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周游列国 周游列国的意思
zhōuyóulièguó

周游列国

简体周游列国
繁体周遊列國
拼音zhōu yóu liè guó
注音ㄓㄡ 一ㄡˊ ㄌ一ㄝˋ ㄍㄨㄛˊ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u,(1) 圈子,环绕。【组词】:周围。周天。周转(zhuǎn )。周匝(①环绕;②周到)。(2) 普遍、全面。【组词】:周身。周延。周全。周游。(3) 时期的一轮,亦特指一个星期。【组词】:周岁。周年。周期。周星(十二年)。上周。(4) 完备。【组词】:周到。周密。周详。周正(端正)。周折(事情进行不顺利)。(5) 给,接济。【组词】:周济。(6) 中国朝代名。【组词】:西周。东周。北周。后周。(7) 姓。

yóu,(1) 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组词】:游泳。游水。(2) 从容地行走。【组词】:周游。游历。游逛。游兴(xìng)。游记。游说(shuō)。游山玩水。(3) 〈书〉交往,来往。【组词】:交游。(4) 不固定。【组词】:游资。游走。游牧。游行。游学(古指离开本乡到外地或外国求学)。游击。游弋。游离。游子(离家久居外乡的人)。(5) 河流的一段。【组词】:上游。中游。下游。(6) 姓。

liè,(1) 排成的行。【组词】:罗列。行(háng )列。队列。列岛。(2) 众多,各。【组词】:列位。列强。列传(zhuàn )。(3) 摆出。【组词】:列举。(4) 安排到某类事务之中。【组词】:列席。(5) 量词,用于成行列的事物。【组词】:一列火车。(6) 类。【组词】:不在此列。(7) 姓。(8) 古同“烈”,强烈,猛然。(9) 古同“裂”,分裂。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到各地旅行,游历列国。

周游列国的意思

周游列国 [zhōu yóu liè guó]

1. 周游:全都走到,游遍。原指孔丘带着他的学生周游当时的许多国家,希望得到重用,以便推行儒家的政治主张。后指走遍各地。


周游列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列国释义:某一时期内并存的各国:列国相争。周游列国。
    • 2.
      匡围释义:孔子 周游列国,在 匡 地遭到围困。后泛指好人被围困。
    • 3.
      周游释义:到各地游历;游遍:周游世界。 孔子周游列国。
    • 4.
      孔夫子释义: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
    • 5.
      孔子释义:(前551—前479)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曾做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事。后开办私学,招收弟子,宣传儒家学说。五十岁时,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后周游列国,游说诸侯。回鲁国后,据传曾删修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整理《诗经》《尚书》等。在哲学上建立了一套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自汉以后,他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孔子也被尊为圣人,影响深远。其主要思想言论记载于《论语》一书中。
周游列国是什么意思 周游列国读音 怎么读 周游列国,拼音是zhōu yóu liè guó,周游列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周游列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