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 [jì miè]
1. 消灭;消逝。
例楼下的人声渐渐寂灭了。
英[ fade out; ]
2. 佛教用语。“涅槃”的意译。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英[ nirvana; ]
寂灭 引证解释
⒈ 沉寂灭绝。
引南朝 齐 明僧绍 《正二教论》:“忘功而功著,寂灭而道常,出乎无始,入乎无终。”
《隋书·牛弘传》:“永嘉 后,寇窃竞兴,因 河 据 洛,跨 秦 带 赵。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寂灭无闻。”
瞿秋白 《赤都心史》二五:“突然烛影寂灭,车中只听得均匀的轮轴颤动了。”
⒉ 指衰亡。
引鲁迅 《集外集拾遗·<梅斐尔德木刻士敏土之图>序言》:“这十幅木刻,即表现着工业的从寂灭中而复兴。”
⒊ 佛教语。“涅槃”的意译。指超脱生死的理想境界。
引《无量寿经》卷上:“超出世间,深乐寂灭。”
明 刘元卿 《贤奕编·仙释》:“清静无为者, 老 氏之説也。佛氏以为不足为,而主於寂灭。盖清静者,求以超出乎仁义礼法;而寂灭者,又求以超出乎清浄无为者也。”
《老残游记》第九回:“仔细看去,原来是六首七絶诗,非佛非仙,咀嚼起来,到也有些意味。既不是寂灭虚无,又不是铅汞龙虎。”
郭沫若 《创造十年续篇》四:“象佛教的以有生为苦蒂,导人归于寂灭的那种消极的办法,两千年来已证明是不合实用的。”
⒋ 指死亡。多用于僧尼。
引唐 李嘉祐 《故燕国相公挽歌》:“自应怜寂灭,人世但伤情。”
宋 王禹偁 《黄州齐安永兴禅院记》:“智雨 者, 涟水 人,世姓 朱 氏,以 至道 三年十一月一日寂灭,俗寿五十一。”
《黄绣球》第十三回:“老姑子既得了这座荒庵,又有箇终老之意,看看自家老病頽唐,一旦寂灭之后,叫那中年伴当,怎样支撑得住?”
国语词典
寂灭 [jì miè]
⒈ 佛教谓断除贪欲、瞋恨、愚痴和一切烦恼,不再轮回生死的境界。也作「涅槃」、「圆寂」。
引《维摩诘所说经·卷下》:「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灭。」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佛以寂灭为事,以有身为幻。」
寂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他时释义:⒈昔日;往时。 《史记·秦始皇本纪》:“他时 秦 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唐 杜甫《九日》诗:“他时一笑后,今日几人存?”唐 杜甫《社日两篇》诗之二:“今日 江南 老,他时 渭 北童。”⒉将来,以后。宋 徐铉《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诗:“若许他时作闲伴,殷勤为买钓鱼船。”《太平广记》卷一四○引《广德神异录·僧一行》:“唐 开元 十五年,一行禪师 临寂灭,遗表云:‘他时慎勿以宗子为相,蕃臣为将。’”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 辰、沅、靖 州﹞诸蛮惟犵狑颇强习战鬭,他时或能为边患。”
- 2.
佛教释义:也叫释教。世界三 大宗教之一。相传公元前6—前5世纪时由释迦牟尼所创立。宣扬因果报应,轮回转世,虽主张“众生平 等,皆可成佛”,但又说“有生皆苦”,而把解脱痛苦的希望寄托于消极的“涅槃”(意为寂灭)境界。流传于亚洲许多国家。东汉初,佛教传入中国,在这以后,在同儒、道两家思想长期接触、交融的过程 中,形成许多宗派,对中国社会有很大的影响。
- 3.
佛迹释义:⒈见“佛迹”。⒉亦作“佛跡”。相传释迦牟尼将入寂灭之时留在石上的足跡。⒊借指佛法。
- 4.
六度释义:⒈谓天、地、春、夏、秋、冬乃万物之制度。⒉佛教语。又译为“六到彼岸”。“度”是梵文pāramitā(波罗蜜多)的意译。指使人由生死之此岸度到涅槃(寂灭)之彼岸的六种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精虑(禅定)、智慧(般若)。
- 5.
冥灭释义:⒈佛教语。犹寂灭,涅槃。⒉犹泯灭。⒊销声匿迹。形容隐逸者远离尘世。
- 6.
宥密释义:⒈谓存心仁厚宁静。⒉深密;机密。⒊引申指隐密之地。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军次实录》:“至虚无寂灭,弃絶人伦,日用之常,简弃造物,分为斋荤,逃税偷安,伪为善行,欲寡过於暗室之中,实欲作恶於宥密之内。”⒋指枢密院。因其掌管军事机密,故称。⒌借指机要官员,枢密使等。
- 7.
宴寂释义:佛教语。安息,寂灭。
- 8.
悟寂释义:佛教语。了悟寂灭。谓超脱一切境界,入于不生不灭之门。
- 9.
有余涅槃释义:佛教术语,有余涅槃者,对无余涅槃而言。 有余无余其解有三种:一、唯就小乘说。断一切之烦恼而绝未来生死之因者,尚余今生之果报身体,谓之有余涅槃,其人今生之果报尽而归于寂灭,谓之无余涅槃。
- 10.
正性定聚释义:正性就是涅盘,能够得到寂灭的涅盘的是正性;定者,这个圣者有无漏道,远一切恶叫圣,那么圣者得到无漏道之后,能够得到毕竟的离系得。
- 11.
涅槃那释义:多种:息除烦恼业因,灭掉生死苦果,生死因果都灭,而人得度,故称灭或灭度;众生流转生死,皆由烦恼业因,若熄灭了烦恼业因,则生死苦果自息,名为寂灭或解脱;永不再受三界生死轮回,故名不生;惑无不尽,德无不圆,故又称圆寂;达到安乐无为,解脱自在的境界,称为涅盘。
- 12.
清净寂灭释义: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 13.
清凈寂灭释义: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盘寂灭之说。
- 14.
清浄寂灭释义:指道教的清净无为与佛家的涅槃寂灭之说。唐 韩愈《原道》:“今其法曰:必棄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養之道,以求其所謂清浄寂滅者。”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七·屏山诗禅》:“時接佛老之徒,聞其所謂清浄寂滅者,而心悦之。”
- 15.
灭相释义:⒈轻视。⒉佛教语。真如三相之一。谓真如寂灭,无二种生死(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
- 16.
甘露灭释义:佛教语。犹涅槃,寂灭。
- 17.
禅寂释义:⒈佛教语。释家以寂灭为宗旨,故谓思虑寂静为禅寂。《维摩诘经·方便品》:“一心禪寂,摄诸乱意。”唐 李邕《郑州大云寺碑》:“发趣如因,弥入禪寂。”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殷遥》:“与 王维 结交,同慕禪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明 唐顺之《丹阳别王道思》诗:“平生学禪寂,犹自别离难。”⒉谓坐禅习定。《景德传灯录·迦毗摩罗》:“师可禪寂于此否?”苏曼殊《幽光录》:“﹝僧 祖心 ﹞年二十六,忽弃家为僧,禪寂於 罗浮 匡庐 者久之。”
- 18.
第一寂灭释义:第一寂灭 指实相妙理、涅槃寂静。
- 19.
蘖磐释义:灭、灭度、寂灭。
- 20.
赊多释义:寂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