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传 [jì zhuàn]
1. 谓依靠某物进行传递。
寄传 引证解释
⒈ 谓依靠某物进行传递。
引唐 无名氏 《灌畦暇语》:“五木之火,皆寄传於木;焱燄既合,五者如一。火木之极,然后积而成灰。木而火,火转而灰,灰之所藏者深矣。”
寄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为市释义:进行交易一人去为市。--唐.柳宗元《童 区寄传》
- 2.
别産释义:分割家产;分家。 明 李贽《阿寄传》:“徐氏 昆弟别产而居。”
- 3.
反接释义:⒈ 把双手在背后捆绑起来。 接,连接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唐.柳宗元《童区寄传》⒉又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 4.
宿士释义:老成博学之士。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后来年少多有道 深公 者,深公 谓曰:‘黄吻年少,勿为评论宿士,昔尝与 元 明 二帝,王 庾 二公周旋。’”《陈书·虞寄传》:“衡阳王 既出閤,虽未置府僚,然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宋 陆游《寄赵昌甫并简徐斯远》诗:“赵子 乃宿士,山立谁敢侮。”
- 5.
幼愿释义:年幼而谨慎老实。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大府召视儿,幼愿耳。”
- 6.
愒阴释义:暮年。南朝 陈 周弘让《答王褒书》:“吾已愒阴,弟非茂齿。”《陈书·虞寄传》:“将军待以上宾之礼,申以国士之眷……而 寄 沉痼弥留,愒阴将尽,常恐卒填沟壑,涓尘莫报。”
- 7.
敍擢释义:亦作“叙擢”。任用提拔。《陈书·虞寄传》:“且圣朝弃瑕忘过,宽厚得人,改过自新,咸加叙擢。”
- 8.
植刃释义:谓插刀于地。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一人去为市,一人卧,植刃道上。童微伺其睡,以缚背刃,力下上,得絶,因取刃杀之。”
- 9.
毁齿释义:⒈指儿童乳齿脱落,更生恒齿。汉 刘向《说苑·辨物》:“男八月而生齿,八岁而毁齿……女七月而生齿,七岁而毁齿。”⒉借指儿童七八岁;童年。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自毁齿已上,父兄鬻卖,以覬其利。”宋 司马光《河南志》序:“次道 自毁齿至於白首,从事其间,未尝一日捨置,故其见闻博洽,当时罕伦。”清 方苞《七思》:“忆小生兮棠之鄙,兄束髮兮余毁齿。”
- 10.
游处释义:⒈出游和家居。借指相处,波此生活在一起。汉 祢衡《鹦鹉赋》:“感平生之游处,若壎篪之相须。”《南史·虞寄传》:“衡阳王 既出閤,须得一人旦夕游处,兼掌书记,宜求宿士有行业者。”⒉交游;来往。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献二·二王好佛》:“王右丞 兄弟好佛,多与名僧游处。”子虚子《湘事记·军事篇一》:“﹝ 陈作新 ﹞颇工铁笔篆刻,摹 汉 印,因得与学界游处。”⒊犹游憩。晋 潘岳《秋兴赋》:“高阁连云,阳景罕曜,珥蝉冕而袭紈綺之士,此焉游处。”唐 怀素《自叙》:“今礼部侍郎 张公 谓,赏其不羈,引以游处。”明
- 11.
牋修释义:谓修书致意。《陈书·虞寄传》:“高宗 即位,徵授 扬州 治中及尚书左丞,竝不就……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於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牋修而已。”
- 12.
秩满释义:谓官吏任期届满。《南史·虞寄传》:“前后所居官,未尝至秩满,裁朞月,便自求解退。”《陈书·袁枢传》:“其年秩满,解尹,加散骑常侍,将军、尚书竝如故。”唐 钱起《赠东邻郑少府》诗:“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
- 13.
笺修释义:谓修书致意。《陈书·虞寄传》:“高宗 即位,徵授 扬州 治中及尚书左丞,竝不就……又辞以疾,不任旦夕陪列。王於是特令停王府公事,其有疑议,就以决之,但朔望牋修而已。”
- 14.
藩戚释义:称天子亲戚中封为侯王或出任一方重臣的人。《南史·虞寄传》:“今将军以藩戚之重,拥东南之众,尽忠奉上,戮力勤王,岂不勋高 竇融,宠过 吴芮。”唐 苏味道《和武三思于天中寺寻复礼上人之作》:“藩戚三雍暇,禪居二室隈。”《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元年》:“臣伏思大 宋 开基造次,根条未繁,宜广树藩戚,敦睦以道。”
- 15.
虚吏释义:管理集市的官员虚吏白州。 --唐.柳宗元《童区寄传》
- 16.
虚所释义:集市。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童寄 者,郴州 蕘牧儿也,行牧且蕘。二豪贼劫持反接,布囊其口,去逾四十里之虚所卖之。”
- 17.
诒音释义:寄传音信。
- 18.
郎子释义:对他人之子或英俊少年的美称。《南史·虞寄传》:“寄 字 次安,少聪敏。年数岁,客有造其父,遇 寄 于门,嘲曰:‘郎子姓 虞,必当无智。’寄 应声曰:‘文字不辨,岂得非愚!’”《北史·暴显传》:“显 幼时,见一沙门指之曰:‘此郎子好相表,大必为良将,贵极人臣。’语终而失之。”
- 19.
鞭板释义:马鞭和手板。古代礼制:武将执鞭清道和文官执板侍立为见到上官时的礼节。《梁书·韦粲传》:“ 粲 建议推 仲礼 为大都督,报下流众军。 裴之高 自以年位,耻居其下,乃云:‘ 柳节下 是州将,何须我復鞭板。’”《陈书·虞寄传》:“及谢病私庭,每诸王为州将,下车必造门致礼,命释鞭板,以几杖侍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