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止 [quàn zhǐ]
1. 劝阻。
例没有劝止住。
英[dissuade sb.from;]
劝止 引证解释
⒈ 犹劝阻。
引明 李贽 《答刘晋川书》:“纵尊嫂有舐犊之爱,独不可以义劝止之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七回:“此番提调……自己带了爨具,便在官舱烧饭,卑职劝止;提调又要到卑职房里去烧饭。”
郭沫若 《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当时我也没有注意到,没有从旁劝止他啦。”
国语词典
劝止 [quàn zhǐ]
⒈ 劝阻,规劝其停止进行。
引《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张飞跃马横鎗而来,大叫:『吕布!我和你并三百合。』玄德急令关公劝止。」
《红楼梦·第六四回》:「尤氏却知此事不妥,因而极力劝止。」
近劝阻 阻挡 阻拦
劝止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劝阻释义:劝人不要做某事或进行某种活动:好言劝阻。 极力劝阻。
- 2.
拦阻释义:拦截阻挡。
- 3.
阻拦释义:阻止:他要去,谁也阻拦不住。
- 4.
阻挠释义:阻止或暗中破坏使不能发展或成功:从中阻挠。阻挠双方和谈 。
- 5.
阻止释义:使不能前进;使停止行动:别阻止他,让他去吧。
- 6.
阻挡释义:阻止;拦住:他一定要去,就不要阻挡了。 革命洪流不可 阻挡。
- 7.
阻碍释义:⒈使不能顺利通过或发展:阻碍交通。 旧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⒉起阻碍作用的事物:毫无阻碍。
- 8.
阻难释义:阻挠刁难。
劝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冯妇释义:古男子名,善搏虎。《孟子·尽心下》:“晋 人有 冯妇 者,善搏虎,卒为善士。则之野,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攖。望见 冯妇,趋而迎之;冯妇 攘臂下车。众皆悦之,其为士者笑之。”赵岐 注:“其士之党笑其不知止也。”宋 王安石《虎图》诗:“山墙野壁黄昏后,冯妇 遥看亦下车。”后用以指重操旧业的人。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某乙》:“邑西某乙,故梁上君子也。其妻深以为惧,屡劝止之;乙遂翻然自改。居二三年,贫窶不能自堪,思欲一作 冯妇 而后已。”郭沫若《创造十年》二:“我们劝他回东大去继续学业,他起初很迟疑,以为再当
- 2.
晓止释义:说服劝止。
- 3.
焚巫释义:鲁僖公 为求雨解旱,要烧死巫尪。被劝止。《左传·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 曰:‘非旱备也。’”杜预 注:“巫尪,女巫也,主祈祷请雨者。或以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谓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后以“焚巫”作求雨的典故。唐 杜甫《七月三日》诗:“前圣慎焚巫,武王 亲救暍。”
- 4.
燔鱼剸蛇释义:周武王 伐 纣 至 孟津,白鱼入舟,武王 欲煮鱼以祭,被群臣劝止。 见《尚书大传·大誓》。又 汉高祖 聚众起义时,曾夜行泽中,见有大蛇挡道,高祖 毅然挥剑斩之。见《史记·高祖本纪》。后因以“燔鱼剸蛇”指代 周武王、汉高祖 起事。
- 5.
警柝释义:警夜时敲击以报更的木梆。 唐 苏颋《奉和圣制登太行山中言志应制》:“晓巖中警柝,春事下蒐田。”宋 彭龟年《寿张京尹》诗:“三年尹王都,警柝清夜眠。”明 梁储《劝止临幸疏》:“而直庐拱卫官军万餘,警柝之声,夜以达旦。”
- 6.
譬抑释义:劝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