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举哀 举哀的意思
āi

举哀

简体举哀
繁体舉哀
拼音jǔ āi
注音ㄐㄩˇ ㄞ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ǔ,(1) 向上抬,向上托。【组词】:举头。举手。举重。举棋不定。(2) 动作行为。【组词】:举止。轻而易举。(3) 发起,兴办。【组词】:举义。举办。创举。(4) 提出。【组词】:举要。举例。(5) 推选,推荐。【组词】:推举。荐举。(6) 全。【组词】:举国。举世。举家。(7) 古代指科举取士。【组词】:科举。举人。一举成名。(8) 攻克。【例句】:“一战而举鄢、郢”。

基本含义

表达悲痛或哀悼之情。

举哀的意思

举哀 [jǔ āi]

1. 指办丧事时高声号哭,表示哀悼。

[ wail in mourning; ]

2. 戴孝。

[ go into mourning; ]


国语词典

举哀 [jǔ āi]

⒈ 在丧礼中高声哭泣以示哀恸。

⒉ 办理丧事。

《三国演义·第四〇回》:「假写遗嘱,令次子刘琮为荆州之主,然后举哀报丧。」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〇》:「刘元普设三牲礼仪,亲自举哀拜奠。」


举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俗好释义:流俗之所喜好。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 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 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 亦发哀”裴松之 注引《吴书》曰:“肃 为人方严,寡於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宋 欧阳修《希真堂东手种菊花十月始开》诗:“看多易猒情不专,鬭紫夸红随俗好。”清 姚椿《乔处士遗集序》:“处士侍父柘溪,吟咏自乐,不顾俗好。”
    • 2.
      借亲释义:犹借吉。宛委山堂本《说郛》卷七三引 宋 李之彦《东谷所见·借亲》:“父母垂死,人子于此正哀痛彻骨,几不欲生之时也。今人反以送死为缓,惟以借亲为急。父母死未即入棺,仍禁家人辈未得举哀。弃亲丧之礼,而讲合卺之仪;寘括髮之戚,而修结髮之好。”详“借吉”。
    • 3.
      八音遏密释义:遏:阻止;密:寂静。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 4.
      凶礼释义:⒈凡逢凶事而举行哀吊的仪礼。包括丧礼、荒礼、吊礼、禬礼、恤礼五者。《周礼·春官·大宗伯》:“以凶礼哀邦国之忧。”郑玄 注:“凶礼之别有五……丧、荒、弔、襘、恤。”⒉特指丧礼。《资治通鉴·梁武帝太清元年》:“丁酉,东魏 主为丞相 欢 举哀,服緦縗,凶礼依 汉 霍光 故事,赠相国、齐王,备九锡殊礼。”清 陆以湉《冷庐杂识·从吉》:“三年之丧,乃凶礼之大者。世俗居丧而通名以庆贺,必书从吉,失礼甚矣。”
    • 5.
      出次释义:⒈为悼念死者而避开正寝,出郊外暂住。《左传·文公四年》:“楚 人灭 江,秦伯 为之降服,出次,不举,过数。”杜预 注:“出次,避正寝。”《晋书·元帝纪》:“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唐 吴兢《贞观政要·仁恻》:“襄州 都督 张公谨 卒,太宗闻而嗟悼,出次发哀。”清 方苞《兄子道希墓志铭》:“余虽在外,遇期、功,道希 必率诸弟出次。”⒉出军驻扎。《宋书·索虏传》:“﹝ 江夏王 义恭 ﹞德望兼崇,风略遐被,即可三府文武,并被以中仪精卒,出次 徐 方,为众军节度。”唐 柳宗元《平淮夷雅·皇武》:“度 拜稽首
    • 6.
      别次释义:犹别第。正宅以外的住所。《旧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卒,年八十一。太宗 举哀於别次,哭之甚慟。”《新唐书·王珪传》:“﹝ 王珪 ﹞卒,年六十九。帝素服哭别次。”
    • 7.
      哀临释义:帝后死,集众举哀,谓之哀临。后亦泛指到场为死者举哀。
    • 8.
      哭临释义:⒈帝后死丧,集众定时举哀叫哭临。 《史记·孝文本纪》:“毋发民男女哭临宫殿。宫殿中当临者,皆以旦夕各十五举声;礼毕罢,非旦夕临时,禁毋得擅哭。”《后汉书·礼仪志下》:“登遐,皇后詔三公典丧事……百官哭临殿下。”《宋史·礼志二六》:“真宗 章献明肃皇后 刘氏,明道 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崩于 宝慈殿,迁坐于 皇仪殿。三十日,宣遗誥,羣臣哭临,见帝于殿之东厢奉慰。”《痛史》第六回:“一众百官礼成之后,便请哭临。哭临过了,方才出来颁发哀詔。”⒉泛称人死后集众举哀或至灵前吊祭。《三国志·魏志·孙礼传》:“礼 为死事者设
    • 9.
      帐具释义:⒈谓陈列帷帐几筵。指备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 与夫人益市牛酒,夜洒埽,早帐具至旦。”《新唐书·百官志一》:“皇亲三等以上丧,举哀,有司帐具给食。”⒉帷帐和膳具。《新唐书·百官志三》:“王公婚礼,亦供帐具。”
    • 10.
      扛丧释义:举哀,哭泣。
    • 11.
      挂服释义:⒈亦作“掛服”。谓离任、去官。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三年,解 丹阳 尹……挂服捐驹,前良取则。”⒉戴孝。宋 苏轼《辨谤札子》:“臣於是岁三月六日在 南京 闻先帝遗詔,举哀掛服了当,迤邐往 常州。”明 冯梦龙《智囊补·捷智·韩琦》:“英宗 即位数日,挂服柩前,哀未发,而疾暴作。”
    • 12.
      新哀释义:指为父母举哀的丧主。
    • 13.
      称悲释义:犹举哀。
    • 14.
      遏密八音释义:遏:阻止;密:寂静。 各种乐器停止演奏,乐声寂静。旧指皇帝死后停乐举哀。后也用以形容国家元首之死。

举哀(ju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举哀是什么意思 举哀读音 怎么读 举哀,拼音是jǔ āi,举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举哀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