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持 [xié chí]
1. 亦作“携持”。
3. 携带;扶持。
携持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携持”。携带;扶持。
引《后汉书·陈蕃传论》:“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世说新语·识鉴》“谢公 在 东山 畜妓” 刘孝标 注引 南朝 宋明帝 《文章志》:“安 纵心事外,疎畧常节,每畜女妓,携持游肆也。”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谢友人惠人参》:“品第已闻升碧简,携持应合重黄金。”
国语词典
携持 [xié chí]
⒈ 携带,拿著。《书经·立政》「左右携仆,百司庶府」句下汉·孔安国·传:「左右携持器物之仆。」
携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携持释义:亦作“携持”。携带;扶持。
- 2.
杖马箠释义:执马鞭。《汉书·娄敬传》:“杖马箠去居 岐,国人争归之。”颜师古 注:“箠,马策也。杖谓柱之也。云杖马箠者,以示无所携持也。”
- 3.
调选释义:⒈选官调职。《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调为 陇西 都尉”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调选。”唐 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去年,愈 从调选,本欲携持同行。”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有从子 申甫 自 江 淮 来调选,因告主吏曰:‘但得官便出城即可矣。’”《初刻拍案惊奇》卷四:“但彼是 餘干 县尉 王立 调选流落。”⒉调动挑选。明 郎瑛《七修续稿·义理·近日军》:“守敌者非召募之土著百姓,则调选别省兵勇,故见戮於贼也。”柳琴戏《状元打更》第六场:“[ 王进:]各路兵马听你号令,满朝文武任你
- 4.
赍勑释义:携持诏书。
- 5.
赍持释义:⒈捧持。 ⒉齎持:携带;携持。
- 6.
赍议释义:携持奏议。 《后汉书·刘虞传》:“二年,冀州 刺史 韩馥,勃海 太守 袁绍 及 山 东诸将议,以朝廷幼冲,逼於 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 虞 宗室长者,欲立为王。乃遣故 乐浪 太守 张岐 等齎议,上 虞 尊号。”
- 7.
骨格释义:⒈人或动物的骨头架子。亦指人的体格;身材。《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那 玉英 虽经了许多磨折,到底骨格犹存。将息数日,面容顿改。”沙汀《卢家秀》:“卢家秀 同他相反,矮垛垛的,骨格宽大,白晰红润的宽脸上长着一对大而发亮的眼睛。”⒉比喻诗文或其他事物的骨架或主体。唐 元稹《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序》:“律切则骨格不存,闲暇则纤穠莫备。”元 陈宜甫《旧扇吟寄程雪楼廉使》:“携持骨格轻,发挥力量大。”胡适《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七:“章炳麟 的文章,所以能自成一家,也并非因为他模仿 魏 晋,只是因为他有学
- 8.
鹤膝枝释义:⒈指竹。竹状如鹤膝,故名。宋 刘克庄《卭杖》诗:“珍重 卭山 鹤膝枝,十年南北惯携持。”⒉指梅枝。宋 黄庭坚《急雪寄王立之问梅花》诗:“红梅雪里与蓑衣,莫遣寒侵鹤膝枝。”任渊 注:“《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借此以言梅枝之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