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致政 致政的意思
zhìzhèng

致政

简体致政
繁体
拼音zhì zhèng
注音ㄓ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送给,给予。【例句】:致仕(退休)。致辞。致电。致力。致哀。致命。(2) 招引,使达到。【组词】:致病。致使。以致。专心致志。(3) 样子,情趣。【组词】:大致。别致。景致。兴(xìng )致。(4) 细密,精细。【组词】:致密。精致。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指政治家或领导者能够以高尚的品质和智慧来治理国家,使国家繁荣昌盛。

致政的意思

致政 [zhì zhèng]

1. 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

致政 引证解释

⒈ 犹致仕。指官吏将执政的权柄归还给君主。参见“致仕”。

《礼记·王制》:“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
郑玄 注:“还君事。”
《国语·晋语五》:“范武子 退自朝,曰:‘……余将致政焉。’”
韦昭 注:“致,归也。”
《淮南子·氾论训》:“成王 既壮, 周公 属籍致政,北面委质而臣事之。”
高诱 注:“致,犹归也。”
《金史·宣宗纪中》:“御 登贤门,召致政旧臣赐食。”
清 侯方域 《汤御史传论》:“余王父与 汤公 同朝为言官,既老致政。”
《东周列国志》第三九回:“子文 復请致政, 楚王 许之。乃以 得臣 为令尹,掌中军元帅事。”


国语词典

致政 [zhì zhèng]

⒈ 解除政务职责,辞官退休。

《礼记·王制》:「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唐·李朝威《柳毅传》:「昔为钱塘长,今则致政矣。」


致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席释义:争坐位。表示彼此融洽无间,不拘礼节。《庄子·寓言》:“其往也,舍者迎将其家,公执席,妻执巾櫛,舍者避席,煬者避灶。其反也,舍者与之争席矣。”郭象 注:“去其夸矜故也。”成玄英 疏:“除其容饰,遣其矜夸,混迹同尘,和光顺俗,於是舍息之人与争席而坐矣。”唐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诗:“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金 元好问《上致政冯内翰》诗之二:“少日打门无俗客,老年争席有樵夫。”明 高启《出郊抵东屯》诗之四:“忽逢一田父,舍畊拜路隅。疑我是长官,恠我体貌殊……不能使争席,心愧 御寇 徒。”
    • 2.
      五色诏释义:晋 陆翽《邺中记》:“石季龙 与皇后在观上,为詔书,五色纸,著凤口中。凤既衔詔,侍人放数百丈緋绳,轆轤回转,凤凰飞下,谓之凤詔。凤凰以木作之,五色漆画,脚皆用金。”后因以“五色詔”指诏书。唐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朝罢须裁五色詔,珮声归向凤池头。”唐 窦常《奉贺太保岐公承恩致政》诗:“五色詔中宣九德,百僚班外置三师。”明 陈汝元《金莲记·觐圣》:“朝罢须裁五色詔,肯将衰朽惜残年。”
    • 3.
      仙茅释义:亦作“僊茅”。植物名。原生西域,粗细有筋,或如笔管,有节文理。唐 开元 元年婆罗门僧进此药,因又名婆罗门参。分布于我国东南至西南部。根、茎可入药。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下:“僊茅一名婆罗门参,出 南雄州 大庾岭 上。以路北 云封寺 后者为佳,切以竹刀,洗暴通白,其寺南及他处者,即心有黑晕,以此为别。”宋 无名氏《蝶恋花·寿江察判孺人》词:“九叶仙茅呈瑞巧,青青辉映萱庭草。”宋 石麟《水调歌头·寿致政叔》词:“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靄 中山。”参阅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一·仙茅》。
    • 4.
      冠绅释义:⒈比喻仕宦。宋 叶适《致政朝请郎叶公圹志》:“味山野之乐而远市朝,服臺笠以忘冠绅焉。”明 王錡《寓圃杂记》卷下:“每至冠绅与故人之家,留必数日而復反。”⒉戴帽束带。《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襄敏 不知事端,分付忙排香案迎接,自己冠绅袍笏,俯伏听旨。”
    • 5.
      即政释义:执掌政权。《诗·周颂·烈文序》:“《烈文》,成王 即政,诸侯助祭也。”孔颖达 疏:“谓 周公 居摄七年,致政 成王。成王 乃以明年岁首,即此为君之政。”
    • 6.
      命服释义:原指 周 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 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 7.
      四患释义:⒈处事的四患。指叨﹑贪﹑很﹑矜。⒉致政的四患。指伪﹑私﹑放﹑奢。⒊指财﹑色﹑名﹑势。⒋佛教语。以生﹑老﹑病﹑死为人生四患。
    • 8.
      宠灵释义:恩宠光耀;使得到恩宠福泽。《左传·昭公七年》:“今君若步玉趾,辱见寡君,宠灵 楚国,以信 蜀 之役,致君之嘉惠,是寡君既受貺矣,何 蜀 之敢望!”孔颖达 疏:“言开其恩宠赐以威灵以及 楚国。”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之南徐州刺史辞阙表》:“臣过承宠灵,閔默假日,徒抱皇慈,无充横草。”宋 王安石《贺致政文太师启》:“萧何 汉 之宗臣,方叔 周 之元老,宠灵莫二。”明 唐顺之《与严介溪相公书》:“顺之 此行,荷国宠灵,并承门下指教,深惧不能称任。”清 龚自珍《尊史三》:“要知古之人所以宠灵史氏,镇抚王室,以增天
    • 9.
      殊恩释义:⒈特别的恩宠。常指帝王的恩宠。《后汉书·杜诗传》:“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唐 杜甫《建都十二韵》:“牵裾恨不死,漏网辱殊恩。”《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他那随时随事教诲你,无论文字的紕繆,处世的机宜,知无不言,这一层倒是可遇不可求的殊恩,不可不报的。”⒉指蒙受特殊的恩宠。宋 范仲淹《奏致仕分司官乞与折支全俸状》:“自赞善大夫以下,文武官即未殊恩,鲜闻致政。”
    • 10.
      王士释义:天子的士民。语出《书·多士》:“周公 初于新邑 洛,用告 商王 士。”孔 传:“周公 致政明年三月,始於新邑 洛 用王命告 商王 之众士。”南朝 梁武帝《直石头》诗:“率土皆王士,安知全高尚。”
    • 11.
      盘铃傀儡释义:以盘铃伴奏演出的傀儡戏。 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 杜公 在 维扬 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駟八九千者,饱食讫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足矣!’”元 许有壬《水调歌头·庚寅秋即席次可见寿韵》词:“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
    • 12.
      直掇释义:⒈亦作“直裰”。 亦作“直敪”。古家居常服,俗称道袍。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一·论衣冠异制》:“晋 处士 冯翼,衣布大袖,周缘以皂,下加襴,前繫二长带,隋 唐 朝野服之,谓之 冯翼 之衣,今呼为直掇。”宋 朱彧《萍洲可谈》卷三:“富郑公 致政归西都,尝著布直裰,跨驴出郊。”明 王世贞《觚不觚录》:“无线导者,则谓之道袍,又曰直掇……燕居之所常用也。”《儒林外史》第一回:“一个穿寳蓝直裰,两人穿元色直裰,都有四五十岁光景。”⒉指僧袍。《景德传灯录·普化和尚》:“将示灭,乃入市谓人曰:‘乞一箇直敠。’”元 无
    • 13.
      衫帽释义:凉衫便帽。宋 代士大夫闲居时的装束。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杜祁公 休退,居 南都,客至无不见,止服衫帽,尝曰:‘七十致政,可用高士服乎?’”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二:“自昔人士皆著帽,后取便於戎服。绍兴 丙子,魏敏肃 道弼 贰大政,一日造朝,预备衫帽,朝退,服以入堂,盖已得请矣。一时骤更衣制,力或未办,乃权宜以凉衫为礼,习以为常。乾道 间,王日严 内相申请,谓环一堂而围座,色皆浅素,极可憎,乞仍存紫衫,至今四十年不改。前此仕族子弟,未受官者皆衣白,今非跨马及弔慰,不敢用。”清 顾炎武《日知录·衫
    • 14.
      襕衫释义:古代士人之服。因其于衫下施横襴为裳,故称。其制始于 北周,后世沿袭,明 清 时为秀才举人公服。唐 韦绚《刘宾客嘉话录》:“大司徒 杜公 在 维扬 也,尝召宾幕闲语:‘我致政之后,必买一小駟八九千者,饱食讫而跨之,著一麤布襴衫,入市看盘铃傀儡,足矣。’”《说郛》卷十引 后蜀 马鉴《续事始·襴衫》:“唐 马周 上议曰:‘臣寻究《礼经》无衫服之文,三代 以布为深衣。今请於深衣之下添襴及裙名曰襴衫,以为上士之服,其开袴者名曰舒袴衫,庶人服之。’詔从之。今之公服盖取襴衫之制。”《宋史·舆服志五》:“襴衫。以白细布为
    • 15.
      贰膳释义:⒈储备珍美的食品。《礼记·王制》:“五十异粻,六十宿肉,七十贰膳,八十常珍。”孔颖达 疏:“贰,副也;膳,善食也。恒令善食有储副,不使有闕也。”⒉指美食。元 一庵《庆王承旨八秩》诗:“已令贰膳常珍入,但入朝行以杖行。”明 李开先《奉贺李翁七十寿序》:“尝观尚齿养老之礼,通乎四代,是又有南北而无古今者也。而七十则其所尤重者,称之以耆,餔之以糜,仕者逸之以致政,休者加之以贰膳,养之於学,杖之以国。”⒊借指七十岁。唐 权德舆《祭故贾魏公文》:“穷琱戈、金鉉之宠,可以言贵;过悬车、贰膳之年,可以言寿。”宋 范仲
    • 16.
      迈种释义:勉力树德。语出《书·大禹谟》:“皋陶 迈种德。”宋 强至《贺致政少傅启》:“恭以某官全德迈种,英猷济时。士林以师保而允怀,王室繄股肱而是赖。”参见“迈德”。
    • 17.
      里门释义:⒈闾里的门。古代同里的人家聚居一处,设有里门。《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庆 及诸子弟入里门,趋至家。”宋 欧阳修《纪德陈情上致政太傅杜相公》诗之二:“里门每入从千骑,宾主俱荣道路光。”⒉指称乡里。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五○:“里门风俗尚敦庞,年少争为齿德降。”

致政(zh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致政是什么意思 致政读音 怎么读 致政,拼音是zhì zhèng,致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致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