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休明 休明的意思
xiūmíng

休明

简体休明
繁体
拼音xiū míng
注音ㄒㄧㄡ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ū xǔ,(1) 歇息。【组词】:休整。休假。休闲。离休。(2) 停止。【组词】:休业。(3) 完结(多指失败或死亡)。(4) 旧指丈夫把妻子赶回母家,断绝夫妻关系。【组词】:休妻。(5) 不要。【组词】:休想。休提。(6) 吉庆,美善,福禄。【例句】:休咎(吉凶)。(7) 助词,用于语末,与“罢”、“了”等用法相当。【组词】:归休。(8) 辞去官职。【组词】:休官。(1) 通“煦”,温和,温暖。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停止照明,灭掉灯火。

休明的意思

休明 [xiū míng]

1. 美好清明。

3. 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

休明 引证解释

⒈ 美好清明。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
唐 李白 《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⒉ 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

《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
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
唐 孟浩然 《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
元 黄溍 《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
明 杨慎 《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
《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文,羣臣躬遇休明,翊赞文化,彬彬称极盛矣。”


国语词典

休明 [xiū míng]

⒈ 清明美好。

《文选·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檄移》:「凡檄之大体,或述此休明,或叙彼苛虐。」


休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休明释义:⒈美好清明。《左传·宣公三年》:“楚子 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虽小,重也;其姦回昏乱,虽大,轻也。’”唐 李白《豫章行》:“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⒉用以赞美明君或盛世。《文选·谢朓<始出尚书省>》诗:“惟昔逢休明,十载朝云陛。”李善 注:“休明,谓 齐武皇帝 也。”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何幸遇休明,观光来上京。”元 黄溍《上京道中杂诗·榆林》:“斯人亦何幸,生时属休明。”明 杨慎《送许稚仁得玉字》诗:“邇载逢休明,沍寒回氲熇。”《清史稿·选举志一》:“是时天子右
    • 2.
      休明盛世释义: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 3.
      休显释义:⒈荣耀,显赫。 ⒉犹休明。多用以颂扬封建统治。
    • 4.
      昏暴释义:⒈昏乱暴虐。亦指昏乱暴虐之君。《书·仲虺之诰》:“殖有礼,覆昏暴。”孔 传:“有礼者,封殖之;昏暴者,覆亡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谐隐》:“并譎辞饰説,抑止昏暴。”《资治通鉴·宋武帝永初元年》:“彼若昏暴,民将归汝;若其休明,汝将事之;岂得轻为举动,侥冀非望。”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胡亥 厉行督责,昏暴无比,是完全的独夫。”⒉愚昧凶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珊瑚》:“媪詰得故,极道妹子昏暴,即欲送之还。珊瑚 力言其不可。”
    • 5.
      末涂释义:⒈最后一段路程。《韩非子·显学》:“发齿吻形容,伯乐 不能以必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 臧获 不疑駑马。”⒉指队伍的后列。南朝 宋 鲍照《从过旧宫》诗:“肃装属云旅,奉靷承末涂。”⒊指王朝末期。《汉书·晁错传》:“秦 始乱之时,吏之所先侵者贫人贱民也;至其中节,所侵者富人吏家也;及其末涂,所侵者宗室大臣也。”⒋晚年。南朝 宋 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之五:“末涂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 6.
      灵祚释义:对国运的美称。 晋 傅玄《晋郊祀歌·迎送神歌》:“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南朝 宋 王韶之《宋四厢乐歌·王公上寿歌》:“灵祚穷二仪,休明等三光。”《资治通鉴·晋海西公太和四年》:“晋 室不纲,灵祚归德,二方承运,俱受明命。”胡三省 注:“灵祚,犹 班彪《王命论》所谓神明之祚也。”
    • 7.
      英达释义:⒈英明通达。 晋 袁宏《后汉纪·灵帝纪上》:“吾尝与 杜周甫 论 林宗 之德也,清高明雅,英达瓌瑋,学问渊深,妙有俊才。”晋 袁宏《后汉纪·三国名臣序赞》:“公瑾 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唐 王勃《上绛州上官司马书》:“孔宣父 之英达,位未列於陪臣;管公明 之杰秀,名仅终於郡属。”宋 陆游《王季嘉墓志铭》:“张君 端亮英达,不幸卒於官。”⒉英明通达的人;贤达。南朝 宋 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生幸休明世,亲蒙英达顾。”唐 刘长卿《灞东晚晴简同行薛弃朱训》诗:“高贤幸兹偶,
    • 8.
      薄敛释义:⒈减轻赋税。《左传·昭公二十年》:“公説,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汉书·吴王刘濞传赞》:“吴王 擅山海之利,能薄敛以使其众。”唐 杜甫《同元使君舂陵行》:“悽惻念诛求,薄敛近休明。”⒉元 官署名。《续资治通鉴·元成宗元贞元年》:“己未,罢打捕鹰房总管府及司籍、周用、薄敛等库、徽州路 银场,各处盐场,仍免 大都 今岁田租。”
    • 9.
      遗置释义:犹弃置。《南史·刘之遴传》:“昔在弱年,久经研味,一从遗置,迄将五纪。”明 张居正《答石麓李相公书》:“顾值休明之会,俾耆德硕望,遗置在野,不能引荐。”
    • 10.
      饫赐释义:⒈赐以丰盛的酒食。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是以将赏为之加膳,加膳则飫赐,此以知其劝赏也。”一说赐酒食使饱食。杜预 注:“飫,饜也。酒食赐下,无不饜足,所谓加膳也。”《后汉书·马融传》:“摆牲班禽,飫赐犒功。”⒉泛指赐宴。唐 白居易《九月九日谢恩赐曲江会状》:“臣等各以凡才,同参密职;幸偶休明之日,多承飫赐之恩。”《宋史·礼志十六》:“至道 元年三月,御史中丞 李昌龄 亦言:‘广宴之设,以均飫赐,得齿高会,宜乎尽礼。’”

休明(xiu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休明是什么意思 休明读音 怎么读 休明,拼音是xiū míng,休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休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