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谷 [yún gǔ]
1. 云雾所笼罩的山谷。
3. 山名。在福建省建阳县西北七十里,接武夷山市界,朱熹曾筑庐读书于此。
云谷 引证解释
⒈ 云雾所笼罩的山谷。
引唐 罗邺 《莺》诗:“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
唐 黄滔 《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乃割俸三千緡,鳩工度木,烟巖云谷之杞梓楩柟,投刃以时,趋功以隟,食以月粟,付以心倕,不期年而宝殿涌出。”
⒉ 山名。在 福建省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接 武夷山市 界, 朱熹 曾筑庐读书于此。
引宋 朱熹 《云谷记》:“云谷 在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 芦山 之颠,处地最高,而羣峰上蟠,中阜下踞,内宽外密,自为一区。”
国语词典
云谷 [yún gǔ]
⒈ 山名。位于福建省建阳县西北,接崇安县,与西山对峙。本名芦峰山,宋乾道中,朱熹更名云谷,筑草堂于此。
⒉ 地名。位于福建省建宁县南,核桃峰左麓。宋待制俞丰建云谷书院,读书于此,风景清幽,为建宁县胜地。
⒊ 宋代理学家朱熹的别号。参见「朱熹」条。
云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谷释义:⒈云雾所笼罩的山谷。唐 罗邺《莺》诗:“暖辞云谷背残阳,飞下东风翅渐长。”唐 黄滔《泉州开元寺佛殿碑记》:“乃割俸三千緡,鳩工度木,烟巖云谷之杞梓楩柟,投刃以时,趋功以隟,食以月粟,付以心倕,不期年而宝殿涌出。”⒉山名。在 福建省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接 武夷山市 界,朱熹 曾筑庐读书于此。宋 朱熹《云谷记》:“云谷 在 建阳县 西北七十里,芦山 之颠,处地最高,而羣峰上蟠,中阜下踞,内宽外密,自为一区。”
- 2.
夐异释义:远不同于一般;大不相同。 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太宗 天资超絶,识见夐异,非 秦 汉 以下帝王所可及。”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道家两府》:“其官称本与朝士夐异,而侍宸视待制亦正四品而已。”清 魏源《复何竹芗同年论会计书》:“志虑远大,夐异乎俗史之所为。”
- 3.
巷哭释义:在里巷中聚哭。旧时常用作称颂官吏生前有善政者。汉 刘向《说苑·贵德》:“郑 子产 死,郑 人丈夫捨玦珮,妇人捨珠珥,夫妇巷哭,三月不闻竽瑟之声。”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京师之民,罢市而往弔,鬻衣以致奠,巷哭以过车者,盖以千万数。”《明史·詹荣传》:“城中人闻之,皆巷哭。”王闿运《哀江南赋》:“落日伤心之地,悲风巷哭之声。”
- 4.
槱苏释义:犹樵苏。打柴割草。清 黄景仁《遇雨止云谷寺》诗之二:“往年梅雨多,岭逕每漂没。崖颠田数亩,衝入万丈窟。间有槱苏人,焉能辨存殁。”
- 5.
洪崖释义:⒈亦作“洪厓”、“洪涯”。 传说中的仙人名。⒉唐张氲号。相传他隐居姑射山得仙。参阅《说郛》卷三十引宋张淏《云谷杂记·二洪崖先生》。
- 6.
白角扇释义:以白牛角为柄的扇子。宋 张淏《云谷杂记·玉蕊花二》:“忽一日有女子年可十七八,衣绣緑衣,乘马……既下马,以白角扇鄣面,直造花所,异香芬馥,闻之数十步之外。”
- 7.
皇堂释义:⒈旧时官府治事之所。 通称大堂。唐 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及晓,伺门未开,郭 已严饰归骑,而 狄 常供肴醴一无所施,坐於皇堂,大恣呵责。”⒉皇帝的墓室。《宋史·仁宗纪一》:“﹝ 乾兴 元年﹞六月己酉,命参知政事 王曾 按视山陵皇堂。”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 宋太祖 ﹞望西北鸣弦发矢,指矢委处,谓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也。’”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武林》:“﹝ 朱熹 ﹞上书建议,乞以 武林山 为 孝宗 皇堂。”⒊指官位。《捻军歌谣·金银不动心》:“胜保老儿 真刁滑,拿着皇堂把俺耍。”
- 8.
葨芝释义:树名。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四:“蜀 中有一种木,彼人呼为葨芝,其树常高丈餘,不甚增长,花小而白,每一岁开花,次年方结子……今 青城山 范仙观、卭州 蒲江县 崇真观 皆有之,故俗传以为仙果。”
- 9.
蒜发释义:壮年人的花白头发。亦泛指斑白的头发。《北齐书·慕容绍宗传》:“吾自年二十已还,恒有蒜髮,昨来蒜髮忽然自尽。”宋 张淏《云谷杂记·蒜发》:“今人言壮而髮白者,目之曰蒜髮,犹言宣髮也。”清 黄遵宪《番客篇》:“中一蒜髮叟,就我深浅商。”参见“宣髮”、“算髮”。
- 10.
避藏释义:躲藏;躲避。汉 焦赣 《易林·否之困》:“白日扬光,雷车避藏。”《宋史·兵志七》:“行旅市人下逮奴隶,皆避藏恐惧,事骇见闻。” 清 李调元 《八月中秋同人宴集云谷借树轩》诗:“二十八宿惊避藏,不敢报天听其狂。”
- 11.
飞来峰释义:⒈山峰名。也称 灵鹫峰。在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 西北,与 灵隐寺 隔溪相对,高二百多米。峭壁岩洞中有 五代 至 元 代的造像三百多尊。《咸淳临安志》卷二三:“晏元献公《舆地志》云:‘晋 咸和 元年西天僧 慧理 登兹山,叹曰:此是 中天竺国 灵鷲山 之小岭,不知何年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今此亦復尔邪?因挂锡造 灵隐寺,号其峰曰 飞来。’”宋 王安石 有《登飞来峰》诗。⒉宋徽宗 时,于 东京 汴梁(今 河南 开封)景龙山 侧筑一土山,名 艮岳,其中一山峰名 飞来峰。宋 张淏《云谷杂记·艮岳》:“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