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记述 记述的意思
shù

记述

简体记述
繁体記述
拼音jì shù
注音ㄐㄧˋ ㄕ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ì,(1) 把印象保持在脑子里。【组词】:记忆。记取。记性。博闻强记。(2) 把事物写下来。【组词】:记录。记功。记者。(3)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字。【组词】:游记。日记。大事记。(4) 符号,标识(zhì)。【组词】:印记。标记。记号。(5) 古时的一种公文。【组词】:奏记。笺记。(6) 皮肤上的生下来就有的深色斑。【组词】:胎记。(7) 量词,指打一下。【例句】:给他一记耳光。

shù,(1) 讲话,陈说,叙述。述评。描述。论述。综述。述职。述而不作。(2) 修纂。【组词】:著述。(3) 循,顺行。【例句】:“报我不述”。

基本含义

记述指用文字或口述的方式详细描述事物的情况或内容。

记述的意思

记述 [jì shù]

1. 书面叙述。

[ record and narrate; ]

2. 记载;记录。

记述一个异国民族的生活和思想。

[ transcribe; ]

记述 引证解释

⒈ 用文字记录、叙述。

《东观汉记·班固传》:“具陈 固 不敢妄作,但续父所记叙 汉 事。”
《晋书·司马彪传》:“而时无良史,记述烦杂。”
明 李东阳 《<沧州诗集>序》:“诗之体与文异,故有长於记述,短於吟讽,终其身而不能变者,其难如此。”
侯金镜 《漫游小五台·神游》:“不管什么人谈到或是哪里记述到关于它的事情,都能清晰地留在记忆里。”


国语词典

记述 [jì shù]

⒈ 用文字记载叙述。

《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是以㥪㥪为国惜之。」


记述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记叙释义:记述:记叙文。记叙体。书中记叙了很多名人趣事。

记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可胜纪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2.
      不可胜记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3.
      事略释义:传记文体的一种,记述人的生平大概。
    • 4.
      五体释义:⒈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⒉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⒊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⒋指四肢及头。
    • 5.
      五石六鹢释义: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 6.
      仙传释义:记述神仙故事的书。
    • 7.
      仙史释义:记述神仙事迹的史籍。
    • 8.
      以启山林释义: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9.
      传纪释义: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 亦泛指史传。
    • 10.
      传诔释义:传记和诔文。传,用以记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
    • 11.
      侧记释义: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记述(多用于报道文章的标题):《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侧记》。
    • 12.
      六鹢退飞释义: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 13.
      冠婚释义:⒈亦作“冠昏”。 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⒉谓行加冠、结婚礼。
    • 14.
      前志释义:⒈前人的记述。《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 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国语·晋语六》:“夫 成子 导前志以佐先君。”三国 魏 曹植《学官颂》:“由 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 昼寝,粪土作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⒉往昔的志向。唐 李白《颍阳别元丹邱之淮阴》诗:“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唐 许浑《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⒊前人的志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宋 苏辙《陈述古舍人辞庙文》:“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 15.
      历子释义:⒈宋代记述官员政迹功过以备考课升降之用的本子。⒉宋制,料粮院掌发俸禄,有料钱录,据状注明各官授官日月,发给本人,凭以赴户部领支俸钱。
    • 16.
      叙传释义: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
    • 17.
      君史释义:⒈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⒉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 18.
      品状释义:记述人物品行的文章。 状,文体名。
    • 19.
      善志释义:善于记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以《春秋》书 齐豹 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杜预 注:“记事之善者也。”
    • 20.
      学案释义: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

记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可胜纪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2.
      不可胜记释义:不能逐一记述。极言其多。
    • 3.
      事略释义:传记文体的一种,记述人的生平大概。
    • 4.
      五体释义:⒈指《春秋》记述史事隐寓褒贬的五种手法。⒉指汉字五种字体。篆书、八分书、真书、行书、草书。⒊指汉字五种字体。真书、行书、草书、隶书、篆书。⒋指四肢及头。
    • 5.
      五石六鹢释义: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 6.
      仙传释义:记述神仙故事的书。
    • 7.
      仙史释义:记述神仙事迹的史籍。
    • 8.
      以启山林释义: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这是《左传》中记述的古楚先民的创业过程。
    • 9.
      传纪释义:正史记述人物的两种体裁“纪”和“传”的合称。 亦泛指史传。
    • 10.
      传诔释义:传记和诔文。传,用以记述死者的事迹和德行;诔,用以表示哀悼之情。
    • 11.
      侧记释义:关于某些活动的侧面的记述(多用于报道文章的标题):《全市中学生运动会侧记》。
    • 12.
      六鹢退飞释义: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 13.
      冠婚释义:⒈亦作“冠昏”。 指冠礼与婚礼,《礼记》各有专篇记述。亦指其篇名。⒉谓行加冠、结婚礼。
    • 14.
      前志释义:⒈前人的记述。《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 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国语·晋语六》:“夫 成子 导前志以佐先君。”三国 魏 曹植《学官颂》:“由 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 昼寝,粪土作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⒉往昔的志向。唐 李白《颍阳别元丹邱之淮阴》诗:“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唐 许浑《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⒊前人的志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宋 苏辙《陈述古舍人辞庙文》:“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 15.
      历子释义:⒈宋代记述官员政迹功过以备考课升降之用的本子。⒉宋制,料粮院掌发俸禄,有料钱录,据状注明各官授官日月,发给本人,凭以赴户部领支俸钱。
    • 16.
      叙传释义:文体名。作者自叙的传记。以记述家世、生平为主,兼及编纂旨趣、体例等。
    • 17.
      君史释义:⒈随侍国君记事的史官。⒉记述君主世系、史实的书籍。
    • 18.
      品状释义:记述人物品行的文章。 状,文体名。
    • 19.
      善志释义:善于记述。《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是以《春秋》书 齐豹 曰‘盗’,三叛人名,以惩不义,数恶无礼,其善志也。”杜预 注:“记事之善者也。”
    • 20.
      学案释义:记述学派源流及其学说内容并加论断的著作。

记述造句

1.并无一字褒贬,只对事件本身作客观记述

2.这本书记述了沙俄时期沙皇军队许多巧取豪夺他国领土的罪恶行径。

3.这段碑文记述了小亭美丽的往事。

4.主人对花无语,无可记述

5.他把自己今天在街上的所见所闻,在日记中一一作了记述

记述(jis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记述是什么意思 记述读音 怎么读 记述,拼音是jì shù,记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记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