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酒 [zhōng jiǔ]
1. 饮酒半酣时。醉酒。病酒。
中酒 引证解释
⒈ 饮酒半酣时。
引《汉书·樊哙传》:“项羽 既饗军士,中酒, 亚父 谋欲杀 沛公。”
颜师古 注:“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
《文选·左思<吴都赋>》:“鄱阳 暴謔,中酒而作。”
吕向 注:“中酒,为半酣也。”
宋 梅尧臣 《和子华陪宴》:“中酒作暴謔,心亲语多剧。”
⒉ 醉酒。
引晋 张华 《博物志》卷九:“人中酒不解,治之以汤,自渍即愈。”
前蜀 韦庄 《晏起》诗:“邇来中酒起常迟,卧看南山改旧诗。”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四:“一日面忽发赤,如中酒状。”
⒊ 病酒。
引唐 王建 《赠溪翁》诗:“伴僧斋过夏,中酒卧经旬。”
宋 张元干 《兰陵王·春恨》词:“中酒心情怕杯勺。”
胡云翼 注:“饮酒成病。”
《水浒传》第二九回:“武松 昨夜痛醉,必然中酒。今日如何敢叫他去?”
国语词典
中酒 [zhōng jiǔ]
⒈ 饮酒微醺半酣时。
引《汉书·卷四一·樊哙传》:「项羽既飨军士,中酒。」
唐·颜师古·注:「饮酒之中也,不醉不醒,故谓之中。」
《文选·左思·吴都赋》:「鄱阳暴谑,中酒而作。」
⒈ 喝醉酒。
引唐·杜牧〈睦州四韵〉:「残春杜陵客,中酒落花前。」
宋·吴文英〈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词:「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中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个般释义:这般。宋 晏几道《玉楼春》词:“春来还为箇般愁,瘦损宫腰罗带賸。”宋 贺铸《减字浣溪纱》词:“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寥天,箇般情味已三年。”宋 杨万里《暑雨后散策》诗:“芒屨泥深凉不浅,今年六月箇般天。”
- 2.
失路释义:⒈迷失道路。《韩非子·解老》:“使失路者而肯听习问知,即不成迷也。”唐 方干《初归镜中寄陈端公》诗:“云岛採茶常失路,雪龕中酒不关扉。”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小人失路,茫茫无所之。”⒉指放弃正道。《楚辞·九章·惜诵》:“欲横奔而失路兮,坚志而不忍。”⒊喻不得志。汉 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唐 钱起《送邬三落第还乡》诗:“十年失路谁知己,千里思亲独远归。”清 郑燮《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而一二失路名家,落魄贵胄,借祖宗以欺人,述先代而自大。”
- 3.
市亭释义:⒈市吏治事之所。《周礼·地官·司市》“以次叙分地而经市”汉 郑玄 注:“次,谓吏所治舍。思次,介次也,若今市亭然。”孙诒让 正义:“案《续汉书·百官志》,雒阳 有市长,盖即於市亭为官寺,与 周 制同。”⒉市中高大的楼亭。唐 储光羲《贻余处士》诗:“市亭忽云搆,方物如山峙。”⒊指市中酒楼。宋 欧阳修《寄圣俞》诗:“市亭插旗鬭新酒,十千得斗不可赊。”宋 曾巩《寒食》诗:“唯有市亭沽酒客,俚歌声到日西斜。”
- 4.
庭轩释义:庭院中的小室。宋 张先《青门引》词:“庭轩寂寞近清明,残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5.
换骨释义:⒈道家谓服食仙酒、金丹等使之化骨升仙。《太平广记》卷二十引 南唐 沉汾《续神仙传·王可交》:“一人曰:‘与酒喫。’侍者泻酒,而樽中酒再三泻之不出。侍者具告。道士曰:‘酒是灵物,必得入口,当换其骨。泻之不出,亦乃命也。’”《资治通鉴·唐武宗会昌五年》:“上饵道士金丹……自秋冬以来,觉有疾,而道士以为换骨。上秘其事。”因亦用为酒名,标榜其名贵。唐 冯贽《云仙杂记·酿换骨醪》:“宪宗 采凤李花酿换骨醪。”宋 陈师道《次韵苏公试药王滑盏》:“小试换骨方,价重十冰甆。”⒉佛教称得道受果。《景德传灯录·慧可大师》:“
- 6.
排突释义:⒈拥挤。《太平御览》卷七七六引 汉 桓谭《新论》:“楚 之 鄂都,车轂击,民肩摩,市路相排突,号为朝衣鲜而暮衣弊。”⒉冲击;冲撞。《南齐书·焦度传》:“每与臺军战,常自排突,所向无不胜。”《南史·裴之礼传》:“武帝 设无遮会,儛象惊,排突陛卫。”宋 米芾《评四十家书》:“颜真卿 如 项羽 掛甲,樊噲 排突。”⒊恣肆放纵。清 王晫《今世说·言语》:“﹝ 林璐 ﹞篤学,工文章。时或中酒兴来,輒瞪目箕踞,议论排突,不復知有坐人。”⒋犹突破。清 何焯《义门读书记·文选》:“嵇 之《琴》、潘 之《笙》二赋,发端
- 7.
淋浪释义:⒈流滴不止貌。晋 陶潜《感士不遇赋》:“感哲人之无偶,泪淋浪以洒袂。”宋 司马光《和冲卿崇文宿直睹壁上题名见寄并寄邵不疑》:“况当三伏深,霑汗尤淋浪。”明 沉璟《义侠记·挂罗》:“这一条血路广,染衣衫犹自淋浪。”清 查慎行《平越遇雷玉衡口占赠之》诗:“急雨淋浪茅店外,乱山高下马蹄前。”柳亚子《放歌》:“仰面出门去,泪下何淋浪!”⒉沾湿貌。宋 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元 吴师道《吴礼部诗话》:“萧颯天涯鬢,淋浪醉后衣。”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小谢》:“宽譬哀情,而衿袖淋
- 8.
濛汗释义:即蒙汗药。一种置人饮食中使之昏倒的药。《白雪遗音·马头调·这封书儿》:“壶中酒,不用濛汗即是药。”
- 9.
直须释义:⒈应当;应。 唐 杜秋娘《金缕衣》诗:“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宋 欧阳修《朝中措》词:“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宋 王安石《和王司封会同年》诗:“直须倾倒罇中酒,休惜淋浪座上衣。”明 冯梦龙《古今谭概·痴绝》:“﹝天下事﹞若復件件认真,争竞何已!故直须以痴趣破之。”⒉竟至于;还要。《三国演义》第五四回:“孔明 变色曰:‘子敬 好不通理,直须待人开口!’”
- 10.
箇般释义:这般。 宋 晏几道《玉楼春》词:“春来还为箇般愁,瘦损宫腰罗带賸。”宋 贺铸《减字浣溪纱》词:“临水登山,漂泊地,落花中酒寂寥天,箇般情味已三年。”宋 杨万里《暑雨后散策》诗:“芒屨泥深凉不浅,今年六月箇般天。”
- 11.
花饧释义:花糖。用麦芽糖做的一种花式糖果。宋 周密《乾淳岁时记·岁晚节物》:“二十四日谓之交年,祀灶用花餳、米饵。”《宋史·礼志二二》:“赐内中酒果、风药、花餳,赴守岁夜筵。”
- 12.
蒙汗释义:即蒙汗药。一种置人饮食中使之昏倒的药。《白雪遗音·马头调·这封书儿》:“壶中酒,不用濛汗即是药。”
- 13.
蘸甲释义:酒斟满,捧觞蘸指甲。表示畅饮。 唐 杜牧 《后池泛舟送王十》诗:“为君蘸甲十分饮,应见离心一倍多。” 前蜀 韦庄 《中酒》诗:“南邻酒熟爱相招,蘸甲倾来緑满瓢。”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垂肩金缕窄,蘸甲宝杯浓。”参阅 宋 朱翌 《猗觉寮杂志》卷上。
- 14.
蚁光释义:亦作“螘光”。 指杯中酒面浮沫的光。
- 15.
被酒释义:为酒所醉。犹中酒。
- 16.
酒圣释义:⒈《三国志·魏志·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后指清酒为“酒圣”。宋 陆游《幽居》诗:“衰极睡魔殊有力,愁多酒圣欲无功。”宋 梁栋《赠嘉兴徐同年》诗:“万事不醒中酒圣,一贫无奈讼钱神。”参见“圣人”。⒉谓豪饮的人。唐 李白《月下独酌》诗:“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宋 曾巩《招泽甫竹亭闲话》诗:“诗豪已分材难强,酒圣还諳量未宽。”宋 黄庭坚《和舍弟中秋月》:“少年气与节物竞,诗豪酒圣难争锋。”
- 17.
酒家保释义:即酒保。《汉书·栾布传》:“﹝ 欒布 ﹞穷困,卖庸於 齐,为酒家保。”颜师古 注:“谓庸作受顾也。为保,谓保可任使。”《后汉书·杜根传》:“因得逃窜,为 宜城 山中酒家保。”李贤 注:“言为人佣力保任而使也。”宋 周密《齐东野语·林外》:“﹝ 外 ﹞豫市虎皮钱篋数枚藏腰间,每出其一,命酒家保倾倒,使视其数,酬酒直即藏去。”元 揭傒斯《徐州对酒和曾编修》:“自古英雄得志人,未遇犹为酒家保。”参见“酒保”。
- 18.
酒恶释义:中酒。因多喝了酒身体不适。
- 19.
酒法释义:⒈酿酒的方法。唐 刘禹锡《酬乐天衫酒见寄》诗:“酒法众传 吴 米好,舞衣偏尚 越 罗轻。”宋 杨万里《新酒歌》:“度撰酒法不是儂,此法来自太虚中。”宋 朱弁《曲洧旧闻》卷一:“内中酒,盖用 蒲中 酒法也。太祖 微时喜饮之;即位后,令 蒲中 进其方,至今用而不改。”⒉关于酒的法令。《南齐书·倖臣传·茹法亮》:“孝武 末年,作酒法,鞭罚过度,校猎 江 右,选白衣左右百八十人,皆面首富室,从至 南州,得鞭者过半。”前蜀 韦庄《官庄》诗序:“江 南富民悉以犯酒没家产,因以此诗讽之。浙 帅遂改酒法,不入财产。”
- 20.
酼鸡释义:即醯鸡。瓫中酒醋上滋生的小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