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风 正风的意思
zhèngfēng

正风

简体正风
繁体正風
拼音zhèng fēng
注音ㄓㄥˋ ㄈ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基本含义

纠正错误思想和行为,树立正确的风气。

正风的意思

正风 [zhèng fēng]

1. 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谓纯正的民歌。纯正的风气。

正风 引证解释

⒈ 指《诗经》国风中的《周南》、《召南》。参阅 清 姚际恒 《诗经通论·国风》。

《诗·周南·关雎诂训传》“毛诗国风” 唐 陆德明 释文:“国者,总谓十五国;风者,诸侯之诗。从《关雎》至《騶虞》二十五篇谓之正风。”
《诗大序》“至于王道衰,礼仪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唐 孔颖达 疏:“王道衰,诸侯有变风;王道盛,诸侯有正风。”

⒉ 谓纯正的民歌。

《吕氏春秋·古乐》:“惟天之合,正风乃行,其音若熙熙凄凄鏘鏘。”
毕沅 注:“赵 云:‘言八方之风,各得其正也。’”
陈奇猷 校释:“赵 説是,下文‘熙熙凄凄鏘鏘’即形容正风之音。”

⒊ 纯正的风气。

毛泽东 《事情正在起变化》:“现在是党外人士帮助我们整风。过一会我们帮助党外人士整风。这就是互相帮助,使歪风整掉,走向反面,变为正风。”


国语词典

正风 [zhèng fēng]

⒈ 《诗经》国风周南、召南二十五篇为正风,邶、鄘以下为变风。

⒉ 肃正不良风气。

如:「正风专案」。


正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亮工释义:谓辅佐天子以立天下之功。语本《书·舜典》:“钦哉,惟时亮天功。”孔 传:“各敬其职,惟是乃能信立天下之功。”《清史稿·仁宗纪》:“其於风俗之淳薄,尤当时时体察,潜移默化,整纲飭纪,正人心以正风俗。亮工熙绩,莫重於斯。”
    • 2.
      六诗释义:⒈犹六义。 ⒉指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参阅五代齐己《风骚旨格》。
    • 3.
      刊字释义:修改文字。《南史·恩倖传论》:“抑符缓詔,姦伪非一,书死为生,请謁成市,左臂挥金,右手刊字,纸为铜落,笔由利染。”唐 刘言史《初下东周赠孟郊》诗:“修文返正风,刊字齐古经。”
    • 4.
      变大雅释义:古人所谓六诗(大雅、小雅、正风、变风、变大雅、变小雅)之一。
    • 5.
      变正释义:指衰乱时的变风变雅和治平时的正风正雅。
    • 6.
      官不聊生释义:“官不聊生”与“民不聊生”不是一个概念。 官员有固定的职业,有稳定的收入,有良好的社会保障,有福利待遇。所以,“官不聊生”并非指生活状况。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人说“官不聊生”呢?细细分析,原来是在正风肃纪之下,一些人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可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了,群众期盼更高、从政标准更严、肩上担子更重、压力更大了,一言一行都得接受组织、群众和社会的严格监督。
    • 7.
      救时厉俗释义:匡救时弊,纠正风气。
    • 8.
      方雅释义:⒈雅正。《晋书·蔡谟传》:“謨 性方雅。丞相 王导 作女伎,施设牀席。謨 先在坐,不悦而去。”《南史·何点传》:“点 明目秀眉,容貌方雅。”唐 王勃《平台秘略论·善政》:“守方雅以调蕃政,用公直而掌朝论。”《新唐书·孔纬传》:“纬 方雅,疾恶若讎,中外闻风,未绳輒肃。”⒉谓诗文旨意方正风雅。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崔拾遗》:“崔拾遗 文彩炳然,意思方雅。”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三:“窃谓词学自 宋 迄 元,乃至 云閒 等辈,清妍婉润,未坠方雅之遗。”⒊指方正风雅的诗文家。清 谭献《唐诗录序》:“折衷诗教,
    • 9.
      检邪释义:制止不正风气。
    • 10.
      正俗释义:⒈匡正风俗。《礼记·曲礼上》:“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孔颖达 疏:“熊 氏云:教谓教人师法,训谓训説义理。以此教训,正其风俗。”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於準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俗无姦怪,民无淫风。是谓正俗。”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⒉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清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凡例
    • 11.
      正变释义:指《诗经》的正风、正雅和变风、变雅及遵循其创作原则的作品。
    • 12.
      正风释义:正派的作风或风气:树正风,刹歪风。
    • 13.
      规正释义:⒈规劝,使改正;匡正:互相规正。 规正风俗。⒉规整:他们围坐成一个不很规正的圆圈。
    • 14.
      违失释义:处事失当;过失。《后汉书·百官志三》:“侍御史十五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察举非法,受公卿郡吏奏事,有违失举刻之。”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婆罗痆斯国》:“於是忍勤苦,忘艰辛,五年将周,一旦违失,既蒙笞辱,又无所得。”李详《<历代诗话续编>序》:“合二《诗话》观之,仲祜 之正风轨,惩违失,六义之盛,其殆鍼盲起废。”
    • 15.
      风和日暖释义:微风和畅,阳光温暖。宋 王楙《野客丛书·陈胡二公评诗》:“而牡丹开时,正风和日暖,又安得有月冷风清之气象邪!”《水浒传》第一回:“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驛馆。”鲁迅《故事新编·奔月》:“远处散点着几间小小的土屋。风和日暖,鸦雀无声。”亦作“风和日煗”、“风和日暄”。宋 朱淑真《谒金门》词:“好是风和日煗,输与鶯鶯燕燕。”明 汪廷讷《狮吼记·赏春》:“风和日暄,燕交飞触碎臙脂片。”

正风(zheng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风是什么意思 正风读音 怎么读 正风,拼音是zhèng fēng,正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