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民食 民食的意思
mínshí

民食

简体民食
繁体
拼音mín shí
注音ㄇㄧㄣˊ ㄕ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1)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组词】:人民。民主。民国。民法。公民(在一国内有国籍,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国民(具有国籍的人)。(2) 指人或人群。【组词】:居民。民族。(3) 劳动大众的,非官方的。【组词】:民间。民歌。民谚。民风。民情。(4) 某族的人。【组词】:汉民。回民。(5)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组词】:农民。渔民。(6) 非军事的。【组词】:民品。民航。(7) 同“苠”。

shí sì yì,(1) 吃。【组词】:食肉。食欲。(2) 吃的东西。【组词】: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3) 俸禄。【例句】:“君子谋道不谋食”。(4)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组词】:日食。月食。 ◎ 拿东西给人吃。【例句】:食母(乳母)。 ◎ 用于人名。【例句】:郦食其(jī)(中国汉代人)。

基本含义

指百姓的饮食,也表示人民的生活状况。

民食的意思

民食 [mín shí]

1. 人民的食粮。

民食 引证解释

⒈ 人民的食粮。

《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
《汉书·文帝纪》:“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晋 束晳 《补亡诗·华黍》:“稸我王委,充我民食。”


国语词典

民食 [mín shí]

⒈ 人民的食粮。

《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


民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丰庸释义:谓五谷丰熟,民食足用。
    • 2.
      凶饥释义:⒈见“凶饥”。⒉亦作“凶飢”。凶荒;灾荒。《管子·八观》:“课凶饥,计师役,观臺榭,量国费,而实虚之国可知也。”汉 焦赣《易林·咸之履》:“南国凶飢,民食糟糠。”《晋书·五行志上》:“太和 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餘日,伊、洛、河、汉 皆溢,岁以凶饥。”宋 王安石《郊行》诗:“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飢?”
    • 3.
      协洽释义:未年的别称。 《尔雅·释天》:“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未曰协洽。”郝懿行 义疏:“协洽者,《占经》引 李巡 云:‘言阴阳化生,万物和合,故曰协洽。协,和也;洽,合也。’孙炎 云:‘物生和洽含英秀也。’”《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未,岁名曰协洽……协洽之岁,岁有小兵,蚕登稻昌,菽麦不为,民食三升。”高诱 注:“协,和;洽,合也。言阴欲化,万物和合。”
    • 4.
      宰杀务释义:五代 时 吕兖 所设专司屠宰民人以给军食的机构。《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三年》:“城中食尽,民食堇泥,军士食人,驴马相噉騣尾。吕兗 选男女羸弱者,饲以麴麫而烹之,以给军食,谓之宰杀务。”亦称“宰务”。《新五代史·杂传·刘守光》:“兗 等率城中饥民食以麴,号‘宰务’,日杀以餉军。”
    • 5.
      掩茂释义:岁阴名。指太岁在戌之年。《汉书·天文志》:“﹝太岁﹞在戌曰掩茂。”《淮南子·天文训》:“掩茂之岁,岁小饥,有兵,蚕不登,麦不为,菽昌,民食七升。”高诱 注:“掩茂,掩蔽茂冒也,言万物皆蔽冒。”参见“阉茂”。
    • 6.
      柔兆释义:岁阳名之一,指太岁在“丙”。 古代岁星纪年法用岁阳和岁阴相配合以纪年。《尔雅·释天》:“﹝太岁﹞在丙曰柔兆。”《淮南子·天文训》:“民食三升,辰在丙曰柔兆。”高诱 注:“在丙,万物皆生枝布叶,故曰柔兆也。”
    • 7.
      榆皮释义:榆树皮。可食,可入药。《汉书·天文志》:“至 河平 元年三月,旱,伤麦,民食榆皮。”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榆》:“榆皮榆叶性皆滑利下降……故人小便不通,五淋肿满,喘嗽不眠,经脉胎产诸证宜之。”
    • 8.
      殚匮释义:空乏;竭尽。 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元年七月》:“今日之弊,在於舟不习战,将不用命,财用殫匱,民食艰鲜。”元 姚燧《中书左丞李忠宣公行状》:“殫匱民力者,中外所厌。”
    • 9.
      民以食为天释义:天:比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民以粮食为自己生活所系。指民食的重要。
    • 10.
      民天释义:指粮食。语本《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至於八政首食,谓之民天,后稷 躬稼,有虞 亲耕。丰年多黍多稌,我庾惟亿,民食其陈。”《北齐书·文宣帝纪》:“王深重民天,唯本是务。”前蜀 杜光庭《程德柔醮水府修堰词》:“且食乃民天,人为邦本。”
    • 11.
      盗夺释义:掠夺,侵夺。 汉 荀悦《汉纪·景帝纪》:“今岁或不登,民食颇寡,其咎安在?或诈为吏,以货赂为市,盗夺百姓,侵侮万民。”
    • 12.
      积岁释义:多年。《南史·到洽传》:“洽 覩时方乱,深相拒絶,遂筑室巖阿,幽居积岁,时人号曰居士。”宋 苏辙《送表弟程之元知楚州》诗:“淮南 旱已久,疲民食田蔬……要须贤使君,均此积岁储。”元 杨维桢《送海盐知州贾公秩满序》:“故狱者积岁不决者,部使者多以属公而得其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未能取赢积岁之逋欠,而先失土著之民心,使邑境空虚,田庐荒废。”
    • 13.
      粱饭释义:精细的米饭。《史记·滑稽列传褚少孙论》:“愿赐美酒粱饭大飱臣,臣乃言。”《汉书·王莽传下》:“﹝黄门 王业 ﹞乃市所卖粱饭肉羹,持入视 莽,曰:‘居民食咸如此。’”
    • 14.
      肉羹释义:用肉作成的浓汤。《汉书·王莽传下》:“莽 闻城中飢饉,以问 业。业 曰:‘皆流民也。’乃市所卖粱飰肉羹,持入视 莽 曰:‘居民食咸如此。’莽 信之。”《后汉书·刘宽传》:“夫人欲试 宽 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飜污朝衣。”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人生夜叉》:“﹝夜叉﹞后遇持肉羹者,即飞出夺而食之。”
    • 15.
      艰鲜释义:《书·益稷》:“暨 稷 播,奏庶艰食鲜食。”孔 传:“艰,难也。众难得食处,则与 稷 教民播种之,决川有鱼鱉,使民鲜食之。”后以“艰鲜”指食物匮乏。《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元年》:“财用殫匱,民食艰鲜,州县以军兴为名而倍取无度。”参见“艰食”。
    • 16.
      豆屑释义:豆粉。 《周礼·天官·笾人》“糗饵粉餈”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糗,熬大豆与米也;粉,豆屑也。”明 王世贞《纲鉴会纂·隋高祖纪》:“癸丑十三年,关中 飢,帝如 洛阳,上遣左右閲民食,得豆屑杂糠,流涕以示羣臣,深自咎责。”
    • 17.
      辇毂下释义:犹言在皇帝车舆之下。代指京城。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僕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輦轂下,二十餘年矣。”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上》:“今輦轂下,民食不造岁,汤火之忧也。”元 曾瑞《哨遍·思乡》套曲:“輦轂下人生有幸,乐太平歌舞同欢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焦螟》:“道士曰:‘輦轂下,何容尔辈久居?可速去!’”

民食(mi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民食是什么意思 民食读音 怎么读 民食,拼音是mín shí,民食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民食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