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良释义:⒈三贤臣。指 秦穆公 时的 奄息、仲行、鍼虎。《诗·秦风·黄鸟序》:“黄鸟,哀三良也。国人刺 穆公 以人从死,而作是诗也。”毛 传:“三良,三善臣也。谓 奄息、仲行、鍼虎 也。”《史记·蒙恬列传》:“昔者 秦穆公 杀三良而死,罪 百里奚 而非其罪也,故立号曰‘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哀吊》:“昔三良殉 秦,百夫莫赎。”宋 苏辙《和子瞻凤翔八观·秦穆公墓》诗:“三良百夫特,岂为无益死?”⒉三贤臣。指 春秋 时 郑国 的 叔詹、堵叔、师叔。《左传·僖公七年》:“郑 有 叔詹、堵叔、师叔 三良为政,未
- 2.
乡举释义:⒈由乡里选拔人才。《管子·八观》:“论贤不乡举,则士不及行。”《汉书·杜周传》:“必乡举求窈窕,不问华色,所以助德理内也。”颜师古 注:“乡举者,博问乡里而举之也。”⒉乡贡、乡试中式。宋 周密《齐东野语·苏大璋》:“三山 苏大璋 顒之,治《易》有声。戊午乡举,梦为第十一人。”元 施惠《幽闺记·书帏自叹》:“十年映雪囊萤,苦学干禄,幸首获州庠乡举。”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康祺 于 同治 六年乡举后,以貲为刑部员外郎,十年成进士。”
- 3.
休名释义:美好的名声。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八观》:“是故骨直气清,则休名生焉。”刘昞 注:“骨气相应,名是以美。”《隋书·孝义传序》:“匹夫匹妇行之於閭阎,则播徽烈於当年,扬休名於千载。”
- 4.
余积释义:多馀积蓄。 《管子·八观》:“民毋餘积者,其禁不必止。”《后汉书·刘表传》:“在 荆州 几二十年,家无餘积。”清 吴伟业《松鼠》诗:“早幸官吏租,督责无餘积。”
- 5.
余食释义:⒈剩馀的粮食。《管子·八观》:“什一之师,三年不解,非有餘食也。”《商君书·弱民》:“农有餘食,则薄燕于岁。”⒉犹饱食。《战国策·秦策五》:“今力田疾作,不得煖衣餘食。”
- 6.
凶饥释义:⒈见“凶饥”。⒉亦作“凶飢”。凶荒;灾荒。《管子·八观》:“课凶饥,计师役,观臺榭,量国费,而实虚之国可知也。”汉 焦赣《易林·咸之履》:“南国凶飢,民食糟糠。”《晋书·五行志上》:“太和 四年八月,大雨霖三十餘日,伊、洛、河、汉 皆溢,岁以凶饥。”宋 王安石《郊行》诗:“聊向村家问风俗,如何勤苦尚凶飢?”
- 7.
壤地释义:⒈田地。《管子·八观》:“夫山泽广大,则草木易多也;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韩非子·难二》:“君者,壤地也;臣者,草木也,必壤地美然后草木硕大。”章炳麟《定版籍》:“孙文 曰:‘故买鬻者,庚偿其劳力而已,非能买其壤地也。’”⒉国土;领土。《左传·哀公十一年》:“越 在我,心腹之疾也。壤地同而有欲於我。”唐 韩愈《荆潭唱和诗序》:“今僕射 裴公 开镇蛮 荆,统郡惟九,常侍 杨公,领 湖 之南壤地二千里,德刑之政并勤,爵禄之报两崇。”吴玉章《纪念七七抗战二周年对于抗战的检讨》:“苏联 ……与 中国 和 日
- 8.
大凶释义:⒈大荒之年。《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郑玄 注:“凶,凶年也。”贾公彦 疏:“大凶,则《曲礼》云‘岁凶,年穀不登’是也。”《管子·八观》:“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尹知章 注:“比三年不熟,故曰大凶也。”⒉凶祸,谓死灭。《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復反,小凶则近,大凶则远。”韦昭 注:“大凶,谓死灭。”
- 9.
小凶释义:⒈谓危败而未至死灭之象。 《国语·越语下》:“天节不远,五年復反。小凶则近,大凶则远。”韦昭 注:“小凶,谓危败;大凶,谓死灭。”参见“大凶”。⒉指不甚严重的灾荒。《管子·八观》:“其稼亡三之一者命曰小凶,小凶三年而大凶。”参见“大凶”。
- 10.
损瘠释义:消瘦羸弱。亦指消瘦羸弱的人。《管子·八观》:“稼亡三之一,而非有故盖积也,则道有损瘠矣。”尹知章 注:“道行之人,有毁损羸瘠者也。”唐 苏颋《处分朝集使敕》:“至使钱穀不入,杼轴其空,损瘠相仍,流庸莫返。”宋 曾巩《救灾议》:“古者二十七年耕,有九年之畜足,以备水旱之灾,然后谓之王政之成。唐 水 汤 旱,而民无损瘠者,以是故也。”
- 11.
氓家释义:民家。 《管子·八观》:“主上无积而宫室美,氓家无积而衣服修。”尹知章 注:“氓家,谓民家也。”《晏子春秋·谏上五》:“晏子 乃返,命 禀 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絶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絶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
- 12.
池泽释义:指池沼湖泽。《管子·八观》:“江 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罔罟必有正。”《吕氏春秋·孟冬》:“是月也,乃命水虞渔师收水泉池泽之赋。”《汉书·武帝纪》:“今京师虽未为丰年,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
- 13.
治行释义:⒈为政的成绩。亦指为政有成绩。《管子·八观》:“治行为上,爵列为下,则豪桀材臣不务竭能,便辟左右不论功能。”宋 曾巩《道山亭记》:“程公 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餘功又及於此。”清 薛福成《庸盦笔记·轶闻·良吏平反冤狱》:“胡文忠公 抚 鄂 时,尝明保 东湖 县令 张建基 之治行。”⒉施政的措施。《汉书·薛宣传》:“吏民言令治行烦苛,适罚作使千人以上;贼取钱财数十万,给为非法;卖买听任富吏,贾数不可知。”⒊整理行装。《史记·曹相国世家》:“萧何 卒。参 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
- 14.
禽兽行释义:古代特指乱伦的行为。《管子·八观》:“倍人伦,而禽兽行,十年而灭。”《汉书·燕王刘泽传》:“定国 禽兽行,乱人伦,逆天道,当诛。”《资治通鉴·汉成帝永始四年》:“有司按验,因发其与姑 园子 姦事,奏‘立 禽兽行,请诛。’”胡三省 注:“汉 法,内乱为禽兽行。”
- 15.
耆耉释义:同“耆耇”。宋 苏轼《凤翔八观·石鼓》诗:“厌乱人方思圣贤,中兴天为生耆耉。”清 侯方域《赠郑大夫序》:“昔者礼教大行,乡国一俗,莫不尊延耆耉。”
- 16.
肥饶释义:⒈肥沃富饶。 《管子·八观》:“壤地肥饶,则桑麻易植也。”汉 贾谊《过秦论上》:“不爱珍器重寳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后汉书·冯衍传上》:“将西田牧肥饶之野,殖生产。”清 戴名世《陈某诗序》:“余尝闻东南江海之壖,土田肥饶,山川秀美。”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二篇第一章第三节:“他看见那 岐山 下的土地十分肥饶,便开始钻龟。”⒉富裕多财。《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凡质物值钱者才足了年数,就假托变卖过了,不准赎取,如此刻剥贫户,以致肥饶。”《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三:“﹝ 赵六老 ﹞家声清白,囊
- 17.
荐草释义:茂盛的牧草。 《管子·八观》:“荐草多衍,则六畜易繁也。”尹知章 注:“荐,茂草也。”汉 桓宽《盐铁论·园池》:“与百姓争荐草,与商贾争市利。”《新唐书·南蛮传上·南诏》:“越睒 之西,多荐草,产善马,世称 越睒 骏。”清 周亮工《泪》诗:“纆徽连雨湿,荐草滴霜残。”
- 18.
辟田释义:⒈已开垦的田地。《管子·八观》:“草田多而辟田少者,虽不水旱,饥国之野也。”⒉开垦田地。《旧唐书·良吏传上·王方翼》:“乃与佣保齐力勤作,苦心计,功不虚弃,数年闢田数十顷。”《元史·立智理威传》:“时方以闢田、均赋、弭盗、息讼诸事课守令。”
- 19.
遗苞释义:⒈苞,通“殍”。 谓遗弃饿殍。《管子·八观》:“小凶三年而大凶,大凶,则众有大遗苞矣。”戴望 校正引 洪颐煊 曰:“‘苞’读为‘涂有饿莩’之‘莩’。遗,弃也。谓年大凶则众弃饿死之人於道旁。”《管子·八观》:“众有遗苞者,其战不必胜;道有损瘠者,其守不必固。”⒉遗脱叶壳。宋 孙觌《游金沙寺有陆希声侍郎读书堂在颐山上》诗:“緑笋遗苞半出篱,清谿一曲翠相迷。”
- 20.
闾闬释义:⒈古代里巷的门。《管子·八观》:“大城不可以不完,郭周不可以外通,里域不可以横通,閭閈不可以毋闔。”⒉借指街坊,里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