …… 石崇 受譖润之言,即退 翔风 为房老,使主羣少。”宋 顾文荐《负暄杂录·房老》:“婢妾年久而位高者,谓之房长。”明 王志坚《表异录·亲戚》:“婢妾年久而衰退者,谓之‘房长’,亦曰‘房老’。”清 金农《卷发曲》序:“卷髮曲,悲彼姝中弃而为房老也。”⒉僧之妻。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火居火宅》:“陶穀《清异録》:京师 大相国寺 僧有妻曰‘梵嫂’。亦曰‘房老’。”
    • 12.
      抚尘释义:儿童游戏之一。 聚沙之类。借指少年交好。《初学记》卷十八引 汉 东方朔《与公孙弘书》:“大丈夫相知,何必以抚尘而游,垂髮齐年,偃伏以日数哉!”《艺文类聚》卷六引 三国 魏 应璩《与曹公笺》:“昔 汉光武 与 戴子高 有抚尘之好。”明 杨慎《俗言·抚尘》:“抚尘,谓童子之戏,若佛书所谓聚沙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士庶》:“小儿五岁曰鳩车之戏,七岁曰竹马之游,又抚尘而游。”
    • 13.
      水鸭释义:⒈水鸟名。凫的俗称。《急就篇》卷二“春草鷄翘鳧翁濯”唐 颜师古 注:“鳧者,水中之鸟,今所谓水鸭也。”唐 李群玉《钓鱼》诗:“几回举手抛芳饵,惊起沙滩水鸭儿。”燕志儁《守夜人》:“水鸭呵,水鸭快来了,可是,也许今年这些炮声吓得他们不来了。”⒉蛙的别名。明 王志坚《表异录·虫鱼》:“水鸭,蛙也。今人呼水鷄,本此。”
    • 14.
      涸思乾虑释义:犹言绞尽脑汁。明 王志坚《表异录·艺文》:“极思为文,曰涸思乾虑。”
    • 15.
      滍臯释义:滍水 畔的水田。《文选·张衡<南都赋>》:“若其厨膳则有 华薌 重秬,滍 皋香秔。”李善 注:“滍 皋,滍水 之泽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饮食类》:“滍 皋香粳,都广 膏稷,皆言米。”
    • 16.
      由趣释义:⒈来由。 南朝 宋 谢灵运《诣阙上表》:“夫自古谗谤,圣贤不免。然致谤之来,要有由趣:或轻死重气,结党聚羣;或勇冠乡邦,剑客驰逐。”⒉来源和意向。《后汉书·刘隆传》:“帝见 陈留 吏牘上有书,视之,云‘潁川、弘农 可问,河南、南阳 不可问’。帝詰吏由趣,吏不肯服,抵言於 长寿街 上得之。”《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十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由,从也,问是书之所从来也;趣,向也,问是书之意,其所向为何如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刑法》“詰吏由趣”自注:“问是书从来与意所向也。”
    • 17.
      疾置释义:古时为供紧急传递公文的使人途中停宿、换乘马匹等而设置的驿站。《汉书·刘屈氂传》:“其秋,戾太子 为 江充 所譖,杀 充,发兵入丞相府,屈氂 挺身逃,亡其印綬。是时上避暑在 甘泉宫,丞相长史乘疾置以闻。”颜师古 注:“置,谓所置驛也。”明 王志坚《表异录·宫室二》:“急递曰疾置。”《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詔始下,人情訩訩,河北 转运使 李昭述 乘疾置日行数舍,开諭父老,众始安。”
    • 18.
      白打释义:⒈古代蹴踘戏的一种形式。唐 王建《宫词》之八一:“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明 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白打从来逞艺,官场自小驰名。”明 王志坚《表异录·言动》:“白打,蹴踘戏也。两人对踢为白打,三人角踢为官场。”清 周亮工《寒食诗话楼感怀》诗之三:“令节空传旧綵毬,词人踪跡此高楼……幕府健儿犹白打,上河士女几千秋。”⒉徒手相搏之戏。即拳术。明 朱国祯《涌幢小品·兵器》:“白打即手搏之戏……俗谓之打拳。苏州 人曰打手,能拉人骨至死。”明 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一》:“武艺十八般,而白打居一焉。”
    • 19.
      皇劫释义:皇帝的年纪。唐 宋之问《奉和幸大荐福寺》:“欲知皇劫远,初服六銖衣。”明 王志坚《表异录·人物》:“皇劫,即帝年也。”
    • 20.
      第下释义:犹门下、阁下。古代多用于对长官的敬词。《晋书·会稽文孝王道子传》:“张法顺 谓之曰:‘…… 桓氏(桓玄)世在西藩,人或为用,而第下之所控引,止 三吴 耳。’”《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第,府第也;下,犹言门下、閤下之类。”《隋书·百官志上》:“诸王言曰令,境内称之曰殿下。公侯封郡县者,言曰教,境内称之曰第下。”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谓人为明公、閤下之类﹞亦可谓之第下。张浩 谓 元显 为第下。”明 王志坚《表异录·职官》:“唐 称太守曰节下,又云铃下,又曰第下。”

表异(biao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表异是什么意思 表异读音 怎么读 表异,拼音是biǎo yì,表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表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