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平仲 平仲的意思
píngzhòng

平仲

简体平仲
繁体
拼音píng zhòng
注音ㄆ一ㄥˊ ㄓㄨ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不倾斜,无凹凸,像静止的水面一样。【组词】:平地。平面。平原。(2) 均等。【组词】:平分。平行(xíng)。抱打不平。公平合理。(3) 与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组词】:平列。平局。平辈。(4) 安定、安静。【组词】:平安。平服。(5) 治理,镇压。【组词】:平定。(6) 抑止(怒气)。【例句】:他把气平了下去。(7) 和好。【例句】:“宋人及楚人平”。(8) 一般的,普通的。【组词】:平民。平庸。平价。平凡。(9) 往常,一向。【例句】:平生(a.从来;b.终身)。平素。(10) 汉语四声之一。【组词】:平声。平仄。(11) 姓。(12) 〔平假(jiǎ )名〕日本文所用的草书字母。(13) 古同“评”,评议。

zhòng,(1) 兄弟排行次序二。【组词】:仲兄。仲弟。(2) 在当中的。【例句】: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二月。仲夏、仲秋、仲冬依此类推)。仲裁(居间调停、裁判)。(3) 姓。

基本含义

指争斗的双方势均力敌,难分胜负。

平仲的意思

平仲 [píng zhòng]

1. 银杏的别名。

平仲 引证解释

⒈ 银杏的别名。

《文选·左思<吴都赋>》:“平仲桾櫏,松梓古度。”
刘逵 注引 刘成 曰:“平仲之木,实白如银。”
明 方以智 《通雅·植物三》:“平仲,银杏也。一名檘,一名火槖木,白果,叶如鸭脚。 宋 初入贡。 永叔(欧阳修 )有诗记之。初 唐,沉云卿(沉佺期 )诗:‘芳春平仲緑,清夜子规啼。’”
明 王錂 《春芜记·感叹》:“红雨乱春丛,清阴掩平仲。”


平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万寿释义:⒈长寿。 祝福之词。《诗·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晋 潘岳《闲居赋》:“称万寿以献觴,咸一惧而一喜。”唐 李翱《祭杨仆射文》:“宜哉万寿,吉庆靡他。”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二四:“上父母寿,可称‘万寿’。”参见“万寿无疆”。⒉封建时代指皇帝、皇太后的生日。《林则徐日记·道光十八年十月十日》:“太后万寿,黎明诣 万寿宫 行庆贺礼。”《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回:“第三天接着又是 中国 皇帝的万寿。”太平天囯 洪仁玕《英杰归真》:“宏惟我 天囯 振兴文治,廑念武功,自癸好开科,以 天王 万
    • 2.
      三孔释义:⒈三个孔穴。⒉三个来源。⒊宋孔文仲及弟武仲、平仲并以文名,时号“三孔”。
    • 3.
      东秦释义:战国 时 秦昭王 曾称西帝,齐湣王 曾称东帝,两国皆以其富强而东西并立,后因称 齐国 或 齐 地为“东秦”。《晋书·慕容德载记》:“青 齐 沃壤,号曰‘东秦’。”南朝 梁 萧统《诒明山宾诗》:“平仲 古称奇,夷吾 昔擅美,令则挺 伊 贤,东 秦 固多士。”宋 苏轼《次韵答顿起》之二:“十二东 秦 比 汉 京,去年古寺共题名。”
    • 4.
      中甲释义:⒈金 代科举考试进士及第、成绩属中等者。 参阅《金史·选举志二》。⒉中甲科。谓考中进士。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渴睡汉及第》:“吕(吕蒙正)明年中甲,寄声 胡(胡旦)曰:‘渴睡汉状元及第矣!’”
    • 5.
      乡使释义:⒈指驿吏。唐 王建《题金家竹溪》诗:“乡使到来常款语,还闻世上有功臣。”明 沉鍊《得应职方书诗以答之》:“自因乡使到,翻觉旧交疎。”⒉犹假如。乡,通“向”。《韩诗外传》卷三:“乡使 宋 人不闻 孔子 之言,则年穀未丰,而国家未寧。”宋 孔平仲《续世说·雅量》:“乡使 高祖 用 涛 之言,事安至此?”
    • 6.
      乾阳殿释义:隋 洛阳宫 殿名。 隋 杜宝《大业杂记》:“乾阳门 东西亦有轩廊,周帀门内一百二十步,有 乾阳殿,基高九尺,从地至鴟尾高一百七十尺。”宋 孔平仲《续世说·直谏》:“贞观 四年,詔发卒修 洛阳宫 乾阳殿,以备巡幸。张元素 上书极諫云:‘阿房 成,秦 人散;章华 就,楚 众离;乾阳 毕功,隋 人解体。’”
    • 7.
      令终释义:⒈谓保持善名而死。 《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令终有俶,公尸嘉告。”郑玄 笺:“令,善也。天既助女以光明之道,又使之长有高明之誉,而以善名终,是其长也。”宋 王禹偁《刻石为丘行恭赞》:“患难之际,我无苟免;理平之世,我惟令终。青史之上,人谁我同?能执干戈,以卫社稷。”清 昭槤《啸亭续录·报应之爽》:“其后高朗令终,为一代之贤臣,吁,亦异矣!”⒉谓尽天年而寿终。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君子令终定諡,事极理哀,故宾之慰主,以至到为言也。”周振甫 注:“令终:善终,寿终。”宋 孔平仲
    • 8.
      仪制释义:⒈礼仪制度及其具体规定。《汉书·郊祀志下》:“汉 兴之初,仪制未及定,即且因 秦 故祠,復立 北 畤。”唐 元稹《五品女乐判》:“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事物纪原·库务职局·仪制令》引 宋 孔平仲《谈苑》:“太平兴国 中,孔承恭 为大理正,上言仪制,令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望令於两京诸州要害处刻榜以揭之。”清 钮琇《觚賸续编·预草典礼》:“康熙 二十六年十月,文皇后 宾天,上询仪制於宗伯,仓促无以应。”⒉仪态,形制。宋 苏轼《应梦罗汉记》:“明日至 岐亭,过一庙中,有阿罗汉像
    • 9.
      俭岁释义:荒年;歉收的年岁。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潕水》:“陂在 比阳县 西五十里,盖地百顷,其所周溉田万顷,随年变种,境无俭岁。”唐 刘禹锡《苏州谢赈赐表》:“特有賑卹,救其灾荒。苍生荷再造之恩,俭岁同有年之庆。”宋 孔平仲《续世说·品藻》:“刘訏 超然越俗,如天半朱霞;刘歊 矫矫出尘,如云中白鹤,皆俭岁之梁稷,寒年之纤纊。”清 黄景仁《得稚存渊如书却寄》诗:“自餐脱粟厚亲养,俭岁襆被游江潭。”
    • 10.
      偿债释义:偿还欠债。 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皇甫僎深刻》:“百年未了先偿债,十口无依更累人。”
    • 11.
      僩然释义:亦作“僴然”。狂妄貌;自大貌。《尚书大传》卷二:“桀 僩然叹,哑然笑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也。’”僩,一本作“僴”。《旧唐书·于頔传》:“於是广军籍,募战士,器甲犀利,僴然专有 汉南 之地。”宋 张唐英《蜀檮杌》:“而乃僴然自帝,不復顾忌。”宋 孔平仲《续世说·奸佞》:“凡其党,僩然自得,谓天下无人。”明 文徵明《题希哲手稿》:“于时年少气铣,僴然皆以古人自期。”
    • 12.
      儒科释义:⒈指儒学。 唐 贾岛《送独孤马二秀才居明月山读书》诗:“濯足俱高洁,儒科慕 冉、颜。”⒉指科举考试之进士科。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宋郑公为国惜体》:“寳元 中,夏英公 以 陈恭公 不由儒科骤躋大用,心不平之。”宋 陈鹄《耆旧续闻》卷十:“三年而奉詔策,固南宫进士之所同;一举而首儒科,乃东阁郎君之未有。”《宋史·度宗纪》:“太中大夫 全清夫 儒科发身,恳陈换班,靖退可尚,特授 清远军 承宣使。”
    • 13.
      册文释义:文体名。简称“册”。原为册命、册书等诰命文字的一种,只用于帝王封赠臣下;后世应用渐繁,有祝册、立册、封册、哀册、赠册、谥册、赠谥册、祭册、赐册、免册等名目,凡祭告、上尊号及诸祀典,均得用之。《文选》列有“册”的一类,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上亲郊庙,册文皆曰‘恭荐岁事’。” 宋 孔平仲 《孔氏谈苑》卷一:“ 真宗 将立 明肃 作后,令 丁谓 諭旨於 杨大年 ,令作册文。”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二:“上御 保和殿 ,颁赐册文、香帛,给御盖一、龙纛二、御仗二
    • 14.
      分擘释义:⒈犹分配。宋 苏轼《论叶温叟分擘度牒不公状》:“而州郡大小,户口多寡不同,亦合参酌品配,从逐司公共相度分擘,方得允当。”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竦议五路讲讨》:“竦(夏竦)集幕职兵官,议五路进讨。凡五昼夜,屏人絶吏,所谋祕密,处置军马,分擘粮草,皆有文字。”⒉分离,分开。明 唐顺之《叶包庵先生寿序》:“又各自以其师説转相授受,虽支派分擘,莫不绳然,以世迭谱。”⒊犹言分攻。《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近闻贼聚兵一路以敌王师,若两路协力,分擘要害,尚虑诸将晚进,士卒骄怯,未能大挫其锋。”
    • 15.
      印板释义:⒈用以印刷的底板,有木板、金属板等。 宋 王溥《五代会要·经籍》:“后唐 长兴 三年二月,中书门下奏请依石经文字刻《九经》印板。”《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二:“卖契刻了印板,这些小见识的,必然笑我。”茅盾《子夜》十二:“厂里的工人并不是一个印板印出来的。”⒉指印本。宋 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今天下印书,以 杭州 为上……京师比岁印板,殆不减 杭州,但纸不佳。”宋 孔平仲《孔氏杂说》卷四:“昔时文字,未有印板,多是写本。”⒊谓用印板印刷。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十:“闻五经印版,自 冯道 始。”《二十年目睹
    • 16.
      厌胜释义:古代一种巫术,谓能以诅咒制胜,压服人或物。《汉书·匈奴传下》:“元寿 二年,单于来朝,上以太岁厌胜所在,舍之 上林苑 蒲陶宫。”唐 杜甫《石犀行》:“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宋 孔平仲《辍耕录》卷一:“塞上有一山,形势雄伟,金 人望气者谓此山有王气,非我之利。金 人欲厌胜之。”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嫦娥》:“嫦娥 曰:‘我岂医巫厌胜者?汝自欲捧心傚 西子 耳。’”叶圣陶《未庆集·遗腹子》:“两坛陈绍两只火腿买来了,就放在卧房里,仿佛看作一种厌胜的宝物,又象是一定生男儿的预约券。”
    • 17.
      原免释义:赦免。 《北齐书·文宣帝纪》:“己亥,以皇太子初入东宫,赦畿内及 并州 死罪已下,餘州死降,徒流已下一皆原免。”宋 孔平仲《续世说·德行》:“崔行师 治 青州 逆狱,惟坐魁首十餘人,餘皆原免。”《元典章·圣政·霈恩宥》:“自 大德 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以前,除谋杀袓父母、父母,妻妾杀夫,奴婢杀主,谋故杀人,但犯强盗不在原免,其餘一切罪犯,已未发觉者,并从释放。”
    • 18.
      取勘释义:⒈审理。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二:“叶康直 为转运使,以粮草不办……明日早,札子至,叶康直 枷项送 渭州 取勘。”《续资治通鉴·宋哲宗绍圣四年》:“帝以 张天説 所进书立意狂妄,詆訕先帝,送 开封府 取勘。”⒉犹查核。《元典章·兵部三·给驿》:“﹝官员﹞到任之后,不幸病故,抛下家属……仰所在官司取勘,见数应付元去铺马车船,仍给行粮,递送还家。”
    • 19.
      受终释义:承受帝位。《书·舜典》:“正月上日,受终於文祖。”孔颖达 疏:“受终者,尧 为天子,於此事终而授与 舜。故知终谓 尧 终帝位之事,终言 尧 终 舜 始也。”《隋书·地理志上》:“高祖 受终,惟新朝政,开皇 三年,遂废诸郡。”《旧唐书·哀帝纪》:“人道寖薄,阴隲难徵,然以此受终,如何延永!”宋 孔平仲《续世说·术解》:“天之所命,王者不死。今已在宫内,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於陛下子孙,或不甚损。”
    • 20.
      君迁释义:果木名。又称君迁子、黑枣、软枣、羊矢枣。树冠圆形,叶互生,椭圆,夏季开花,色淡黄或淡红。浆果长椭圆形,熟时蓝黑色。我国各地都有野生。可用作嫁接柿树的砧木。《文选·左思<吴都赋>》“平仲桾櫏”晋 刘逵 注:“君迁之树,子如瓠形。”唐 陆龟蒙《和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庭中必有君迁树,莫向空臺望 汉朝。”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事实二》:“余按《吴都赋》‘平仲、君迁’,二木名也。”清 袁枚《随园随笔·古姓名》:“草木而人名者,睡草名寡妇箴,平仲、君迁、长卿、简子。”

平仲(ping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平仲是什么意思 平仲读音 怎么读 平仲,拼音是píng zhòng,平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平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