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事 [táng shì]
1. 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堂事 引证解释
⒈ 谓于正厅祭祀祖先之事。
引《礼记·礼器》:“他日祭, 子路 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孔颖达 疏:“谓正祭之后儐尸之时事。尸於堂,故云堂事。交乎阶,谓在堂下之人送饌至阶,堂上之人,於阶受取。”
⒉ 审理案件之事。因在公堂上举行,故名。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五:“须臾,知州升堂, 顾提控 覷个堂事空便,跪下禀道:‘吏典平日伏侍老爷,并不敢有私情冒禀。’”
《官场现形记》第四五回:“九点鐘坐堂,碰着堂事少,十点鐘也可以完了。”
《老残游记》第十六回:“进了大门,见出出进进人役甚多,知有堂事。”
国语词典
堂事 [táng shì]
⒈ 正厅祭祀祖先的事。
引《礼记·礼器》:「他日祭,子路与。室事交乎户,堂事交乎阶。」
⒉ 旧称公堂的案件审理。
引《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进了大门,见出出进进人役甚多,知有堂事。」
堂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关白释义:⒈报告。 《汉书·霍光传》:“诸事皆先关白 光,然后奏御天子。”宋 陆游《东篱》诗之三:“家事犹令罢关白,固应黜陟不曾知。”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鸿渐》:“﹝女﹞曰:‘幸是风雅士,不妨相留。然老奴竟不关白,此等草草,岂所以待君子!’”⒉通知;通告。《新唐书·陆贽传》:“边书告急,方使关白用兵,是谓从容拯溺,揖让救焚矣。”清 严如熤《三省边防备览·艺文下》:“各州县地方寻常事件,固毋庸彼此关白。”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设无别故,无他人代决之絶不关白本人者也。”⒊日本 平安 时代官名。天皇年幼时太
- 2.
宴游释义:⒈见“宴游”。 ⒉亦作“宴游”。宴饮游乐。《汉书·贾山传》:“陛下与众臣宴游,与大臣方正朝廷论议。”唐 沉亚之《李绅传》:“绅 以进士及第还,过謁 錡。錡 舍之,与宴游昼夜,錡 能其才,留执书记。”宋 柳永《少年游》词之六:“铃斋无讼宴游频,罗綺簇簪缨。”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娼家之女,日事宴游。”⒊亦作“讌游”。宴饮游乐。汉 刘向《列女传·楚昭越姬》:“昭王 讌游,蔡姬 在左,越姬 参右。”元 刘祁《归潜志》卷三:“正大 初,余先子令 叶,飞伯 持诸公书来投。先子异其文,置门下。遂与余定交,每
- 3.
情伪释义:⒈真假;真诚与虚伪。 《易·繫辞上》:“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晋侯 在外十九年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后汉书·耿国传》:“夷狄情伪难知,不可许。”唐 刘知几《史通·曲笔》:“近古易悉,情伪可求。”宋 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伏惟 太祖 躬上智独见之明,而周知人物之情伪,指挥付托,必尽其材。”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情伪相攻,机械百出,倏去倏来,终反故辙。”⒉犹虚实。《新唐书·王锷传》:“鍔 小心,善刺军中情伪。事无细大,皋 悉知之。”《新唐书·李愬传》
- 4.
牧师释义:新教的一种神职人员,负责教徒宗教生活和管理教堂事务。
- 5.
相喣以沫释义:同“相濡以沫”。 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儉以率物,以爲美談,所謂 盜跖 分財,取少爲讓,陸處之魚,相喣以沫也。”严复《论沪上创兴女学堂事》:“展轉無窮,相喣以沫,蓋皆分利之人也。”参见“相濡以沫”。
- 6.
计置释义:筹画措办。宋 尹洙《乞计置边事特出睿断札子》:“方今虏气骄盛,虽未来寇境,料其侵軼之势,不越秋冬,正是朝廷计置之时。”宋 刘挚《论陕西河东储籴奏》:“伏乞速降指挥,逐路转运司广作计置,乘时贮糴。”元 王恽《中堂事记》卷中:“据年例合用藤花,仰所属地面官司,从长计置,趁时採摘,依数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