偃竹 [yǎn zhú]
1. 竹子的一种形状,起伏的竹子,不平直的。形容竹子的积极向上生长不惜的气节。
偃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稍纵即逝释义:也说少纵则逝。稍微一放松就过去了(多指时间、机会)。宋苏轼《文与可画筼(yún)筜(dāng)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hú)落,少纵则逝矣。” 纵:放。逝:过去,消失。
- 2.
篔筜谷释义:谷名。因谷中多产竹,故称。宋 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与可 ﹞因以所画 篔簹谷 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丈之势。’篔簹谷 在 洋洲。与可 尝令予作 洋洲 咏,篔簹谷 其一也。”元 马祖常《息斋风竹图道士华山隐得之命予赋之》:“往年家住 篔簹谷,丹鸞之实美如粟。”清 黄遵宪《游箱根》诗:“行携《桃源图》,归我 篔簹谷。”
- 3.
袜材释义:宋 苏轼《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与可 画竹,初不自贵重。 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请者,足相躡于其门。
- 4.
韈材释义:缝制袜的绢料。 借指供写字作画用的料绢。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与可 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请者,足相躡於其门, 与可 厌之,投诸地而駡曰:‘吾将以为韈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 与可 自 洋州 还,而余为 徐州 。 与可 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 彭城 ,可往求之。韈材当萃於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