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路 [yún lù]
1. 云间,天上。
2. 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3. 高山上的路径。
4. 指遥远的路程。
6. 比喻仕途,高位。
云路 引证解释
⒈ 云间,天上。
引隋 江总 《游摄山栖霞寺》诗:“烟崖憇古石,云路排征鸟。”
唐 王勃 《驯鸢赋》:“质虽滞於城闕,策已成於云路。”
明 屠隆 《綵毫记·汾阳报恩》:“多谢神明救妾身。若非云路金戈现,怎免 崑冈 玉石焚。”
清 谭嗣同 《述怀》诗:“瀏瀏飘天风,云路将翔翱。”
⒉ 上天之路,升仙之路。
引南朝 齐 谢超宗 《昭夏乐》:“神娱展,辰斾回。洞云路,拂琁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沔水上》:“公房 升仙之日,壻之行未还,不获同阶云路。”
《云笈七籤》卷九九:“飘飘上云路,黯黯入长宵。”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一折:“他此夕把云路凤车乘,银汉鹊桥平。”
⒊ 高山上的路径。
引唐 卢照邻 《赠益府裴录事》诗:“青山云路深,丹壑月华临。”
唐 储光羲 《游茅山》诗之二:“巾车入云路,理棹瑶溪行。”
明 黎民表 《同邝别驾蔡山人登九成台》诗:“烽尘正属谈兵日,云路谁为出世心。”
⒋ 指遥远的路程。
引南朝 陈 张正见 《从军行》:“鴈塞秋声远,龙沙云路迷。”
唐 钱起 《登复州南楼》诗:“故人云路隔,何处寄瑶华。”
元 李子中 《赏花时·怨别》套曲:“一自 阳臺 云路杳,玉簪折难觅鸞胶。”
⒌ 比喻仕途,高位。
引《晋书·皇甫谧传》:“子其鉴先哲之洪范,副圣朝之虚心,冲灵翼於云路,浴天池以濯鳞。”
南朝 宋 鲍照 《侍郎满辞阁》:“臣所居职限满,今便收迹,金闺云路,从兹自远。”
国语词典
云路 [yún lù]
⒈ 天空云行的路。
引唐·秦韬玉〈八月十五日夜同卫谏议看月〉诗:「初出海涛疑尚湿,渐来云路觉偏清。」
⒉ 青云之路。比喻显达的仕途。
引《北史·卷八三·文苑传·序》:「或鹰扬河朔,或独步汉南,俱骋龙光,并驱云路矣。」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投至得云路鹏程九万里,先受了雪窗萤火二十年。」
云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龙释义:⒈三条龙。汉 焦赣《易林·丰之需》:“三龙北行,道逢六狼。”⒉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初三杰 张良、萧何、韩信。唐 马总《意林》附编引《裴氏新语》:“汉祖 驂三龙而乘云路,振长策而驱天下。三龙,人杰也。”⒊喻三位杰出者。喻 汉 代 蔡邕、崔寔、许受。宋 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蔡邕、崔寔 号‘并凤’,又与 许受 号‘三龙’。”⒋喻三位杰出者。喻 宋 代 孙逢吉、孙逢年、孙逢辰。《宋史·孙逢吉传》:“孙逢吉 字 从之 ……弟 逢年、逢辰,皆有文学行义,时称‘孙氏三龙’。”⒌喻 三国 时 魏 蜀 吴
- 2.
云涂释义:亦作“云途”。云路。
- 3.
份量释义:⒈重量。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时间即或再早一些,也可以看到一个小孩子两只手拉风箱横柄,把整个身子的份量前倾后倒,风箱于是就连续发出一种吼声。”⒉指所承受的负担。沈从文《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内中有十多本破书,由《包句杂志》、《幼学琼林》到《论语》、《诗经》、《尚书》,通常得背诵,份量相当沉重。”⒊犹斤两。喻轻重。柯岩《我们这支队伍》二:“但那时,我毕竟还年轻,还不懂得这话的份量。”柯云路《三千万》一:“这样的两条决定,象云烟中划过一道闪电,人们知晓了这
- 4.
圣驾释义:皇帝或临朝皇后的车乘。亦借指皇帝或皇后。今多用于讽刺或比喻。《魏书·崔光传》:“辕关 峭嶮,山路危狭,圣驾清道,当务万安。”宋 丁谓《丁晋公谈录》:“至十年,果 契丹 兵寇 澶渊,圣驾亲征。”清 沉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乾隆 庚子,圣驾南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回:“臣到处访求了好几年,今日得见圣驾,万千之幸!”京剧《贵妃醉酒》:“天到了这个时候,圣驾怎么还没来呀?”鲁迅《集外集拾遗·“言词争执”歌》:“许多要人夹屁追,恭迎圣驾请重回。”柯云路《三千万》三:“丁猛 当然把来人当成圣驾。”
- 5.
杖履释义:⒈老者所用的手杖和鞋子。唐 李商隐《为山南薛从事谢辟启》:“方思捧持杖履,厕列生徒;岂望便上仙舟,遽尘莲府。”清 钱谦益《祭都御史曹公文》:“儼觚稜之在望,撰杖履其奚从?”⒉对老者、尊者的敬称。宋 苏轼《夜坐与迈联句》:“乐哉今夕游,復此陪杖履。”明 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千里片鸿,经年尺鲤,北顾旌旗,南询杖履。”清 姚鼐《复曹云路书》:“贤从子谓杖履秋冬或来郡,然则不尽之意可面陈。”⒊谓拄杖漫步。唐 朱庆馀《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三:“逍遥人事外,杖履入杉萝。”清 曹寅《读梅耦长<西山>诗》
- 6.
眇岁释义:幼年。《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黄璞《闽川名士传·林杰》:“杰 五岁,父因擕之门脚,至 王仙君 霸坛,戏问童子能是乎?杰 遂口占云:‘羽客已归云路去,丹炉草木尽彫残,不知千载归何日,空使时人埽旧坛。’父初不谓眇岁之作,遽臻於此。”
- 7.
纳粟释义:⒈古代富人捐粟以取得官爵或赎罪。宋 程大昌《演繁露·纳粟拜爵》:“秦始皇 四年,令民纳粟千石拜爵一级。按此即 晁错 之所祖效,非 错 剏意也。”按,《史记·秦始皇本纪》:“四年……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内,“纳”的古字。宋 胡继宗《书言故事·卖爵》:“买官曰纳粟。”清 李渔《奈何天·虑婚》:“这是条青云路,早着鞭,不似那纳粟求官的资格浅。”⒉明 清 两代富家子弟捐纳财货进国子监为监生,可直接参加省城、京都的考试,称纳粟。《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於 景泰 元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
- 8.
羽盖释义:⒈古时以鸟羽为饰的车盖。《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郑玄 注:“后居宫中所乘……以羽作小盖,为翳日也。”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吴王占梦》:“王从骑三千,旌旗羽盖,自处中军。”《宋史·乐志十四》:“霓旌羽盖,导仪护卫。”清 陈梦雷《青青陵上柏》诗:“金 张 连羽盖,许 史 互经过。”⒉指车辆。宋 郭彖《睽车志》卷一:“芝阶云路逍遥处,羽盖飞鯢不用鞭。”清 吴伟业《海市》诗之一:“虹跨断崖通羽盖,鱼吞倒景出楼臺。”⒊船上饰以鸟羽的伞盖。《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怠而后发,游於清
- 9.
锤锻释义:⒈亦作“鎚锻”。⒉锻造;锤击。 唐 白居易 《东南行一百韵》:“漂流随大海,鎚锻任洪炉。”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二:“自云路经地狱之门……闻号叫鎚锻之声,甚可畏惧。”
- 10.
雕鹏释义:雕与鹏,皆能作高远之飞。比喻才力雄健者。宋 陈造《次前韵送胡省元》:“鵰鹏举翮云路翔,腰印纍金玉佩苍。”宋 无名氏《谒金门·寿士人》词:“文章士,秀气岳神钟聚。看鵰鹏,秋风高举。上青天平步。”明 朱颐媉《杜陵台饯送林长卿之金陵》诗:“怜君年少青云器,正是鵰鹏奋翼秋。”
- 11.
霞路释义:云路。
- 12.
鸿逵释义:《易·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朱熹 本义:“胡氏、程氏 皆云陆当作逵,谓云路也。今以韵读之,良是。”后遂以“鸿逵”称贤达君子的高超举止。
- 13.
黑虎释义:⒈黑毛虎。《元史·世祖纪十三》:“乙酉,遣 麻速忽、阿散 乘传诣 云南,捕黑虎。”⒉指脸色变得阴沉严肃。徐光耀《平原烈火》十九:“周岩松 二话不说,黑虎起眼来,吓吓冷笑一声说:‘现洋!’”古华《浮屠岭》三:“田发青 黑虎着脸膛,回了 姜师功 一嘴。”⒊体魄黑而健壮貌。柯云路《星星》二七:“是个黑虎矮壮、眼睛黑炯炯有点儿军人目光的中年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