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天威 天威的意思
tiānwēi

天威

简体天威
繁体
拼音tiān wēi
注音ㄊ一ㄢ 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ān,(1) 在地面以上的高空。【组词】:天空。天际。天罡(北斗星)。天渊(上天和深渊,喻差别大)。天马行空(喻气势豪放,不受拘束)。(2) 在上面。【例句】:天头(书页上面的空白)。(3) 气候。【组词】:天气。天冷。(4) 季节,时节。【组词】:冬天。(5) 日,一昼夜,或专指昼间。【组词】:今天。(6) 指神仙或他们所住的地方。【组词】:天上。天宫。(7) 自然界。【组词】:天堑。天时。天籁(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鸟声、流水声)。(8) 〔天干(gān)〕古代用来记日或年的字,有“天干”和“地支”两类,天干共十字。【例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亦称“十干”。(9) 自然的、生成的。【组词】:天然。天性。天职(应尽的职责)。天才(①卓绝的创造力、想象力,突出的聪明智慧;②有这种才能的人)。天伦之乐。

wēi,(1) 表现出来使人敬畏的气魄。【组词】:威力。威风。权威。(2) 凭借力量或势力。【组词】:威胁。威慑。

基本含义

指上天的威严和力量。

天威的意思

天威 [tiān wēi]

1. 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

[ the prestige of Heaven; emperor’s prestige; ]

2. 神奇的威力;神威。

[ martial prowers; ]

天威 引证解释

⒈ 上天的威严;上天的威怒。

《书·君奭》:“我亦不敢寧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
《文选·张衡<西京赋>》:“礔礰激而增响,磅礚象乎天威。”
薛综 注:“磅礚,雷霆之音,象天之威怒。”

⒉ 指雷电。古人以其象征天之威怒,故称。

晋 潘岳 《狭室赋》:“若乃重阴晦冥,天威震曜。”

⒊ 帝王的威严;朝廷的声威。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敢不下拜。”
唐 杜甫 《承闻河北诸节度入朝欢喜口号绝句》之十二:“十二年来多战塲,天威已息阵堂堂。”
宋 苏轼 《上神宗皇帝书》:“自知瀆犯天威,罪在不赦。”
清 黄遵宪 《台湾行》诗:“当初版图入天府,天威远及日出处。”

⒋ 犹言神威。

《三国志·魏志·张邈传》:“布 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 裴松之 注引《汉晋春秋》:“﹝ 孟获 ﹞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国语词典

天威 [tiān wēi]

⒈ 上天的威严。

《书经·君奭》:「我亦不敢宁于上帝命,弗永远念天威。」

⒉ 天子的威仪。

《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

⒊ 神威,超越常人的威力。

《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诸将皆惊,言:『将军天威也!』」


天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违释义:⒈依从。 《论语·为政》:“子曰:‘吾与 回 言终日,不违,如愚。’”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不违者,无所怪问,於 孔子 之言,默而识之,如愚。”元 马致远《耍孩儿·借马》曲:“恰才説来的话君专记,一口气不违借与了你。”⒉不远。《国语·齐语》:“天威不违颜咫尺。”韦昭 注:“违,远也。”⒊不休止。《左传·昭公二十年》:“徵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杜预 注:“违,去也。”⒋符合。南朝 梁 任昉《为萧扬州荐士表》:“实欲使名实不违,徼倖路絶。”
    • 2.
      丰明释义:⒈《易·丰》:“明以动,故丰。”孔颖达疏:“动而不明,未能光大;资明以动,乃能致丰。”后以“丰明”谓王者之德如中天之日,运行不息,光照天下。⒉《易·丰》:“《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孔颖达疏:“君子法象天威,而用刑罚,亦当文明以动,折狱断决也。”因以“丰明”谓象法雷电之威明,以断决诉讼案件。
    • 3.
      优借释义:⒈优待,借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晋 朝南渡,优借士族,故 江 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僕已下尚书郎、中书舍人已上,典掌机要。”唐 孟棨《本事诗·情感》:“时 吒利 初立功,代宗 方优借。”⒉宽容,宽假。《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夏州 边镇,朝廷向来每加优借,府州 褊小,得失不繫重轻,且宜抚諭 彝兴,庶全大体。”宋 司马光《辞入对小殿札子》:“以臣劝君,其罪至大,緃陛下优借,而天威咫尺,恐陨越随之。”
    • 4.
      余一余三释义:《礼记·王制》:“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 ”孔颖达 疏:“每年之率,入物分为四分,一分拟为储积,三分而当年所用。二年又留一分,三年又留一分。是三年揔得三分,为一年之蓄。三十年之率,当有十年之蓄。”又《汉书·食货志上》:“民三年耕,则餘一年之畜……三考黜陟,餘三年食。”后遂以“餘一餘三”谓连年丰收,家有储粮,国库充盈。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王诏旨》:“朕又念前时天兵征剿,尔等四民畏惧天威,抛弃家产;今虽欣然就抚,各安农业,际此新天新地之期,未有餘一餘三之积。”
    • 5.
      刬平释义:削平,铲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清 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 6.
      剗平释义:削平,铲平。《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六》:“潞 州城竣而隍深,至是命帝剗平之,因詔诸方镇撤防城之备焉。”清 王士禛《居易续谈》卷下:“仰祈天威乾断,勅地方有司立仆其碑,剗平其墓。”郭沫若《太阳礼赞》诗:“天海中的云岛都已笑得来火一样地鲜明!我恨不得,把我眼前的障碍一概刬平!”
    • 7.
      和舒释义:和畅舒适。 《艺文类聚》卷十六引 三国 魏 卞兰《赞述太子赋》:“匿天威之严厉,扬愷悌之和舒。”太平天囯 洪秀全《御制千字诏》:“丁酉年岁,季春和舒。”潘世漠《感春》诗:“起览园林秀,中心自和舒。”
    • 8.
      国蠹释义:比喻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语出《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御叔 ﹞不可使也,而傲使人,国之蠹也。”唐 白居易《和阳城驿》诗:“誓心除国蠹,决死犯天威。”清 邹容《革命军》:“乃一旦偿兵费,赔教案,甚至供玩好、养国蠹者,皆莫不取之于商人。”
    • 9.
      天咫释义:⒈《国语·楚语上》:“是知天咫,安知民则?”韦昭 注:“咫,言少也,此言少知天道耳,何知治民之法。”因以指天道。清 钱谦益《建文年谱序》:“而 赵君 之为斯谱,本天咫,述民彝,备国故,搜遗忠。”⒉《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杜预 注:“言天鉴察不远,威严常在颜面之前。八寸曰咫。”后因以“天咫”为帝王所居之地。如 震钧 撰有《天咫偶闻》,述有关 北京 之事。
    • 10.
      尔等释义:你们。《南史·徐勉传》:“﹝ 李嗣 ﹞又尝谓诸子曰:‘此人师也,尔等则而行之。’”《水浒传》第八三回:“是时天威震怒,喝道:‘……尔等尚自巧言令色,对朕支吾。’”清 孔尚任《桃花扇·争位》:“我投诚最早,年齿又尊,岂肯居尔等之下!”
    • 11.
      局地吁天释义:惶恐不安貌。 宋 岳飞《辞开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辭恩寵,庶幾陛下洞燭,危懇終賜矜從,而温詔諄諄,未回睿聽,跼天籲地,不知所措。”
    • 12.
      干触释义:触犯。《周书·晋荡公护传》:“臣所以勤勤恳恳,干触天威者,但不负 太祖 之顾託,保安国家之鼎祚耳。”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酒失》:“中丞因赐赏鉴,辟书府,及陪接万里,星霜二年,正当策名之时,岂愿固有干触,此盖命之牵陷,一至於此,实非常情之所料也。”
    • 13.
      戎辂释义:兵车。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王命 尹 氏及 王子虎、内史 叔兴父 策命 晋侯 为侯伯,赐之大輅之服、戎輅之服。”杜预 注:“大輅,金輅;戎輅,戎车。”《旧唐书·李勣传》:“论功行赏,太宗 为上将,勣 为下将,与 太宗 俱服金甲,乘戎輅,告捷於太庙。”宋 杨亿《奉和御制契丹出境将议回銮》:“戎輅巡 河 右,天威讋 鬼方。”《东周列国志》第二四回:“桓公 与 屈完 同登戎輅,望见各国之兵,各占一方,联络数十里不絶。”
    • 14.
      拜登释义:接受赐赠的敬词。 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拜?’下,拜;登,受。”清 王夫之《六十初度答徐蔚子启》:“拜登不言颜甲,念雉坛之存者几人;晋祝将俟先庚,记鹤羽之归来隔岁。”清 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长生殿》:“黄六鸿 者,康熙 中,由知县行取给事中入京,以土物并诗稿,遍送名士。至宫赞 赵秋谷 执信,答以柬云:‘土物拜登,大稿璧谢。’黄 遂衔之刺骨。”
    • 15.
      机悟释义:⒈亦作“机晤”。机敏颖悟。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王导 须臾至,徒跣下地谢曰:‘天威在颜,遂使 温嶠 不容得谢。’嶠 於是下谢,帝乃释然。诸公共叹 王 机悟名言。”《隋书·牛弘传》:“吏部侍郎 高孝基,鉴赏机晤,清慎絶伦。”南唐 刘崇远《金华子杂编》卷上:“宣宗 尝亲试神童 李瑴 於便殿,瑴 年数岁,聪慧详敏,对问机悟,上甚悦之。”⒉指机智。清 昭槤《啸亭杂录·戴学士》:“﹝ 戴梓 ﹞少有机悟,自製火器,能击百步外。”
    • 16.
      洞烛释义:⒈明亮的烛火。南朝 梁简文帝《南郊颂》:“飞梁邃宇,洞烛空悬。”烛,一本作“爥”。《诗刊》1977年第1期:“卓见真知如洞烛,才华横溢智无垠。”⒉明察。宋 岳飞《奏辞开府第三札子》:“臣近者累犯天威,力辞恩宠,庶几陛下洞烛危恳,终赐矜从。”《明史·李俊传》:“近来规利之徒,率假进奉以耗国财……愿陛下洞烛此弊。”施蛰存《将军底头》:“好像被洞烛了心事似的,将军有些烦乱了。”
    • 17.
      犯威释义:冒犯天威。 谓挑起战争。
    • 18.
      畏畏释义:谓畏惧天威。畏,通“威”。
    • 19.
      眇眇释义:⒈微末。《书·顾命》:“王再拜,兴,答曰:‘眇眇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威。’”孔 传:“眇眇,微也。”《汉书·文帝纪》:“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於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餘年矣。”颜师古 注:“眇眇,犹言细末也。”三国 魏 曹植《仲雍哀辞》:“彼孤兰之眇眇,亮成榦其毕荣。”唐 皮日休《晋文公不合取阳樊论》:“臣 重耳 以眇眇之德,处专征之任。”⒉孤单无依貌。《楚辞·东方朔<七谏·怨世>》:“卒不得效其心容兮,安眇眇而无所归薄。”王逸 注:“言己放流,不得内竭忠诚,外尽形体,东西眇眇,无所归附也。”
    • 20.
      虎拜释义:召穆公 名 虎,周宣王 时人。因平定 淮夷 之乱有功,王赐给他山川土田,召穆公 稽首拜谢。《诗·大雅·江汉》有“虎 拜稽首,天子万年”之语。后因称大臣朝拜天子为虎拜。明 陶宗仪《送邵升远应聘之京》诗:“天威咫尺黄金闕,虎拜三千白玉墀。”明 张居正《拟唐回鹘嗢没斯率众内附贺表》:“瞻龙颜而有喜,肃虎拜而扬休。”《再生缘》第十三回:“黄金闕上旌旂动,白玉阶前剑珮摇,虎拜已完分左右,跪倒了,东平 千岁美英豪。”

天威(tian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天威是什么意思 天威读音 怎么读 天威,拼音是tiān wēi,天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天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