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ì,(1) 〔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2) 〔陛见〕谒见皇帝。(3) 〔陛辞〕臣子向皇帝告别。(4) 宫殿的台阶。【组词】:陛级。阶陛。
cí,(1) 告别。【组词】:告辞。辞诀。辞行。辞世。辞别。(2) 不接受,请求离去。【组词】:辞职。辞呈。(3) 躲避,推托。【组词】:不辞辛苦。辞让。辞谢。推辞。(4) 解雇。【组词】:辞退。(5) 同“词”。(6) 优美的语言。【组词】:辞藻。修辞。(7) 讲话;告诉。【例句】:“请辞于军”。(8) 文体的一种。【组词】:辞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 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3. 面见皇帝辞官。
⒈ 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
引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过都,留判尚书都省,请知 鄆州。陛辞论天下事。”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六:“翰林院侍读学士 武周文 致仕陛辞。 成祖 赐坐与语。”
⒉ 面见皇帝辞官。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王司马》:“后司马乞骸归,塞上復警,召復起;司马时年八十有二,力疾陛辞。”
⒈ 臣子拜谒后辞别天子,称为「陛辞」。
引《宋史·卷一五九·选举志五》:「内诸司使、副授边任官者,陛辞时许奏子。」
宋·苏轼〈张文定公墓志铭〉:「大率欲丰财而强兵,公因陛辞,极论其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