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位 [jū wèi]
1. 处于高位,做大官。
例居位者虽不能禁。——宋·司马光《训俭示康》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在身亡常如一日乎。
英[occupy a commanding height position;]
居位 引证解释
⒈ 居官任职。
引《史记·汲郑列传》:“﹝ 汲黯 ﹞善灌夫、 郑当时 及宗正 刘弃,亦以数直諫,不得久居位。”
《汉书·食货志上》:“学以居位曰士。”
居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云火释义:⒈《左传·昭公十七年》:“昔者 黄帝氏 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氏 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 ”杜预 注:“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百官师长皆以云为名号。炎帝,神农氏,姜 姓之祖也。亦有火瑞,以火纪事,名百官。”后因以“云火”指受命之瑞兆。《晋书·职官志》:“而鸟龙居位,云火垂名。前史详之,其以尚矣。”唐 杨炯《奉和上元酺宴应诏》:“龟龙开宝命,云火昭灵庆。”⒉烽火。古时边境报警的烟火。《六韬·必出》:“已出者,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
- 2.
傅奏释义:敷奏;奏陈。《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傅奏其勇。”《汉书·宣帝纪》:“五日一听事,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各自奏陈其言,然后试之以官,考其功德也。”《后汉书·梁统传》:“谨表其尤害於体者傅奏於左。”《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
- 3.
傅致释义:⒈涂上。 汉 陆贾《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鏤,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⒉除益而引致,罗织。《汉书·王莽传上》:“诸 哀帝 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 皆傅致其罪。”颜师古 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 疑御史傅致 晏 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杰 捕 赵鼎 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 4.
四民释义:旧称士、农、工、商为四民。《书·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时地利。”蔡沉 集传:“冬官,卿,主国邦土,以居士、农、工、商四民。”《穀梁传·成公元年》:“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汉书·食货志上》:“士、农、工、商,四民有业:学以居位曰士,闢士殖穀曰农,作巧成器曰工,通财鬻货曰商。”宋 叶适《留耕堂记》:“四民百艺,朝营暮逐,各竞其力,各私其求。”
- 5.
奋笔释义:⒈秉笔直书,直言不讳。《国语·鲁语上》:“臣以死奋笔,奚啻其闻之也!”《南齐书·文学传·丘巨源》:“而中书省独能奋笔弗顾者,唯有 丘巨源。”明 沉德符《野获编·台省·言官劾父》:“臺諫在事,遇大奸居位,即奋笔而弹,不避亲嫌。”⒉挥笔疾书,一气呵成。唐 韩愈《故中散大夫河南尹杜君墓志铭》:“纂辞奋笔,涣若不思。”巴金《探索》:“我年纪最大,还能够奋笔写作,是莫大的幸福。”
- 6.
尸利释义:谓居位受禄而无所作为。
- 7.
尸居释义:⒈谓安居而无为。⒉指居位而不尽职。⒊见“尸居餘气”。
- 8.
尸素释义:指居位食禄不尽职的人。
- 9.
尸臣释义:⒈主事之臣。⒉犹尸位之臣。指居位而无所作为的臣子。
- 10.
居高临下释义: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
- 11.
朝隐释义:旧谓虽居位在朝,而淡泊恬退与隐居无异。
- 12.
班丝贝释义:同“班丝布”。《新唐书·南蛮传下·环王》:“王姓 刹利邪伽,名 护路那婆,世居位,繚班丝贝,缀珠为饰。”
- 13.
积阀释义:⒈累积功劳和资历。 《新唐书·李自良传》:“从 袁傪 讨贼 袁晁,积阀至试殿中监。”⒉指所积累的功劳和资历。宋 岳珂《桯史·见一堂》:“﹝ 鹿何 ﹞去国时,齿髮壮,不少衰,居二年,以微疾卒。或较其积阀,谓虽居位,犹未该延赏。”《明史·薛禄等传赞》:“禄 东昌、滹沱 之战,刘荣 守 永平,谭广 守 保定,宣力最著。虽策勋之日,未即剖符,而各以积阀受封。”
- 14.
翚褕释义:后妃礼服。画翚者为褘衣,画鹞者为褕翟。见《周礼·天官·内司服》郑玄 注。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悲黼筵之移御,痛翬褕之重晦。”唐 杜甫《唐故德仪赠淑妃皇甫氏神道碑》:“珩珮是加,翬褕克备,先德后色,累功居位。”仇兆鳌 注:“画鸡雉于王后之服曰翬褕。”
- 15.
裁遣释义:裁断处理。《新唐书·张嘉贞传》:“居位三年,善傅奏,敏於裁遣。”《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五》:“此后在朝及诸州府,凡有极刑,并须子细裁遣,不得因循。”
- 16.
辇重释义:挽引重车。 《左传·襄公十年》:“孟氏 之臣 秦堇父 輦重如役。”杜预 注:“步挽重车以从师。”《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子岫 为将作监,见权势熏灼,惕然惧,常从游后园,见輦重者,跪涕曰:‘大人居位久,枳棘满前,一旦祸至,欲比若人可得乎?’”
- 17.
钟鸣漏尽释义:暮钟已经敲响,漏壶的水将滴完。比喻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三国志·魏书·田豫传》:“年过七十而以居位,譬犹钟鸣漏尽而夜行不休,是罪人也。” 漏:滴漏,古代计时的器具。
- 18.
阿比释义:偏袒勾结。《晋书·嵇绍传》:“侍中 贾謐 以外戚之宠,年少居位……及 謐 诛,绍 时在省,以不阿比凶族,封 弋阳子。”唐 张九龄《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赏罚不正,枉直失措,陷於阿比,隳我纲目。”清 冯桂芬《陈君若木家传》:“江 南官吏尤骄贵,视如门下食客,官不知重幕,幕亦不知自重,习为阿比奸私,而吏治受其弊久矣。”
- 19.
降损释义:⒈谓谦恭自下。《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故日夜惕厉,思自降损,居不求安,食不念饱。”⒉减少;降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下车七乘”晋 杜预 注:“齐 旧依上公礼九乘,又有甲兵,今皆降损。”《三国志·吴志·张温传》:“率皆贬高就下,降损数等,其守故者十未能一,其居位贪鄙,志节污卑者,皆以为军吏,置营府以处之。”
- 20.
食禄释义:⒈享受俸禄。《史记·循吏列传》:“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宋 司马光《范景仁传》:“景仁 时年六十三,因上言:‘即不用臣言,臣无颜復居位食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四篇三:“奴隶可以赏赐,其意如后人之食禄。”⒉迷信者称人一生中注定应享之食。宋 周密《齐东野语·洪端明入冥》:“復扣平生食禄,遂於袖中出大帙示之。”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躬行》:“有官禄者减官禄,无官禄者减食禄。”《红楼梦》第一○一回:“我也不久了!虽然活了二十五岁,人家没见的也见了,没吃的也吃了,衣禄食禄也算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