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以德报怨 以德报怨的意思
bàoyuàn

以德报怨

简体以德报怨
繁体以德報怨
拼音yǐ dé bào yuàn
注音ㄧˇ ㄉㄜˊ ㄅㄠˋ ㄩㄢ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ǐ,(1) 用,拿,把,将。【组词】:以一当十。以苦为乐。以身作则。以邻为壑。以讹传讹。以往鉴来。(2) 依然,顺,按照。【组词】:以时启闭。物以类聚。(3) 因为。【组词】:以人废言。勿以善小而不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 在,于(指时日)。【例句】:“子厚以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年四十七”。(5) 目的在于。【组词】:以待时机。以儆效尤。(6) 文言连词,与“而”用法相同。【组词】:梦寐以求。(7) 用在方位词前,表明时间、方位、方向或数量的界限。【组词】:以前。以内。(8) 用在动词后,类似词的后缀。【组词】:可以。得以。(9) 古同“已”,已经。(10) 太,甚:不以急乎?(11) 及,连及。【组词】:富以其邻。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bào,(1) 传达,告知。【组词】:报告。报喜。报捷。报考。报请(用书面报告向上级请示)。报废。(2) 传达消息和言论的文件、信号或出版物。【例句】:简报(文字较短、内容简略的书面报告,印发给有关部门)。电报。情报。晚报。画报。报端。(3) 回答。【组词】:报答。报恩。报仇。报国(报效祖国)。报酬。(4) 由于做了坏事而受到惩罚。【组词】:报应。

yuàn,(1) 仇恨。【组词】: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2) 不满意,责备。【例句】:埋(mán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

基本含义

用善良和善意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恶意行为或怨恨。

以德报怨的意思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1.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惠去报答怨恨。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return good for evil; kiss the hand that smote it;]

以德报怨 引证解释

⒈ 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用恩德去回报他。

《论语·宪问》:“以德报怨,如何?”
《北史·韩褒传》:“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毛泽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中国共产党以德报怨,协同 张学良、杨虎城 两将军,释放 蒋介石,希望 蒋介石 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国语词典

以德报怨 [yǐ dé bào yuàn]

⒈ 不记仇恨,反以恩德回报他人。

《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北史·卷七〇·韩襃传》:「所获贼众,不足为多,俘而辱之,但益其忿耳。请一切放还,以德报怨。」

恩将仇报 以德报德 以怨报德


以德报怨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不念旧恶释义:念:记在心上。 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 2.
      以直报怨释义:直:公正、正直。以公道对待自己怨恨的人。
    • 3.
      以直抱怨释义: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 4.
      忘本负义释义:忘记原来的情况,违背了情义。
    • 5.
      感恩戴德释义:感激别人的恩德(现多含讽刺意)。
    • 6.
      报怨以德释义:报怨以德出自老子第六十三章,原文是”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 7.
      隐恶扬善释义:隐瞒别人坏的方面,宣扬其好的方面。《礼记·中庸》:“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恶(è)。

以德报怨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以德报德释义: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 2.
      以怨报德释义:用怨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恩惠。
    • 3.
      恩将仇报释义:以坏的行为加 害对自己曾经有恩的人。

以德报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2.
      报怨释义: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以德报怨。
    • 3.
      浇瓜之惠释义: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 4.
      灌瓜之义释义:灌:浇灌;惠: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 5.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以德报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厚施释义:谓以丰厚的财物给人。《左传·昭公二十六年》:“陈氏 虽无大德,而有施於民……公厚敛焉,陈氏 厚施焉,民归之矣。”《史记·游侠列传》:“及 解 年长,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东周列国志》第六八回:“陈氏 厚施於民,乃异日移国之渐。”
    • 2.
      报怨释义:对所怨恨的人做出反应:以德报怨。
    • 3.
      浇瓜之惠释义: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纷争。
    • 4.
      灌瓜之义释义:灌:浇灌;惠:恩惠。比喻以德报怨,不因小事而引起纠纷。
    • 5.
      酖毒释义:⒈毒酒。《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酖毒,不可怀也。”孔颖达 疏:“宴安自逸,若酖毒之药,不可怀恋也。”《旧唐书·后妃传上·太宗贤妃徐氏》:“夫珍玩伎巧,乃丧国之斧斤;珠玉锦绣,实迷心之酖毒。”《上海小刀会起义史料汇编·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甘于宴安,以饮酖毒,吾知其无能为役矣。”黄人《<小说林>发刊词》:“昔之於小説也,博弈视之,俳优视之,甚且酖毒视之,妖孽视之。”⒉引申指邪恶之人。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王侃》:“尝闻以德报怨,不闻以怨报德,况内人贤淑,必非酖毒,虽云异类,何忍弃之?”⒊毒害。《韩非子

以德报怨造句

1.西安事变时,我党以德报怨,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释放了蒋介石,希望蒋介石能悔过自新,共同抗日。

2.以德报怨,真是难得!

3.以德报怨,真是难得极了。

4.他的以德报怨,使歹徒深受感动,悔不当初。

5.博大是犯而不校的宽容,博大是以德报怨的情怀,博大是兼济天下的心灵。

6.他们被侮辱,却能以德报怨;他们行善,却被当作恶人受刑罚。

7.现实社会里,以暴易暴的多,以德报怨的少。

8.他年纪虽轻,却能不计前嫌地以德报怨,令人十分钦佩。

9.中国人推崇以德报怨的态度,其实这未必妥当。

10.与其以德报怨,不如以直报怨;这是孔子给我们的教诲。

11.即使别人与我们有仇,也不能成天想着去报仇,如果你学会了以德报怨,将会得到更多人的尊重。

以德报怨是什么意思 以德报怨读音 怎么读 以德报怨,拼音是yǐ dé bào yuàn,以德报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以德报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