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家 [lǐ jiā]
1. 料理家事。
理家 引证解释
⒈ 料理家事。
引《后汉书·酷吏传·樊晔传》:“数年迁 扬州 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
宋 杜范 《玉壶即事》诗:“陂湖漾漾初侵路,蜂燕纷纷各理家。”
马烽 《三年早知道》:“就算你是理家过日子的能手,你不卖房,也得卖地。”
国语词典
理家 [lǐ jiā]
⒈ 持家、料理家务。
引《后汉书·卷七七·酷吏传·樊晔传》:「数年,迁杨州牧,教民耕田种树理家之术。」
理家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当家释义:⒈不当价。 犹言罪过。⒉不理家事。
- 2.
主内主外释义:指女人在家里料理家务相夫教子,男人在外挣钱养家。
- 3.
亲操井臼释义:指亲自料理家务。
- 4.
伯舅释义:⒈周 王朝对异姓诸侯的称呼。《左传·僖公九年》:“王使 宰孔 赐 齐侯 胙,曰:‘天子有事于 文、武、使 孔 赐伯舅胙。’”杨伯峻 注:“天子谓同姓诸侯曰伯父或叔父,谓异姓诸侯为伯舅……《覲礼》所谓‘同姓大国则曰伯父,同姓小邦则曰叔父’,未必然也。”《左传·襄公十四年》:“昔伯舅 大公 右我先王,股肱 周 室,师保万民。”汉 贾谊《陈政事疏》:“今自王、侯、三公之贵,皆天子之所改容而礼之也,古天子之所谓伯父伯舅也。”⒉母亲的哥哥。唐 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忆昔 凤翔城,齠年是事荣。理家烦伯舅,
- 5.
僮御释义:仆婢。《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禀,事同成人。”李贤 注引《广雅》:“僮、御,皆使者。”
- 6.
内治释义:⒈古指对妇女进行的教育。⒉指家务或治理家务。⒊国内的政治。⒋指治理国政。⒌修身;约束自己。⒍指养生之道。
- 7.
叹异释义:⒈赞叹诧异。《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后时年十岁,干理家事,勑制僮御,内外諮稟,事同成人。初,诸家莫知者,后闻之,咸叹异焉。”唐 戴君孚《广异记·崔日用》:“衙毕,使奴取诸寺长生猪。既至,或跛或眇,不殊前见也,叹异久之。”《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大郎又説着大士梦中诗四句,举家叹异。”⒉惊叹。《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行修 疑道做梦,却有老人尚在可证。老人当即辞 行修 而去,行修 嘆异了一番。”清 王韬《淞隐漫录·海外壮游》:“至操陆兵,悉以新制神枪,一军齐放,有若万道火龙。生观之,不胜嘆异。”
- 8.
女管家释义:⒈雇佣或监管仆人的女人。⒉工资低但在社会地位方面同主妇平等的女性管家。⒊长期受雇在别人家中由主妇监督或代替主妇管理家务的妇女。
- 9.
孀姑释义:守寡的婆母。清 周亮工《倪母朱太夫人七十序》:“事其苦节五十年之孀姑,备极色养,必恭必谨。”《儒林外史》第十三回:“鲁小姐 上侍孀姑,下理家政,井井有条,亲戚无不称羡。”
- 10.
官臣释义:谓受天子之命所置的管理家邑的官吏。 《左传·襄公十八年》:“齐环 怙恃其险,负其众庶,弃好背盟,陵虐神主。曾臣 彪 将率诸侯以讨焉,其官臣 偃 实先后之。”
- 11.
家行释义:居家的品行。《史记·万石张叔列传》:“﹝ 石庆 ﹞为 齐 相,举 齐国 皆慕其家行,不言而 齐国 大治,为立 石相祠。”《旧唐书·萧俛传》:“俛 家行尤孝。母 韦氏 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俛 虽为宰相,侍母左右,不异褐衣时。”宋 叶适《李仲举墓志铭》:“仲举 父子,积五六十年,家行修,本学明,固将施之,而固止之耶?岂天之不相道歟?”
- 12.
当家理纪释义:指管理家务。
- 13.
当家立纪释义:指管理家务。
- 14.
打外释义:办理家庭外或单位外的事。
- 15.
打理释义:⒈经营;管理:打理生意。⒉整理;料理:打理家务。
- 16.
把家释义:管理家务,特指善于管理家务。
- 17.
掌家释义:⒈贵族私臣。⒉管理家务的仆人。⒊犹掌盘子。
- 18.
料理释义:⒈办理;处理:料理家务。料理后事。事情还没料理好,我怎么能走。⒉烹调制作:名厨料理。⒊菜肴:日本料理。韩国料理。
- 19.
母权制释义:原始公社初期形成的女子在经济上和社会关系上占支配地位的制度。由于经营农业、饲养家畜和管理家务都以妇女为主,又由于群婚,子女只能确认生母,这样就形成了以女子为中心的母系氏族公社。后来被父权制所代替。
- 20.
爨薪释义:⒈烧火煮饭。泛指料理家务。⒉指焦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