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铨选 铨选的意思
quánxuǎn

铨选

简体铨选
繁体銓選
拼音quán xuǎn
注音ㄑㄩㄢˊ ㄒㄩ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uán,(1) 衡量轻重。【组词】:铨衡。(2) 古代称量才授官,选拔官吏。【例句】:铨叙(旧时一种叙官制度,按资历或劳绩核定官职的授予或升迁)。铨选。铨录(选择录用)。

xuǎn,

基本含义

铨选是指通过权衡、甄别,选取出优秀的人才或物品。

铨选的意思

铨选 [quán xuǎn]

1. 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3. 指负责铨选的官员。

铨选 引证解释

⒈ 选才授官。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 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 唐 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 清 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

《南齐书·百官志》:“左僕射,领殿中主客二曹事,诸曹郊庙、园陵……改号格制、莅官銓选。”
宋 沉辽 《代人献利害书》:“结髮从仕,甫二十年,三遇銓选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盛京五部》:“其未设吏部者,以其地官员无多,仍由京中銓选,故不备。”
孙中山 《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中国 向来銓选,最重资格。”

⒉ 指负责铨选的官员。

清 昭槤 《啸亭续录·褚筠心》:“先生终身不謁銓选,曰:‘此膝不为权臣屈也。’”


国语词典

铨选 [quán xuǎn]

⒈ 考核才能、资历,授以适当官职。

元·揭傒斯〈送李都事赴湖广省幕〉诗:「君复赞宣政,赤手握铨选。」


铨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选释义:唐 建立后,铨选官员,集应选者于京城 长安。 太宗 贞观 元年,因岁旱谷贵,命 潼关 以东应选者集于 洛阳,就近铨选,谓“东选”。参阅《新唐书·选举志下》。
    • 2.
      优调释义:⒈谓受铨选而任官。 ⒉宋代特指不赴吏部侯选的特别差遣。
    • 3.
      传奉释义:明 代不由吏部铨选,而由太监视进呈珍异的多寡,以谕旨直接任命官吏的做法。明 陆容《菽园杂记》卷九:“成化 末年,太监 梁芳 辈导引京师富贾,收买古今玩器进奉,启上好货之心,由是倖门大开……生员、儒士、匠丁、乐工、勋戚、厮养,凡高貲者,皆与并进,名曰传奉。盖命由中出,不由吏部銓选,故名。”明 王守仁《传习录》卷上:“如今仕者,有由科,有贡科,有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路,君子不由也。”
    • 4.
      保题释义:向上推荐,以使其得到提拔任用。《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少保便将修城一事,批了下来:责成 萧云仙 用心经理,候城工完竣之后,另行保题议叙。”《清会典事例·吏部·满洲铨选》:“嘉庆 六年议准,刑部司员各缺,仍照旧例。如有三缺,二咨吏部銓选,一留本部保题。”
    • 5.
      免选释义:宋 代铨选制的一项规定。 选人不经守选而直接赴吏部注授差遣,称“免选”。
    • 6.
      冬集释义:职事官员任满后,按规定冬季集于京师参加铨选,谓之冬集。始于 唐 代。
    • 7.
      即用释义:清 代铨选官员有“即用”之制。谓遇缺即可补用。《清会典·吏部六·文选清吏司》“凡选,有即选”原注:“凡奉旨即用之员,不论双单月,遇缺即选。”《清会典事例·吏部十七·满洲铨选》:“又諭昨引见新科进士名单内有点记名者,朕看诸人皆有年纪,人尚可用,著以知县即用。”
    • 8.
      四选释义:⒈古代对四种人的选拔。⒉宋代铨选官员的制度。
    • 9.
      小选释义:⒈指唐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郎官得以自主的铨选。⒉吏部郎的别名。
    • 10.
      小铨释义:唐 代在九流以外,兵部、礼部举人,即官得自主铨选,称“小銓”。
    • 11.
      归班释义:⒈指有爵禄者就闲待选。 宋 周密《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后 秀邸 诸子弟悉归班焉。”⒉清 制,凡进士不授以他项官职,而以知县铨选者亦称“归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到了中书,就不大有人想了;归班更不必讲……那时一纸呈儿掛冠林下,倒是一桩乐事,不然索性归了班,十年后才选得出。”《清会典事例·礼部·贡举》:“庆廉 著仍照前旨,归班銓选。”
    • 12.
      彝伦释义:⒈常理;常道。⒉指伦常。⒊谓成为表率、成为典范。⒋指铨选官吏。
    • 13.
      待选释义:等待铨选。《新唐书·选举志下》:“故士人二年居官,十年待选,而考限迁除之法寖坏。”明 刘基《<吕周臣诗集>序》:“吕 君 周臣 由吏员累月日至九品,家居待选。”
    • 14.
      投供释义:清 代候选官按期至吏部投呈本人履历以待铨选。《清会典事例·吏部·汉员铨选》:“康熙 二年定,人文到部,每月初一投供。”《六部成语注解·吏部》“投供”:“此员将得选缺,则吏部召之来署,令其书写履歷单一纸呈交,以凭查校。”
    • 15.
      挖年释义:明 清 时吏部对选人按年次铨选。挖年谓选人在年限上找门路,使能提前参加选补。《醒世姻缘传》第七五回:“次日,又与 童奶奶 商量,定了主意,挖年选官,差 狄周 到家还得捎百数银子使用。”
    • 16.
      月选释义:元、明、清 吏部铨选官员的制度。
    • 17.
      注授释义:指职官铨选时的登记、授受。
    • 18.
      流内释义:隋 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唐 宋 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通典·职官一》:“隋 置九品,品各有从。自四品以下,每品分为上下,凡三十阶,自太师始焉,谓之流内。流内自此始焉……大 唐 自流内以上并因 隋 制。”《隋书·刑法志》:“合赎者,谓流内官及爵秩比视、老小阉痴并过失之属。”《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命户部尚书 温仲舒、右丞 向敏中 与吏部流内銓注拟选人。”
    • 19.
      监铨释义:监察铨选。 元 虞集《知昭州秦公神道碑》:“后五年,行臺治书侍御史 裴公 道源 监銓 广西,外选举公知 昭州。”
    • 20.
      省选释义:指吏部的铨选。吏部属尚书省,故称。

铨选(quanx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铨选是什么意思 铨选读音 怎么读 铨选,拼音是quán xuǎn,铨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铨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