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断案 断案的意思
duànàn

断案

简体断案
繁体斷案
拼音duàn àn
注音ㄉㄨㄢˋ 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uàn,(1)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组词】: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2) 不继续,禁绝。【组词】: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zhóng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3) 判定,决定。【组词】:判断。诊断。断狱(审理和判决罪案)。(4) 一定,绝对。【组词】:断乎不可。断然施行。

àn,(1) 长形的桌子或架起来代替桌子用的长木板。【组词】:案子。案板。书案。条案。拍案而起。(2) 提出计划、方法和建议的文件或记录。【组词】:档案。备案。议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牍。(3)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问题的事件。【组词】:惨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4) 古代有短脚盛食物的木托盘。【例句】:举案齐眉(形容夫妻相敬)。(5) 同“按”。

基本含义

指司法机关依法审理案件并作出判决。

断案的意思

断案 [duàn àn]

1. 审判诉讼案件。

[ settle a lawsuit; ]

2. 伦理学名词,三段论法中由前提推衍得出的结果。

[ conclusion of a syllogism; ]

断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断桉”。

⒉ 审判诉讼案件。

《宋史·选举志一》:“又立新科明法,试律令、《刑统》、大义、断桉,所以待诸科之不能业进士者。”
《新民晚报》1984.10.6:“前后派了三名御史勘核,均未得出结论。 武则天 又委派善于断案的 张楚金 前往核办。”

⒊ 论断;结论。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或凭册籍以为断案,或依 孔 、佛以为 泰山 歟!”
梁启超 《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而多数果足为政治之鵠与否,更当就其国民自身之程度以求之,非可漫然下简单的断案也。”
郭沫若 《断断集·七请》:“我说的‘有了意识便无论什么都好’,正和一定要做口号标语诗的断案搭不上来。”

⒋ 形式逻辑三段论法中的结论。


国语词典

断案 [duàn àn]

⒈ 判决案件。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四折》:「今日个将断案从头说破,方知道忠和孝元自相成。」

⒉ 由前提引出的推断。


断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杀三宥释义:形容断案慎重。
    • 2.
      决平释义:谓公平断案。 语本《礼记·月令》:“﹝孟秋之月﹞审断决,狱讼必端平。”《史记·酷吏列传》:“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
    • 3.
      刑断释义:断案。
    • 4.
      制狱释义:⒈断案。⒉皇帝特命监禁罪人的狱所。
    • 5.
      包公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6.
      卖狱释义:谓受贿后枉法断案。
    • 7.
      司李释义:⒈官名。 即司理。⒉执法,断案。
    • 8.
      审刑院释义:亦省称“审刑”。宋 代于禁中设立的官署,其职务是检查大理寺所审理的案件,并上报中书省。《宋史·职官志三》:“淳化 二年,增置审刑院,知院事一人,以郎官以上至两省充,详议官以京朝官充,掌详讞大理所断案牘而奏之。凡狱具上,先经大理,断讞既定,报审刑,然后知院与详议官定成文草,奏记上中书,中书以奏天子论决。”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刑法》:“至於 淳化,又置审刑院於禁中,防大理刑部之失。”
    • 9.
      巡城释义:⒈巡视城防、街市。《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二十五年春,卫 人伐 邢,二 礼 从 国子 巡城。”《南史·贼臣传·侯景》:“简文 虑人情有变,乃请上舆驾巡城。”明 汤显祖《牡丹亭·御淮》:“巡城彻昏晓,这军民苦劳。”⒉御史职名之一。职掌京城治安。明 陆嘘云《世事通考·文职公署类》:“巡城、巡关……俱正七品。”《西湖二集·周城隍辨冤断案》:“次日巡城御史拘左右邻里审问夫妇被杀之故。”⒊沿城,靠城。《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巡城三面不堪居,长者烦怨心犹预。”
    • 10.
      平刑释义:公平地处理案件;断案。
    • 11.
      强合和成释义:旧时断案用语。 谓男子始以暴力求合于女子,后得与之和奸。
    • 12.
      徇情枉法释义:徇:曲从;枉:使歪曲。 曲从私情,歪曲和破坏法律,胡乱断案。
    • 13.
      斧断释义: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 14.
      断例释义:⒈断案的准则。 ⒉某种决定适用的范围。
    • 15.
      断桉释义:见“断案”。
    • 16.
      明镜高悬释义:也说秦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原比喻能洞察一切。后也用以比喻官吏善于审察案狱,断案公正严明。元关汉卿《望江亭》第四折:“只除非天见怜,奈天天又远,今日个幸对清官,明镜高悬。”
    • 17.
      枉断释义:枉法断案。
    • 18.
      棠颂释义:指《诗·召南·甘棠》的歌颂之辞。 该篇歌颂 周 召公奭 巡行南国,在棠树下听讼断案的惠政,故称。
    • 19.
      流戍释义:有罪过的人被遣送到荒远地区守边。南朝 梁 江淹《恨赋》:“或有孤臣危涕,孽子坠心,迁客海上,流戍 陇 阴。”《好俅传》第二回:“据刑部断案,本当夺爵赐死,姑念先臣勋烈,不忍加刑,着幽闭养闲堂三年,以代流戍。”
    • 20.
      看语释义:审断案子的文辞。

断案(duan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断案是什么意思 断案读音 怎么读 断案,拼音是duàn àn,断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断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