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zhèng,(1)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组词】: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2) 凭据,帮助断定事理的东西。【组词】: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1. 从证物分析而得出的关于案件的证据。
英[material evidence;]
⒈ 法律名词。对查明案件事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和痕迹等。
引《人民日报》1979.7.21:“某一个物品成了案件的物证,是因为它的存在、所处的位置和自己的形状、特性、特殊标志等外部特征,能够反映一定的案情,可以根据它来证明案件的事实真相。”
⒈ 法律上具有证据作用的物品。
例如:「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说?」
1.由于人证、物证俱在,他只有哑口无言,承认犯行。
2.当公安干警把人证、物证都摆到他面前时,他方寸已乱,低下头来。
3.明察秋毫的监识人员总能利用微物证据,找到破案线索。
4.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他迫不得已交待了事实真相。
5.虽然人证物证俱在,他还是矢口狡赖。
6.明察秋毫的鑑识人员总能利用微物证据,找到破案线索。
7.在人证物证俱备的情况下,他还矢口否认从保险柜中窃走了巨额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