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皮 [diāo pí]
1. 貂的毛皮或生皮。
英[marten; fur of marten; pelt of marten;]
貂皮 引证解释
⒈ 貂的毛皮。
引明 沉德符 《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
清 西清 《黑龙江外记》卷八:“都下谚云:‘ 关东 三宝:人葠、貂皮、乌拉草。’”
清 刘大櫆 《颖州府通判吕君墓表》:“值皇舆南幸,檄治芻餉,恩赐貂皮、缎匹。”
貂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宫貂释义:戴在耳朵上保暖的用品。 也称暖耳,耳衣。因宫中用者为貂皮所制,故称“宫貂”。
- 2.
昭君套释义:古代妇人的头上饰物。 用条状貂皮围于髻下额上,如帽套。相传为 昭君 出塞时所戴,故称。
- 3.
煖耳释义:耳套。 唐 人称耳衣。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月,例用貂皮煖耳……大臣自六卿至科道,每朝退见阁,必乎摘煖耳藏之。”
- 4.
特産释义:某地特有的或特别著名的产品。《收穫》1979年第6期:“﹝嫂嫂﹞每次回来探望娘家亲戚,总要设法带来大包大包的 东北 特产,什么豆子啦、木耳啦、松蘑啦。”《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4期:“以貂皮为首的各种野生动物皮张,是女真地区的特产。”
- 5.
皮毛释义:⒈带毛的兽皮的总称:貂皮、狐皮都是很贵重的皮毛。⒉比喻事物的浅层或表面:只伤了点皮毛,没动根本。⒊比喻表面的知识:略知皮毛。
- 6.
省署释义:旧指中央官署。《新唐书·班宏传》:“右僕射 崔寧 署兵部侍郎 刘迺 为上下考,宏 不从,曰:‘今军在节度,虽有尺籍伍符,省署不校也。’”宋 陈师道《后山诗话》:“子美 怀 薛据 云:‘独当省署开文苑,兼泛沧浪学钓翁。’‘省署开文苑,沧浪忆钓翁。’据 之诗也。”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貂帽腰舆》:“京师冬日,例用貂皮煖耳,每遇沍寒,上普赐内外臣工,次日俱戴以廷谢。惟近来主上息止此詔,业已数年,百寮出入省署,殊以为苦,而进阁辅臣为甚。”
- 7.
细毛释义:价值较高的毛皮,如水獭皮、貂皮等。
- 8.
貂帐释义:貂皮制成的帐幕。 古时借指北方少数民族将帅的营帐。
- 9.
貂帽释义:用貂皮制的帽子。
- 10.
貂茵释义:用貂皮制成的坐卧垫褥。
- 11.
貂衣释义:用貂皮制的衣服。 《天宝遗事诸宫调·禄山忆杨妃》:“舞腰宽褪弊貂衣,害得人死临侵一丝两气。”明 唐顺之《谢赐银币表》:“昔 汉帝 宠帷幄谋臣,徒夸金溢;宋祖 赐征南将帅,祗羡貂衣。”清 张景松《弄潮儿歌》:“阿侯年少 邯郸 侠,貂衣骏马珊瑚鞭。”
- 12.
貂袍释义:用貂皮制成的长袍。
- 13.
貂袖释义:貂皮袄的袖笼。
- 14.
貂褐释义:用貂皮制的短衣。
- 15.
貂褕释义:⒈用貂皮制的短衣。⒉借指贵臣。
- 16.
貂襜释义:⒈貂皮制成的短衣。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向阳裁白帢,终岁忆貂襜。”⒉借指贵臣。
- 17.
黑裘释义:紫貂皮制成的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