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棫朴 棫朴的意思

棫朴

简体棫朴
繁体棫樸
拼音yù pǔ
注音ㄩˋ ㄆ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1) 白桵,一种小树,丛生,茎上有刺,果实紫红色,可以吃。【例句】:“柞棫拔矣。”(2) 柞树。

pǔ piáo pò pō,(1) 没有细加工的木料,喻不加修饰。【组词】:朴素。朴实。朴厚。朴质。(2) 朴实,朴素。【组词】:质朴。俭朴。(1) 朴树,落叶乔木,花淡黄色。木材可制器具。(1) 〔朴刀〕古代的一种武器,窄长有短把的刀,双手使用。(1) 姓。

棫朴的意思

棫朴 [yù pǔ]

1. 白桵和枹木。《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棫白桵也。朴,枹木也。”《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飞凛棫朴斯燎。”一说即白蕤。

3. 《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棫朴 引证解释

⒈ 白桵和枹木。

《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毛 传:“棫,白桵也。朴,枹木也。”
《乐府诗集·郊庙歌辞三·北齐南郊乐歌》:“玉帛载升,棫朴斯燎。”
一说即白蕤。 宋 庞元英 《文昌杂录》卷一:“今 关中 有白蕤,棫朴也,芃芃丛生,民多採作薪。”

⒉ 《诗·大雅》中的篇名。该篇诗序称是咏“文王 能官人也”,故多以喻贤材众多。

《诗·大雅·棫朴》:“芃芃域朴,薪之槱之。”
毛 传:“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
《梁书·裴子野传》:“伏惟皇家淳耀,多士盈庭,官人迈乎 有嬀,棫朴越于 姬氏。”
严复 《救亡决论》:“棫朴丛生,人文盛极。”


国语词典

棫朴 [yù pǔ]

⒈ 《诗经·大雅》的篇名。共五章。根据诗序:「棫朴,文王能官人也。」或亦指为颂美周王之诗。首章二句为:「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棫,白桵。朴,枹木,皆树木名。

⒉ 比喻贤才众多。

《南史·卷六·梁武帝本纪上》:「公扬清抑浊,官方有序,多士聿兴,棫朴流咏。」


棫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章释义:⒈语出《诗·大雅·棫朴》:“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郑玄 笺:“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后用“云章”指帝王的文章。宋 欧阳修《仁宗御飞白记》:“而云章烂然,辉映日月。”宋 苏轼《谢赐燕并御书进诗》:“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⒉指文彩蜚然的文章。金 赵秉文《就刘云卿第与同院诸公分韵得发字》:“今年视草直金鑾,云章妙手看挥发。”⒊彩云。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二引 宋 李质 曹组《艮岳百咏诗·松径》:“夹路成行一样清,吟风筛月自亭亭。云章正写人间瑞,坐待云根长茯苓。”元 虞集《触
    • 2.
      槱薪释义:《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 传:“兴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因以“槱薪”比喻国家选拔贤才。
    • 3.
      耕获释义:耕种与收获。《易·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利有攸往。”唐 韩愈《感二鸟赋》:“承先人之遗业,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穫之勤,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明 李东阳《次韵杨应宁久旱》:“耕穫有期空尽力,流离无地可聊生。”清 钱谦益《父天瑞封敕》:“棫朴杞梓,固非一时之材;菑畬耕穫,亦岂一世之积。”
    • 4.
      薪槱释义:⒈亦作“薪楢”。《诗·大雅·棫朴》:“芃芃棫朴,薪之槱之。”毛传:“槱,积也。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后以“薪槱”喻贤良的人材或选拔贤良的人材。⒉柴木。⒊比喻基础。
    • 5.
      辟王释义:⒈邪僻的君王。《左传·成公八年》:“夫岂无辟王?赖前哲以免也。”杜预 注:“言 三代 亦有邪辟之君,但赖其先人以免祸耳。”⒉君王。《诗·大雅·棫朴》:“济济辟王,左右趣之。”郑玄 笺:“辟,君也。君王谓 文王 也。”《诗·周颂·载见》:“载见辟王,曰求厥章。”郑玄 笺:“诸侯始见君王,谓见 成王 也。”

棫朴(yup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棫朴是什么意思 棫朴读音 怎么读 棫朴,拼音是yù pǔ,棫朴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棫朴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