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事略 事略的意思
shìlüè

事略

简体事略
繁体
拼音shì lüè
注音ㄕˋ ㄌㄩ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lüè,(1) 大致,简单,不详细。【组词】:大略。简略。粗略。略微。略有所闻。略知一二。(2) 省去,简化。【组词】:省略。忽略。其余从略。(3) 简要的叙述。【组词】:史略。要略。事略。(4) 计谋。【组词】:方略。策略。战略。(5) 抢,掠夺。【组词】:侵略。攻城略地。

基本含义

指处理事情时采取的策略、方法。

事略的意思

事略 [shì lüè]

1. 一种传记文体,概述人的生平事迹。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

[biographical sketch; short biographical account;]

事略 引证解释

⒈ 文体的一种,记述人或事的梗概,有别于正式传记。 宋 王偁 有《东都事略》一百三十卷,记 北宋 九朝事迹。

明 陆垹 《篑斋杂著·忠贤奇祕》:“予以使至,索其书观之,有所谓,《群忠事略》者,盖纪靖难时死事诸贤。”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中》:“事略不必如行状、行述之具备,即一言一事,亦可成篇;或生平梗概,虽已悉书,然恐其不详也,故亦称略,以待增益。”

⒉ 指人的事迹大略。

许杰 《忆王以仁》:“有个朋友……写信问我关于 蒋径三 和 王以仁 的生平事略。”


国语词典

事略 [shì lüè]

⒈ 一种传记文体。记述一人生平梗概的文章,和正式传状不同。

如:「国朝先正事略」、「中兴名臣事略」。


事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主唱释义:主张并倡导。 唱同倡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2.
      八大家释义:⒈对唐、宋八位著名古文作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的合称。详“唐宋八大家”。⒉清曹尔堪、宋琬、沉荃、施闰章、王士禄、王士禛、汪琬、程可则皆工诗,称“海内八大家”。见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程可则》。⒊清袁枚、邵齐焘、刘星炜、吴锡麟、曾燠、洪亮吉、孙星衍、孔广森俱工骈文,亦号“八大家”。见清吴鼒编《八家四六文钞》。
    • 3.
      卧冰求鲤释义: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王祥 ﹞母常欲生魚,時天寒冰凍,祥 解衣,將剖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事亦见《晋书·王祥传》。又记 王延 为继母叩凌求鱼,楚僚 为继母卧冰求鱼,故事略同。后遂以“卧冰求鯉”为孝亲的典实。亦省作“卧冰”。《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泣竹卧冰也不及,百年侍養莫交虧。”宋 梅尧臣《胡夫人挽歌》:“誰復向寒月,卧冰求鯉魚?”明 沈受先《三元记·及第》:“憶昔卧冰求鯉,泣竹筍生,第恐難成。”聂绀弩《谈鲁迅先生的<二十四孝图>》:“至于专门讲些繁文缛节,如所谓昏定晨省,冬
    • 4.
      叹憾释义:⒈叹息遗憾。 清 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余尝以大 清 达人杰士,超越古初,而纪述闕如,用为叹憾。”⒉叹息遗憾。明 李贽《复邓石阳》:“年来每深嘆憾,光阴去矣,而一官三十餘年,未尝分毫为国出力,徒窃俸餘以自润。”
    • 5.
      堕驴释义:宋 王偁《东都事略·隐逸传·陈抟》:“﹝ 陈摶 ﹞尝乘白驴欲入 汴,中涂闻 太祖 登极,大笑坠驴,曰:‘天下於是定矣!’”后因以“堕驴”为典。
    • 6.
      外集释义:⒈正集(传世的定本)以外的文稿汇编,多为后人编集遗缺、伪作或次要作品而成。金 王若虚《臣事实辨上》:“退之《论范蠡招文种事略》……其文辞不甚佳,此必少年所作,故黜於外集。”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集部》。⒉僧人以佛经为内学,故以所作诗文为外集。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全室外集九卷续集》。⒊道家尊道学而薄事功,故以所作议政之文为外集。参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三鱼堂文集十二卷外集六卷附录一卷》。
    • 7.
      敏妙释义:⒈明快,隽美。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九:“朱文公 云:‘二 苏 以精深敏妙之文,煽倾危变幻之习。’”章士钊《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一小时草《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论》数千言,辞趣敏妙,为 俞君 激赏。”⒉敏捷颖悟。清 包世臣《再与杨季子书》:“子瞻 机神敏妙,比及暮年,心手相忘,独立千载。”
    • 8.
      文童释义:科举时代童生的别称。即应秀才考试的士子。也称儒童。清 秦咢生 胡希明《余保纯事略》:“是日 余 轿到署,文童譁然。”《恨海》第十回:“姪自从到了 陕西,当了一年多的採办……又由文童保举了一个巡检的前程。”鲁迅《呐喊·阿Q正传》:“阿Q 仿佛文童落第似的觉得很冤屈。”
    • 9.
      晦日释义:⒈农历每月最后的一天。《公羊传·僖公十六年》:“何以不日?晦日也。”《三国志·吴志·孙韶传》“会 翊 帐下,徐元、孙高、傅婴 等杀 览 员”裴松之 注引《吴历》:“晦日设祭除服。”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晦日,都司 哈廷标 於 宛顶 遇 大山 土司之从子 阿笼。”章士钊《赵伯先事略》:“伯先 取晚轮,以晦日晨达 广州,而事已前败,七十二烈俱殉。”⒉唐 时曾特以正月晦日(三十日)为晦节,至 德宗 贞元 五年改以二月朔日为中和节。唐 杜甫《陪王使君晦日泛江就黄家亭子》诗之一:“非君爱人客,晦日更
    • 10.
      桑榆暖释义:亦作“桑榆煖”。 谓晚年幸福。唐玄宗《续薛令之题壁诗》:“苦嫌松桂寒,任逐桑榆煖。”宋 陆游《雨夜书感》诗之一:“宦游四十年,归逐桑榆暖。”宋 范成大《将至吴中亲旧都来相迓感怀有作》诗:“新事略从年少问,故人差觉坐中稀。不须更説桑榆暖,霜后鱸鱼也自肥。”参见“桑榆”。
    • 11.
      满清末造释义:清朝末年。 满清,清王朝是满族统治者建立的,所以当时的革命党人叫它满清。末造,一个朝代的建立末期、末世,含有衰乱的意思。末,最后,造,时代 满清末造,革命党人与民贼相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12.
      牌尾释义:⒈太平天囯 对军中或城中老弱残疾者的称呼。 一般指年龄不足十五、六岁或超过五、六十岁的男子。清 知非子《金陵杂记》:“各馆牌尾,年老逾六十者,并孩童十六岁以内者。”清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之‘牌面’,餘为‘牌尾’。”⒉见“牌尾馆”。
    • 13.
      牌面释义:⒈古代官吏、使节的一种身分凭证,其状扁薄如牌。 《元典章·礼部二·牌面》:“内外诸官员悬带前职牌面,及有金牌换授虎符,亦不曾将前职牌面回纳并罢职身,故官员牌面俱各未曾解纳,拟合追收。”《元史·兵志四》:“使臣无牌面文字,始给马之驛官及元差官,皆罪之。有文字牌面,而不给驛马者,亦论罪。”《水浒传》第一一九回:“当时尽收拾损兵折将的官誥牌面,送回京师,缴纳还官。”⒉太平天囯 对战士及城市中全劳动力的称呼。一般指年龄在十五、六岁至五、六十岁之间的男子。清 谢介鹤《金陵癸甲纪事略》:“城中凡男子十六岁至五十岁,谓
    • 14.
      盲人识日释义:盲人识日来源于(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日喻》意思为抽象的“道”(道理、规律等)难认识的情况比太阳难认识的情况严重,而人们不通晓道的情况和生来就不认识太阳的瞎子没有什么区别。 即使了解的人告诉他,用再巧妙的比喻和启发,也无法使这些比喻或启发比盘和烛更能比喻太阳。
    • 15.
      羊陆释义:晋 羊祜 都督 荆州 诸军事,与 吴 将 陆抗 对峙,二人互无疑忌,使命交通,友好往来,为后人所称许。事见《晋书·羊祜传》。明 张煌言《答赵安抚书》:“不佞与执事辈从容 羊 陆 之交,往来 侨 肸 之好。”罗正纬《滦州革命先烈事略·吴禄贞》:“禄贞 与 斋藤 划 鸭緑江 而守。斋藤 曾充士官学校教师,与 禄贞 有师弟谊,尊酒往还,不减当年 羊 陆。”
    • 16.
      耳闻释义:听说:耳闻不如目见。这事略有耳闻,详细情况不很清楚。
    • 17.
      英哲释义:⒈亦作“英喆”。才能和识见卓越的人。三国 魏 阮籍《清思赋》:“内英哲与长年兮,笞离伦与膺贾。”晋 左思《魏都赋》:“英喆雄豪,佐命帝室。”《旧唐书·魏元忠传》:“知己难逢,英哲罕遇。”明 张居正《答山东抚院李渐菴言吏治河漕》:“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所望海内英哲,共助不逮。”鲁迅《坟·文化偏至论》:“惟超人出,世乃太平。苟不能然,则在英哲。”⒉贤明;才能和识见卓越。《宋书·庐陵王义真传》:“故 庐陵王 含章履正,英哲自然。”清 曾国藩《<国朝先正事略>序》:“自古英哲非常之君,往往得人鼎盛,若 汉 之
    • 18.
      血史释义:⒈用鲜血写成的历史。形容悲壮的历史⒉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 19.
      课农释义:⒈督责务农。《魏书·太祖纪》:“登国 元年……二月,幸 定襄 之 盛乐。息众课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汤潜菴 巡抚 江苏,《出郭》云:‘按部雨餘香稻熟,课农花发晓云轻。’人言公理学名儒,何诗之清婉也?”⒉学习务农。明 徐光启《先考事略》:“尝业贾,不肯屑瑟计会,復谢去,间课农学圃自给。”
    • 20.
      豪纵释义:⒈豪放不羁。 《南史·王思远传》:“ 明帝 从祖弟 季敞 性甚豪纵,使诣 思远 ,令见礼度。” 宋 秦观 《徐君主簿行状》:“参军磊落豪纵,不耐细务。”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梦》:“余友 毕怡庵 ,倜儻不羣,豪纵自喜。” 章士钊 《黄花岗之役·赵伯先事略》:“愚性和易,而 伯先 豪纵,情反而爱至,有莫之为而为者,此为愚交 伯先 之始。”⒉骄横跋扈。《新唐书·刘仁轨传》:“部人折衝都尉 鲁寧 者,豪纵很法,县莫敢屈。 仁轨 约不再犯,而 寧 暴横自如, 仁轨 榜杀之。” 宋 苏洵 《上韩枢密书》:“好

事略(shilu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事略是什么意思 事略读音 怎么读 事略,拼音是shì lüè,事略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事略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