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闷 [wú mèn]
1. 没有忧烦。
无闷 引证解释
⒈ 没有苦恼。多形容遗世索居或致仕退休者的心情。
引《易·乾》:“《文言》曰:……遯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南朝 宋 谢灵运 《登池上楼》诗:“持操岂独苦,无闷徵在今。”
唐 白居易 《刑部尚书致仕》诗:“全家遁世曾无闷,半俸资身亦有餘。”
⒉ 词牌名。即“催雪”。 宋 王沂孙、程垓 有此词,计九十九字。 宋 吴文英 有《催雪》一调,与此全同。参阅 清 万树 《词律》卷十六。没有忧烦。
引《易·乾》:“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成玄英 疏:“无闷者,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无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形气释义:⒈形和气。 形,指具体物象;气,指构成宇宙万物的最根本的物质。汉 贾谊《鵩鸟赋》:“形气转续兮,变化而蟺。”宋 陈亮《勉强行道大有功》:“夫道非出於形气之表,而常行於事物之间者也。”⒉指精气、元气。汉 班固《幽通赋》:“形气发於根柢兮,柯叶汇而零茂。”晋 葛洪《抱朴子·道意》:“煎熬形气,刻削天和。”⒊指表情和语气。《三国志·吴志·韦曜传》:“被问寒战,形气呐吃。”⒋形貌和气质。唐 高仲武《中兴间气集·李季兰》:“士有百行,女唯四德。季兰 则不然,形气既雌,诗意亦荡。”宋 沉辽《寄题野翁无闷堂》诗:“
- 2.
渊旷释义:深远旷达。 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虽法身常住之奥远,二諦三假之渊旷,悟道求宗於斯可足。”《魏书·徐遵明传》:“而託心渊旷,置情恬雅,处静无闷,居约不忧。”《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二年》:“吏部郎 王俭,僧绰 之子也,神彩渊旷,好学博闻。”
- 3.
赵之谦释义:⒈清代篆刻家、书画家。 初字益甫,号冷君,改字b。⒉叔,号悲庵、无闷,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咸丰举人。官至南城知县。精篆刻,吸取古钱币、瓦当等文字入印。善以魏碑笔势写行书,亦工篆、隶。擅画花卉果蔬,笔墨厚畅,色彩浓艳。著有《补寰宇访碑录》、《悲庵居士诗剩》。
- 4.
遁俗无闷释义: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 5.
遁逸无闷释义:指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同“遁世无闷”。
- 6.
陵人释义:⒈以势压人。《左传·僖公十五年》:“重怒,难任;陵人,不祥。”《晋书·秃发傉檀载记》:“形移势变,终始殊途,陵人者易败,自守者难攻。”清 叶廷琯《吹网录·无闷子录遯翁苦口》:“涧翁 生平论学,好以气陵人。”⒉侵袭人体。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漯水》:“虽三伏盛暑,犹须袭裘,寒吹陵人,不可暂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