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仪 [lái yí]
1. 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语出《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疏:“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世良吏,于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注:“宣帝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鸾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2. 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4. 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来仪 引证解释
⒈ 后因用以代称凤凰。
引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
孔颖达 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
《后汉书·左雄传》:“汉 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
李贤 注:“宣帝 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
唐 郑嵎 《津阳门诗》:“花萼楼 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
《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汉 陈琳 《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
⒉ 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
引汉 刘桢 《赠从弟》诗之三:“何时当来仪,将须圣明君。”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六:“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南朝 梁 王屮 《头陁寺碑文》:“金粟 来仪, 文殊 戾止。”
⒊ 比喻爱慕之人的来临。
引南朝 齐 王融 《秋胡行》之七:“彼美復来仪,慙颜变欣瞩。”
《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功曹今夜府直,可谓良时。妾家后庭,即君之前垣也。若不渝约好,专望来仪,方可候晤。”
国语词典
来仪 [lái yí]
⒈ 凤凰感德来舞而有容仪,是一种祥瑞的征兆。
引《书经·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犷而不臻。」
⒉ 杰出人物的到来。
引晋·干宝《搜神记·卷一六》:「不悟阴阳运,哲人忽来仪。」
来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禽释义:凤凰的别称。 语本《书·益稷》:“凤凰来仪。”南朝 梁 张率《舞马赋》:“均仪禽於 唐 序,同兽舞於 虞 廷。”清 厉荃《事物异名录·禽鸟上·凤凰》:“按‘仪禽’谓凤也。”
- 2.
仪韶释义:宫廷乐章的美称。语本《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 传:“韶,舜 乐名。”元 张翥《寄题顾仲瑛玉山》诗:“入贡徠符紱,仪韶下凤凰。”
- 3.
凤皇来仪释义:凤凰来舞,仪表非凡。 古代指吉祥的征兆。同“凤凰来仪”。
- 4.
凤皇仪释义:见“凤凰来仪”。
- 5.
威凤释义:瑞鸟。 旧说凤有威仪,故称。《关尹子·九药》:“威凤以难见为神,是以圣人以深为根。”《汉书·宣帝纪》:“九真 献奇兽,南郡 获白虎威凤为寳。”颜师古 注引 晋灼 曰:“凤之有威仪者也,与《尚书》‘凤皇来仪’同意。”《宋书·符瑞志中》:“元康 四年,南郡 获威凤。”清 方东树《答叶溥求论古文书》:“家鷄野鶩之蓄,无足爱贵,而威凤寳之。”
- 6.
怪鸟释义:⒈奇异的鸟。 《山海经·南山经》:“又东四百里,至於 旄山 之尾,其南有谷曰 育遗,多怪鸟,凯风自是出。”唐 韩愈《永贞行》:“怪鸟鸣唤令人憎,蛊虫羣飞夜扑灯。”清 钱谦益《西湖杂感》诗之四:“双泪何辞湿阶墄,罗平怪鸟正纷紜。”⒉指鵩鸟。比喻不祥之人。语本 汉 贾谊《鵩鸟赋》序:“谊 为 长沙王 傅,三年,有鵩鸟飞入 谊 舍,止於坐隅。鵩似鴞,不祥鸟也。”《晋书·孙盛传》:“盛 与 温 牋,而辞旨放荡,称州遣从事观採风声,进无威凤来仪之美,退无鹰鸇搏击之用,徘徊 湘 川,将为怪鸟。”
- 7.
景福释义:⒈洪福;大福。《诗·周颂·潜》:“以享以祀,以介景福。”三国 魏 曹植《精微篇》:“圣皇长寿考,景福常来仪。”清 陈康祺《郎替纪闻》卷一:“私幸中兴令主,仪表端凝,他日景福洪祺当与 圣祖、高宗 接武。”陈毅《七星岩》诗:“石室嘆钻天,景福秘地藏。”⒉宫殿名。三国 魏明帝 建,故址在 河南省 许昌市。三国 魏 何晏 有《景福殿赋》。
- 8.
来仪所释义:宋徽宗 时,设在 万岁山 用来豢养珍禽的官署名。宋 岳珂《桯史·万岁山瑞禽》:“艮岳 初建,诸巨璫争出新意事土木。既宏丽矣,独念四方所贡珍禽之在圃者,不能尽驯。有市人 薛翁,素以豢扰为优场戏,请于 童贯,愿役其间,许之……月餘而囿者四集,不假鸣而致,益狎玩,立鞭扇间,不復畏。遂自命局曰 来仪所,招四方笼畜者,置官司以总之。一日 徽祖 幸是山,闻清道声,望而羣翔者数万焉。”
- 9.
来仪释义:⒈谓凤凰来舞而有容仪,古人以为瑞应。 语出《书·益稷》:“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颖达 疏:“簫韶之乐作之九成,以致凤皇来而有容仪也。”《后汉书·左雄传》:“汉 世良吏,於兹为盛,故能降来仪之瑞,建中兴之功。”李贤 注:“宣帝 时凤皇五至,因以纪年。”唐 郑嵎《津阳门诗》:“花萼楼 南大合乐,八音九奏鸞来仪。”后因用以代称凤凰。《文选·扬雄<剧秦美新>》:“来仪之鸟,肉角之兽,狙獷而不臻。”《艺文类聚》卷八一引 汉 陈琳《迷迭赋》:“匪荀方之可乐,实来仪之丽闲。”⒉比喻杰出人物的降临。汉 刘桢《赠从弟》诗
- 10.
海西释义:⒈古 大秦国,即 罗马帝国。《史记·大宛列传》“北有 奄蔡 黎轩”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魏略》云:‘大秦 在 安息、条支 西大海之西,故俗谓之 海西。从 安息 界乘船直载 海西,遇风利时三月到,风迟或一、二岁。’”《后汉书·南蛮传》:“永寧 元年,掸 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自言我 海西 人。海西 即 大秦 也。”⒉指西域一带或位于我国西方的国家。唐 张说《舞马千秋万岁乐府词》之二:“圣皇至德与天齐,天马来仪自海西。”清 魏源《江南吟》之八:“阿芙蓉,阿芙蓉,产海西,来海东。”姚华《论文
- 11.
清庙释义:⒈《诗·周颂》篇名。《诗·周颂·清庙序》:“《清庙》,祀 文王 也。”⒉指古帝王祭祀祖先的乐章。《礼记·乐记》:“《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壹倡而三叹。”郑玄 注:“清庙谓作乐歌;《清庙》也。”《尚书大传》卷二:“古者帝王升歌《清庙》之乐。”郑玄 注:“《清庙》,乐章名。”《后汉书·逸民传·法真》:“臣愿圣朝就加袞职,必能唱《清庙》之歌,致来仪之凤矣。”⒊即太庙。古代帝王的宗庙。《诗·周颂·清庙》:“於穆清庙,肃雝显相。”《左传·桓公二年》:“是以清庙茅屋……昭具俭也。”《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
- 12.
爽指释义:犹言违意。 南朝 梁简文帝《与琰法师书》之一:“佇望来仪,一日三岁。想思弘利益理,当无爽指。”南朝 梁简文帝《与琰法师书》之二:“追往年之宿眷,述即日之寸心,此事必期,冀非爽指。”
- 13.
舞凤释义:⒈旧传国家太平,君王仁慈,则凤凰来仪。 因以“舞凤”为文教昌明之典。⒉中书省有凤凰池之誉,因以“舞凤”为中书省任职者的美称。⒊三国庞统号凤雏,曾为耒阳令。因以“舞凤”为称美县尹之典。
- 14.
被旨释义:承奉圣旨。宋 岳飞《永州祁阳县大营驿题记》:“权 湖南 帅 岳飞 被旨讨贼 曹成。”金 元好问《续夷坚志·麻神童》:“刘微 七岁,被旨赋《凤皇来仪》。”《续资治通鉴·宋徽宗政和元年》:“摄 瓘 至州庭,大陈狱具,将胁以死,瓘 揣知其意,大呼曰:‘今日之事,岂被旨邪!’”
- 15.
金粟释义:⒈钱和粮谷。 《商君书·去强》:“国好生金于竟(境)内,则金粟两死,仓府两虚,国弱;国好生粟于竟(境)内,则金粟两生,仓府两实,国强。”宋 张端义《贵耳集》卷上:“悵念 襄 楚 二城,版筑之用,金粟与城齐矣。”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金粟之藏,按簿则有其名,关市之榷,摭实尽无其物。”⒉“金粟如来”的省称。南朝 齐 王屮《头陀寺碑文》:“金粟 来仪,文殊 戾止。”前蜀 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堂悬 金粟 像,门枕御沟泉。”宋 张元干《西江月·和苏庭藻》词:“且作大真游戏,未甘 金粟 龙钟。”@
- 16.
韶箾释义:舜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箾》者。”杜预 注:“舜 乐。”孔颖达 疏:“杜 不解‘箾’义,‘箾’即‘簫’也。《尚书》曰:‘《簫韶》九成,凤皇来仪。’此云《韶箾》,即彼《簫韶》是也。孔安国 云:言簫,见细器之备也。盖《韶》乐兼簫为名,簫字或上或下耳。”汉 马融《长笛赋》:“上拟法於《韶箾》、《南籥》。”
- 17.
驻彩释义:⒈亦作“驻綵”。犹驻颜。南朝 宋 颜延之《庭诰》:“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华驻彩。”⒉谓使彩云停留不行。形容歌声响亮,音乐美妙动听。南朝 梁简文帝《三日侍皇太子曲水宴诗》序:“舞艳七盘,歌新六变;游云驻綵,仙鹤来仪。”参见“响遏行云”。⒊见“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