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接舆 接舆的意思
jiē

接舆

简体接舆
繁体接輿
拼音jiē yú
注音ㄐㄧㄝ ㄩ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ē,(1) 连成一体。【组词】:接合。接骨。接壤。衔接。(2) 继续,连续。【组词】:接力。接替。接班。接二连三。再接再厉。(3) 靠近,挨上。【组词】:接近。邻接。接吻。(4) 承受,收取。【组词】:接受。接收。接纳。接管。(5) 迎。【组词】:接风。接生。接待。(6) 姓。

yú,(1) 车中装载东西的部分,后泛指车。【组词】:舆马。肩舆。(2) 古代奴隶中的一个等级,泛指地位低微的人,亦用以指众人的。【组词】:舆台。舆论。舆情(群众的意见和态度)。(3) 疆域。【组词】:舆地。舆图。堪舆(相地,风水)。

基本含义

接住车轮,指相互帮助,互相配合。

接舆的意思

接舆 [jiē yú]

1. 春秋楚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

接舆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楚 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

《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歌而过 孔子。”
邢昺 疏:“接舆,楚 人,姓 陆 名 通,字 接舆 也。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被髮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也。”
汉 邹阳 《狱中上书自明》:“是以 箕子 佯狂, 接舆 避世。”
唐 王维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诗:“渡头餘落日,墟里上孤烟。復值 接舆 醉,狂歌 五柳 前。”
宋 韩淲 《涧泉日记》卷下:“﹝ 陆羽 ﹞独行野中,诵诗击木,裴徊不得意,或慟哭而归,故时谓之‘今接舆’也。”
章炳麟 《国故论衡·原道下》:“道与 尧 舜 俱智,与 接舆 俱狂,与 桀 紂 俱灭,与 汤 武 俱昌。”


国语词典

接舆 [jiē yú]

⒈ 春秋时楚国隐士陆通的字。


接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佯愚释义:伪装愚笨。汉 王逸《<楚辞章句>叙》:“若夫怀道以迷国,佯愚而不言……虽保黄耇终寿百年,盖志士之所耻,愚夫之所贱也。”汉 王粲《王商论》:“闭口而获诽谤,况敢直言乎?虽隐身深藏,犹不得免,是以 宁武子 佯愚,接舆 为狂,困之至也。”唐 白居易《放言》诗之一:“但爱 臧生 能诈圣,可知 宁子 解佯愚?”
    • 2.
      凤德释义:《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后即以“凤德”指德行名望。 《晋书·周顗传》:“初,顗 以雅望获海内盛名;后颇以酒失,为僕射,略无醒日,时人号为‘三日僕射’。庾亮 曰:‘周侯 末年,所谓凤德之衰也!’”唐 司空图《成均讽》:“雉门灾起,谁惩 燕 女之荒;凤德日衰,无救关雎之乱。”清 曹寅《移竹东轩和高竹窗学士来韵》:“身无凤德难谐俗,日对云心与逝波。”
    • 3.
      凤歌释义:⒈据《论语·微子》载:孔丘到楚国去,楚狂接舆唱着“凤兮”之歌讽刺孔丘,走过孔丘车前。后即用“凤歌”指狂人之歌。⒉凤鸣声。⒊形容箫笙等的吹奏声。
    • 4.
      大而无当释义:大得没有边际。 《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反,吾惊怖其言,犹河 汉而无极也。’” 后多用来表示虽大但不合用。当(dàng):底。
    • 5.
      批凤释义:《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比 孔子 於凤鸟,凤鸟待圣君乃见,非 孔子 周行求合,故曰衰。”后因以“批凤”指对有德者的批评。
    • 6.
      文宣释义:指 孔子。唐玄宗 开元 二十七年封 孔子 为 文宣王。唐 吴筠《高士咏·楚狂接舆夫妻》:“凤歌诫 文宣,龙德遂隐密。”清 孔尚任《桃花扇·鬨丁》:“阉儿璫子,阉儿璫子,那许你拜 文宣。”清 无名氏《<论语>齐景公待孔子五章弹词》:“疾心难煞 文宣圣,终日茫茫列国游。”
    • 7.
      楚狂释义:《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邢昺 疏:“接舆,楚 人,姓 陆 名 通,字 接舆 也。
    • 8.
      歌凤释义:《论语·微子》:“楚 狂 接舆 歌而过 孔子 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后遂以“歌凤”为避世隐居之典。
    • 9.
      狂接舆释义:接舆,春秋 楚国 人,佯狂避世,故称。
    • 10.
      荆歌释义:⒈楚 歌。指 楚 狂 接舆 之歌。见《论语·微子》。唐 沉佺期《入卫作》诗:“采蘩忆 豳 吹,理棹想 荆 歌。鬱然怀君子,浩旷将如何?”⒉指 荆轲 之歌。见《史记·刺客列传》。明 陈子龙《寄郢中郑澹石座师》诗:“扼腕 燕 市何足贤!荆 歌 高 筑徒茫然。”
    • 11.
      负戴释义:⒈以背负物,以头顶物。亦谓劳作。⒉汉刘向《列女传·楚接舆妻》:接舆躬耕以为食,楚王使使者持金百镒、车二驷往聘迎之。其妻曰:“义士非礼不动,不为贪而易操,不为贱而改行。妾事先生躬耕以为食,亲织以为衣,食饱衣暖,据义而动,其乐亦自足矣。若受人重禄,乘人坚良,食人肥鲜,而将何以待之?不如去之。”于是夫负釜甑,妻戴纴器,变名易姓而远徙,莫知所之。后因以“负戴”指夫妻一起安贫乐道,不慕富贵荣华。
    • 12.
      跌宕格释义:诗的风格之一。以豪放潇洒不拘常格为其特点。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僧皎然》:“《诗式》云:‘诗有跌宕格二品:一曰越俗,其道如黄鹤临风,貌逸神王,杳不可羈……二曰骇俗,其道如 楚 有 接舆,鲁 有 原壤,外亦惊俗之貌,内藏达人之度。’”
    • 13.
      车轶释义:⒈车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战国策·齐策三》:“田瞀 曰:‘车軼之所能至,请掩足下之短者,诵足下之长;千乘之君与万乘之相,其欲有君也。’”高诱 注:“軼,途辙之道也。”鲍彪 注:“軼,辙同,车迹也。”《韩诗外传》卷二:“接舆 笑而不应,使者遂不得辞而去。妻从市而来,曰:‘先生少而为义,岂将老而遗之哉?门外车軼何其深也?’”⒉指车子通行的路。《庄子·天地》:“若夫子之言,於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軼,则必不胜任矣。”陆德明 释文:“軼,音辙。”郭庆藩 集释:“案《释文》軼音辙,是也。辙,车辙也。古辙字通作
    • 14.
      辞禄释义:辞去爵禄。 《汉书·张安世传》:“安世 以父子封侯,在位太盛,乃辞禄。”《三国志·魏志·田畴传》:“有司劾 畴 狷介违道,苟立小节,宜免官加刑。太祖 重其事,依违者久之。乃下世子及大臣博议,世子以 畴 同於 子文 辞禄,申胥 逃赏,宜勿夺以优其节。”南朝 梁 江淹《诣建平王上书》:“夫 鲁连 之智,辞禄而不返;接舆 之贤,行歌而忘归。”《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冬,十月,戊寅朔,张珪 归 保定 上冢,以病辞禄,不允。”
    • 15.
      陆通释义:⒈春秋 楚 人,字 接舆。 昭王 时,政令无常,乃佯狂不仕。时人称为 楚狂。汉 刘向《列仙传·陆通》:“陆通 者,云 楚狂 接舆 也。好养生,食橐卢木实及芜菁子。游诸名山,在 蜀 峨嵋山 上,世世见之,歷数百年去。”⒉道路通达平坦。《三国志·吴志·吕蒙传》:“地势陆通,驍骑所骋。”

接舆(jie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接舆是什么意思 接舆读音 怎么读 接舆,拼音是jiē yú,接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接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