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齐楚 齐楚的意思
chǔ

齐楚

简体齐楚
繁体齊楚
拼音qí chǔ
注音ㄑㄧˊ ㄔ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í jì zī zhāi,(1) 同“斋”。(2) 斋戒。【例句】:齐三日而后行。(3) 庄敬。【组词】:齐庄。齐严。

chǔ,(1) 落叶灌木,鲜叶可入药。枝干坚劲,可以做杖。亦称“牡荆”。(2) 古代的刑杖,或学校扑责学生的小杖。【组词】:捶楚。夏楚。楚掠(拷打)。楚挞(拷打)。(3) 中国春秋时国名。【例句】:楚天(楚地的天空。因楚在南方,亦泛指南方天空)。楚声。楚歌(楚人之歌)。楚狂。楚腰(泛称女子的细腰)。楚辞。四面楚歌。楚材晋用(指使用他国人才,或指人才外流)。(4) 指中国湖北省和湖南省,特指湖北省。【组词】:楚剧。(5) 痛苦。【组词】:苦楚。痛楚。凄楚。酸楚。(6) 清晰,鲜明,整洁。【组词】:清楚。衣冠楚楚。(7)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人才出众,各有所长。

齐楚的意思

齐楚 [qí chǔ]

1. 整齐的。多指服装。

[tidy;]

齐楚 引证解释

⒈ 整齐美观。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四:“﹝ 自实 ﹞住了多日,把冠服多整饰齐楚,面庞也养得黑色退了,然后到门求见。”
《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褚一官 也衣冠齐楚的跟在后面。”
李劼人 《大波》第一部第一章:“周宏道 看他打扮齐楚,像是要走了的样子才说:‘怎么,不戴上缨帽吗?’”

⒉ 齐备;齐全。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到了二厅,看见做戏的场口已经铺设的齐楚。”
赵树理 《锻炼锻炼》:“小四 说:‘今天大家来得这样齐楚,我很高兴。’”


国语词典

齐楚 [qí chǔ]

⒈ 齐国与楚国。

《文选·潘岳·笙赋》:「协和陈宋·混一齐楚。」

⒉ 整齐华美的样子。

《儒林外史·第四九回》:「到了三厅,看做戏的场口已经铺设的齐楚。」
《负曝闲谈·第六回》:「就在一家小客栈里暂且住下,第二天才衣冠齐楚的来拜会这位老表弟。」


齐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师释义:⒈《周礼》官名。 地官司徒之属。每三乡共乡师二人,掌理治下乡的教育行政,并监督乡以下各级行政长官处理政务。⒉春秋齐楚之制,郊内以二千家为一乡,每乡置乡师一人。与周制不同。⒊指地方官吏。
    • 2.
      冠盖相望释义:也说冠盖相属。 形容政府的使者或官员来往不断。《战国策·魏策四》:“齐楚约而欲攻魏,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冠盖:古时官员的冠服和车篷。相望:相互能看到,形容连续不断。
    • 3.
      刘邦释义:(前256—前195)即汉高祖。西汉王朝建立者。沛县(今属江苏)人。做泗水亭长时,起兵响应陈胜、吴广农民起义,后与项羽领导的农民军同为反秦主力。公元前206年推翻秦朝统治。经过楚汉战争,战胜项羽,建立统一的西汉封建王朝。他消灭异姓王,分封同姓王,把东方齐楚大姓西迁关中;重农抑商,释放奴婢;奖励垦荒,发展农业生产。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促进了经济、文化的发展。
    • 4.
      惠施释义:(约前370—约前310)战国时期哲学家,名家代表。宋国人。与庄子为友,曾做过魏相,主张联合齐楚。论证了“合同异”,认为一切事物的差别、对立都是相对的。具有素朴的辩证法思想。但由于夸大事物的同一性而导致相对主义的诡辩。其言行片断散见于《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
    • 5.
      约从释义:⒈邀约合纵。 战国 时 齐楚 等国联合抗 秦 称合纵。《战国策·秦策一》:“约从散横,以抑强 秦。”高诱 注:“约合 关 东六国之从,使相亲也。”《文选·贾谊<过秦论上>》:“约从离衡。”李善 注:“言诸侯结约为从,欲以分离 秦 横也。”⒉引申为缔结盟约。《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二年》:“曩者公犯 池州,吾不以为嫌,生还俘虏,将欲与公为约从之举,各安一方,以俟天命。”
    • 6.
      风马牛释义:风:放逸,走失。指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同“风马牛不相及”。
    • 7.
      齐楚释义:整齐(多指穿着):衣冠齐楚。

齐楚(qic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齐楚是什么意思 齐楚读音 怎么读 齐楚,拼音是qí chǔ,齐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齐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