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 [fā jiào]
1. 复杂的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
英[ferment;]
发酵 引证解释
⒈ 指微生物分解有机物质的过程。应用于农业、医药、酿造、食品及化工等方面。
⒉ 喻事物受外力影响发生某种发展变化。
引郭沫若 《今昔集·再谈中苏文化之交流》:“这三种东西(活字、指南针、火药)传到西方去了之后,把 欧洲 的近代文明发酵起来了。”
茅盾 《色盲》:“新的刺激,在他的胀热的头脑里开始发酵了。”
秦牧 《社稷坛抒情》:“对,这真是一个激发人们思古幽情的所在!作为一个 中国 人,可以让这种使人微醉的感情发酵的去处可真多呢!”
国语词典
发酵 [fā jiào]
⒈ 糖类被菌类或细菌在无氧情况下代谢后,变成另一种有机物,经常生成酒精,这种作用称为「发酵」。也作「酦酵」。
发酵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酦酵释义:发酵。
- 2.
酵素释义:酶的旧称。
- 3.
酿制释义:酿造。
- 4.
酿造释义: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
发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酿释义:将熟黍米投入曲液中发酵制酒。
- 2.
丝糕释义:小米面、玉米面等加水搅拌发酵后蒸成的松软的食品。
- 3.
乌龙茶释义:半发酵的茶叶(茶叶边沿发酵,中间不发酵),黑褐色。
- 4.
凝乳释义:⒈发酵或用某些酶处理而使乳汁凝结的部分,主要为酪蛋白,用作食品,也作产品,或制成干酪--与乳清有区别。⒉从碱液中分离出来的颗粒状肥皂,在制皂过程中把盐加到碱液和脂肪的沸腾混合物中时就浮起。
- 5.
单丛释义:介于全发酵的红茶与不发酵的绿茶之间的半发酵乌龙茶。
- 6.
卧酪释义:保持恒温、发酵而成的牛、羊乳。
- 7.
发糕释义:用面粉、米粉等发酵做成的糕,有的还加糖、枣儿、青丝等。
- 8.
发酵释义:微生物或其离体的 酶分解糖类,产生乳酸(或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的过程。泛指利用微生物制造工业原料或工业产品的过程,如酒精发酵、抗生素发酵等。酵(jiào)。
- 9.
发面释义:⒈使面发酵。 ⒉经过发酵的面:发面饼。
- 10.
后酸化释义:酸乳在正常发酵结束后和食用前这一过程中,乳中的乳酸菌继续生长的缘故,使乳介质pH 值不断降低,这时菌株可通过自身的质膜 H+-ATPase 形成的跨膜pH梯度差,来维持胞内pH 在近中性,使得 β-半乳糖苷酶不受到外界低温和较低的 pH 环境的影响,保持原有的活性,继续代谢乳糖产酸。
- 11.
味精释义:也叫味素。一种调味品。化学成分是谷氨酸单钠盐。用淀粉作原料,用酸或酶水解成糖,经微生物发酵制得。
- 12.
啤酒释义:以大麦和啤酒花为主要原料发酵制成的酒,有泡沫和特殊的香味,味道微苦,含酒精量较低。也叫麦酒。[啤,英beer]
- 13.
堆肥释义:把杂草、落叶、秸秆、骨屑、泥土、粪尿等堆积起来发酵腐熟后制成的有机肥料。肥力持久,多用作基肥。
- 14.
大曲释义:⒈〈名〉我国古代大型乐舞套曲。⒉酿造白酒用的发酵剂。⒊用大曲酿造出的白酒。
- 15.
奶酒释义:用牛奶等为原料制成的发酵饮料。 也叫奶子酒。
- 16.
孰料释义:在酒水的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经过发酵过程蒸熟之后成为孰料。
- 17.
小曲释义:⒈小曲儿〈名〉小调。 ⒉〈名〉酿造白酒、黄酒等用的发酵剂,比大曲小。也叫酒药。
- 18.
小麯释义:制造白酒的发酵剂。 也叫酒药。发热量少,适用于南方气候。用小曲制成的酒,叫小曲酒。
- 19.
干酪释义:牛奶等发酵、凝固制成的食品。
- 20.
干酵母释义:由新鲜酵母经过干燥而制成。 分为面包发酵用及医药原料用两种,前者是以新鲜酵母在低温(40℃以下)烘干,所得成品含有80%以上活酵母细胞;后者是将新鲜酵母自溶并灭菌后,经较高温干燥,所得成品除含B族维生素外,还含蛋白质约40%以上。干酵母还可用作饲料。所制成干酵母片可用以防治B族维生素缺乏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