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二审
繁体二審
拼音èr shěn
![]()
注音ㄦˋ ㄕ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二
èr,(1) 数名。【例句】: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2) 双,比。【组词】:独一无二。(3) 两样,别的。【组词】:二话。不二价。
审
shěn,(1) 详细,周密。【组词】:审慎。审视。(2) 仔细思考,反复分析、推究。【组词】:审查。审定。审订。审核。审美。审计。审评。审时度势。(3) 讯问案件。【组词】:审理。审判。审讯。公审。(4) 知道:不审近况如何?(5) 一定地,果然。【组词】:审如其言。
基本含义
指司法程序中的第二次审查,特指对一审判决进行的二次审查。
二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诉释义:当事人不服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时间内,向上一级法院提出对该案再行审理的诉讼制度。上诉可以引起第二审程序。民事、行政诉讼的上诉时间为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刑事诉讼的上诉时间为接到判决书后第二日起的10日内,接到裁定书后第二日起的5日内。
- 2.
两审终审制释义:诉讼案件经过两级法院审判即告终结的制度。 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第一审判决和裁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或抗诉。上一级人民法院作出的第二审判决和裁定,就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 3.
二审释义:第二审的简称。
- 4.
合议制释义:由审判员或由审判员与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合议庭审理案件的审判组织形式。 组成人数必须是单数。适用于第一审、第二审民事、行政和刑事案件。与“独任制”相对。
- 5.
抗诉释义: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或裁定确有错误,依法提出重新审理的诉讼要求,从而引起第二审程序或审判监督程序的诉讼制度。民事抗诉与刑事抗诉不同,前者仅可以引起审判监督程序,后者还可以引起第二审程序。
- 6.
第一审释义:指法院对诉讼案件的第一级审判。我国实行两审终审制,审判分为第一审和第二审。简称一审。
- 7.
第二审释义:指上级法院按照上诉程序对第一审案件进行第二级审理。 简称二审。
- 8.
败诉释义:诉讼双方当事人中一方的诉讼请求、主张或辩解被人民法院通过判决予以否定的客观结果。败诉方可以在法定期间上诉,请求上诉审法院二审。
- 9.
重审释义:原审法院的判决在第二审程序中被上级法院撤销而重新审理。
二审是什么意思 二审读音 怎么读 二审,拼音是èr shěn,二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二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