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俗语 俗语的意思

俗语

简体俗语
繁体俗語
拼音sú yǔ
注音ㄙㄨˊ ㄩ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ú,(1)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组词】:俗尚。风俗。习俗。约定俗成(指某种事物是由群众通过长期实践而认定形成)。(2) 大众化的,最通行的,习见的。【组词】:俗名。俗语。俗曲。雅俗共赏。(3) 趣味不高的,令人讨厌的。【组词】:俗气。俗物。鄙俗。粗俗。庸俗。(4) 凡世间,相对于仙佛僧道。【组词】:俗人。世俗。僧俗。凡夫俗子。

yǔ yù,(1) 告诉。【组词】:不以语人。

基本含义

普遍流传的语言或说法

俗语的意思

俗语 [sú yǔ]

1.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汉书·路温郐传》

[flok adage; common saying;]

俗语 引证解释

⒈ 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⒉ 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

《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説的好,‘物以稀为贵’,岂不是没才的到成了宝贝了吗?”
丁玲 《一九三一年春上海》之一:“那是因为‘主贤客来勤’。 萧云 几乎说出这句俗语来。”

⒊ 方言土语。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濡水》:“濡水 ……西北入 难河。‘濡’、‘难’声相近, 狄 俗语讹耳。”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中》:“所以 晋 楚 方言、 齐 鲁 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
朱光潜 《艺文杂谈·<但丁的“论俗语”>》:“他( 但丁 )所谓俗语,就是与教会所用的官方语言( 拉丁 )相对立的各国人民大众所用的地方语言。”

⒋ 指当地的习惯称呼。

《红楼梦》第五五回:“这厅上也有一处匾,题着‘补仁諭德’四字;家下俗语皆只叫‘议事厅儿’。”


国语词典

俗语 [sú yǔ]

⒈ 通俗流行的话语。

《红楼梦·第五七回》:「岂不闻俗语说的『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文明小史·第四五回》:「原来劳航芥自到了香港,在港督那里挂了号,管理诉讼等事,俗语就叫作律师。」

鄙谚 俚语 俗谚

雅语


俗语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俗谚释义:民间流传的,有较固定句型的,通俗浅显的格言式短语。晋 陶潜《答庞参军序》:“俗谚云:‘数面成亲旧。’况情过此者乎?”唐 张鷟《游仙窟》:“张郎 心专,赋诗大有道理。俗谚曰:‘心欲专,凿石穿。’诚能思之,何远之有!”沈从文《新湘行记》:“我很满意这次过渡的遇合,提起一句俗谚‘同船过渡,五百年所修’,聊以解嘲。”
    • 2.
      俗话释义:俗语。
    • 3.
      俚语释义:只在某一地区内通行的比较土俗的口语词。如北京土话中的“颠儿”(跑或溜的意思),上海话中的“勿搭界”(沾不上边的意思)。
    • 4.
      鄙谚释义:俗语。 《韩非子·五蠹》:“鄙谚曰:‘长袖善舞,多钱善贾。’”汉 司马相如《上书谏猎》:“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二年》:“鄙谚有之:‘不痴不聋,不作家翁。’”章炳麟《訄书·订文》附《正名杂义》:“《礼》有‘追胥’,律令伪为‘缉捕’,而鄙谚谓‘俾睨侦伺’,犹存‘胥’语。”

俗语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雅语释义:指文学语言。 与“俗语”相对。

俗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释义:俗语。谓现钱买卖,不赊欠。《水浒传》第二一回:“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李英儒《还我河山》第三六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先把代替的女人交出来!”
    • 2.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释义:谓一日不耕作,则百日无可食者。 宋 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今鄙俗语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赵世家》曰:‘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史记·赵世家》:“肃侯 游 大陵,出於 鹿门。大戊午 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 下马谢。”亦作“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 3.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释义:俗语。极言向人借债的困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泰山在上,道不得个‘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怜我的?只索守困,若去求人,便是劳而无功。”明 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连丧双亲无计策,只得剪下香鬟。非奴苦要孝名传,正是‘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叶文玲《小溪九道弯》六:“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 4.
      一个是一个释义:俗语。谓个个着实。《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把那省下的银子尽数拿出来做了谢礼,本生图名,我们图利。外来的分上多有不效不着:亲切的座师,相厚的同年,当道的势要,都有拿不准的,只是我们讨的,一个是一个,再没走滚。”
    • 5.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6.
      一年大,二年小释义:原谓去年虽小,今年已大,俗语相传,遂致颠倒。 亦谓年纪已大却反变得幼稚。多指言语行动等不够得体或庄重。《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説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红楼梦》第七九回:“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
    • 7.
      一拆雨释义:宋 时俗语,谓得雨。
    • 8.
      一日之计在于晨释义:俗语,告诉人们叫珍惜时间。
    • 9.
      一星半会释义:俗语,地方方言。很短的时间。
    • 10.
      一路走好释义:常用俗语,常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祝福。
    • 11.
      七寸释义:七寸来源于“打蛇打七寸”的俗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关键点、弱点、要害部位,也就是心脏位置。
    • 12.
      七荤八素释义:一般认为是俗语,常常形容头脑昏乱。
    • 13.
      三和释义:⒈三次调弦演奏。 ⒉指三种祭品。⒊元明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
    • 14.
      三思台释义:元代俗语。胸口,心窝。
    • 15.
      三生之缘释义:三生之缘,俗语,意思是形容十分幸运
    • 16.
      三蛇九鼠释义:汉语俗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九,比喻为害庄稼的东西很多。
    • 17.
      上花台释义:戏曲俗语。谓狎妓。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臺,做子弟。”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哥哥,你当初上花臺,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説一遍,我试听咱!”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我也曾向烟月所上花臺做子弟倈。”
    • 18.
      不中抬举释义:不中抬举,俗语,意思是不值得看重
    • 19.
      不是心是释义:俗语,方言。 不对自己的心思,感到生气气愤。
    • 20.
      不零不落释义:不零不落,俗语,意思是零零落落

俗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释义:俗语。谓现钱买卖,不赊欠。《水浒传》第二一回:“我这里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快把来两相交割!”李英儒《还我河山》第三六章:“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先把代替的女人交出来!”
    • 2.
      一日不作,百日不食释义:谓一日不耕作,则百日无可食者。 宋 王楙《野客丛书·俗语有所自》:“今鄙俗语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而《赵世家》曰:‘一日不作,百日不食。’”《史记·赵世家》:“肃侯 游 大陵,出於 鹿门。大戊午 扣马曰:‘耕事方急,一日不作,百日不食。’肃侯 下马谢。”亦作“一日不稼,百日不食。”
    • 3.
      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释义:俗语。极言向人借债的困难。《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泰山在上,道不得个‘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如今的时势,再有谁似泰山这般怜我的?只索守困,若去求人,便是劳而无功。”明 高明《琵琶记·祝发买葬》:“连丧双亲无计策,只得剪下香鬟。非奴苦要孝名传,正是‘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叶文玲《小溪九道弯》六:“回去!是的。现在就是路费问题了。怎么张口?怎么要?上山擒虎易,开口告人难。”
    • 4.
      一个是一个释义:俗语。谓个个着实。《醒世姻缘传》第五十回:“把那省下的银子尽数拿出来做了谢礼,本生图名,我们图利。外来的分上多有不效不着:亲切的座师,相厚的同年,当道的势要,都有拿不准的,只是我们讨的,一个是一个,再没走滚。”
    • 5.
      一回生,二回熟释义:初见陌生,再见相熟。陈毅《在欢迎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宴会上的讲话》:“中国 有句俗语:‘一回生,二回熟。’我希望并且相信 蒙哥马利 元帅的这次访问,将会增加我们之间的友谊,并对增进 中 英 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起更多的作用。”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一:“咱们是一回生,二回熟了,回头一定来串门吧。”叶永烈《并蒂莲》八:“一回生,二回熟,金莲 与这位 彭国栋 先生渐渐熟悉起来。”
    • 6.
      一年大,二年小释义:原谓去年虽小,今年已大,俗语相传,遂致颠倒。 亦谓年纪已大却反变得幼稚。多指言语行动等不够得体或庄重。《红楼梦》第五七回:“从此咱们只可説话,别动手动脚的。一年大二年小的,叫人看着不尊重。”《红楼梦》第七九回:“我劝你把脾气改改罢。一年大,二年小。”
    • 7.
      一拆雨释义:宋 时俗语,谓得雨。
    • 8.
      一日之计在于晨释义:俗语,告诉人们叫珍惜时间。
    • 9.
      一星半会释义:俗语,地方方言。很短的时间。
    • 10.
      一路走好释义:常用俗语,常常用于长辈对晚辈或者同学之间相互祝福。
    • 11.
      七寸释义:七寸来源于“打蛇打七寸”的俗语,通常用来比喻事物的关键点、弱点、要害部位,也就是心脏位置。
    • 12.
      七荤八素释义:一般认为是俗语,常常形容头脑昏乱。
    • 13.
      三和释义:⒈三次调弦演奏。 ⒉指三种祭品。⒊元明俗语,喂牲口谓之撒和,三和谓喂料三次。
    • 14.
      三思台释义:元代俗语。胸口,心窝。
    • 15.
      三生之缘释义:三生之缘,俗语,意思是形容十分幸运
    • 16.
      三蛇九鼠释义:汉语俗语,出自《五灯会元》卷十九,比喻为害庄稼的东西很多。
    • 17.
      上花台释义:戏曲俗语。谓狎妓。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酒肉场中三十载,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臺,做子弟。”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二折:“哥哥,你当初上花臺,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説一遍,我试听咱!”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我也曾向烟月所上花臺做子弟倈。”
    • 18.
      不中抬举释义:不中抬举,俗语,意思是不值得看重
    • 19.
      不是心是释义:俗语,方言。 不对自己的心思,感到生气气愤。
    • 20.
      不零不落释义:不零不落,俗语,意思是零零落落

俗语造句

1.教师常用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俗语来鼓励我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2.我常劝你别听那些俗语,想那些俗事,只管安富尊荣才是。

3.俗语讲百川归海,终有尽时,千里长筵,没有不散的席。

4.你太在乎过去和将来了,俗语说,过去,的已过去,未来未可知,现在是上苍的礼赠,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当下。

5.不干不净,吃了没病,是河南的老俗语

6.这句话是比喻人见识短浅的俗语

7.经得起历史考验的至理名言,俗言俗语,细细品味,都是饱含哲理的。

8.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是一句俗语

俗语(suy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俗语是什么意思 俗语读音 怎么读 俗语,拼音是sú yǔ,俗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俗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