倢伃 [jié yú]
1. 同“婕妤”(jiéyú)
英[imperial cocubine;]
倢伃 引证解释
⒈ 宫中女官名。 汉武帝 时置。自 魏 晋 至 明 多沿设。参见“婕妤”。
引《汉书·昭帝纪》:“孝昭皇帝,武帝 少子也。母曰 赵倢伃。”
颜师古 注:“倢,接幸也。伃,美称也。故以名宫中妇官……字或并从女。”
《汉书·外戚传上》:“武帝 制倢伃、娙娥、傛华、充依,各有爵位……倢伃视上卿,比列侯。”
国语词典
倢伃 [jié yú]
⒈ 职官名。为汉时女官,武帝置,位视上卿,爵比列侯。自魏晋至明代多沿设。也作「婕妤」。
倢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冯媛当熊释义:汉 建昭 中,元帝 率左右于后宫观斗兽,有熊逸出圈,攀拦欲上殿,冯倢伃 直前当熊而立,保护 元帝 免遭伤害。事见《汉书·外戚传下·孝元冯昭仪》。后因以“冯媛当熊”为爱君之典。
- 2.
冯媛释义:指 汉元帝 冯倢伃 。晋 张华 《女史箴》:“玄熊攀槛, 冯媛 趍进。”参见“ 冯媛当熊 ”。
- 3.
奇爱释义:特别喜爱。《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鉤弋 子年五六岁,壮大多知,上常言‘类我’又感其生与众异,甚奇爱之。”《后汉书·黄琬传》:“琼 大惊,即以其言应詔,而深奇爱之。”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何晏 七岁,明惠若神,魏武 奇爱之。”
- 4.
婕妤释义:古代女官名,是帝王妃嫔的称号。 也作倢伃。
- 5.
媫妤释义:妃嫔称号,亦可写作“倢伃”。
- 6.
御见释义:谓后妃为皇帝所御幸。《周礼·天官·九嫔》“以时御叙于王所”汉 郑玄 注:“凡羣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当三夕,九嬪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十五日而徧云,自望后反之。”《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后无宠,希御见,唯 张倢伃 最幸。”《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后 阴后 渐疎,每当御见,輒辞以疾。”《后汉书·皇后纪下·桓思窦皇后》:“延熹 八年,邓太后 废,后以选入掖庭为贵人,其冬,立为皇后,而御见甚稀,帝所宠唯采女 田圣 等。”
- 7.
房栊释义:⒈亦作“房笼”。窗棂。《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广室阴兮帷幄暗,房櫳虚兮风泠泠。”颜师古 注:“櫳,疏槛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园篱》:“数年成长,共相蹙迫,交柯错叶,特似房笼。”缪启愉 校释:“笼…… 明 清 刻本及辑要引作‘櫳’”。黄麓森 校记:“櫳、笼古通。”南朝 宋 谢惠连《七月七日夜咏牛女》:“落日隐櫩楹,升月照房櫳。”⒉泛指房屋。《文选·张协<杂诗>之一》:“房櫳无行跡,庭草萋以緑。”李周翰 注:“櫳亦房之通称。”唐 王维《桃源行》:“月明松下房櫳静,日出云中鷄犬喧。”明 陆采《
- 8.
拳夫人释义:相传 汉武帝 姬 钩弋 赵倢伃 两手卷曲,汉武帝“自披之,手即时伸。由是得幸,号曰 拳夫人。”事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钩弋赵倢伃》。
- 9.
方辇释义:⒈并排两辇。《北史·后妃传下·隋文帝皇后独孤氏》:“帝每临朝,后輒与上方輦而进,至閤乃止。”《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方輦,并两輦也。”⒉同辇。唐 徐蕙《长门怨》诗:“旧爱 柏梁臺,新宠 昭阳殿。守分辞方輦,含情泣团扇。”按,《汉书·外戚传下·班倢伃》:“成帝 游於后庭,尝欲与 倢伃 同輦载,倢伃 辞。”
- 10.
柘馆释义:⒈汉 上林苑 中嫔妃所居之馆。汉 班倢伃《自悼赋》:“痛 阳禄 与 柘舘 兮,仍繦褓而离灾。”北周 庾信《伤心赋》:“未设桑弧,先空 柘舘。”⒉泛指内宫。南朝 陈 徐陵《<玉台新咏>序》:“既而椒房宛转,柘馆阴岑,絳鹤晨严,铜蠡昼静。”元 方夔《四时词》之四:“手捻梅花暗断魂,十年柘舘未承恩。”
- 11.
汉姬释义:指 汉 代 班倢伃。
- 12.
班左释义:汉 班倢伃 和 晋 左芬 的并称。
- 13.
班女扇释义:亦作“班姬扇”。汉 成帝 妃 班倢伃 失宠后,作《团扇》诗(亦称《怨歌行》),以秋扇见弃自喻。后以“班女扇”比喻失宠者或废弃之物。
- 14.
班姬释义:⒈指西汉女文学家班倢伃。名不详。⒉指班昭。
- 15.
班女释义:⒈指汉班倢伃。⒉指汉班昭,班固之妹,博学高才。
- 16.
班婕释义:指 汉 班倢伃。
- 17.
班媛释义:指 班倢伃。
- 18.
班妾辞辇释义:《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成帝 游於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輦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以“班妾辞輦”称妃嫔之德。
- 19.
班妾释义:指 汉 班倢伃。
- 20.
蕃华释义:盛开之花。 喻青春。汉 班倢伃《自悼赋》:“歷年岁而悼惧兮,閔蕃华之不滋。”《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託沉阴以壙久兮,惜蕃华之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