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鞋 [tuō xié]
1. 后半没有帮的鞋子,一般不用系带子或其它的东西。
英[slippers;]
拖鞋 引证解释
⒈ 后半截无鞋帮的便鞋。
引张天翼 《春风》:“他拖上拖鞋--决计下楼去避开他们一下,好让自己想一想。”
国语词典
拖鞋 [tuō xié]
⒈ 一种无后鞋帮的便鞋,多在室内穿用。
拖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半高跟拖鞋释义:鞋跟中高的的拖鞋或凉鞋。
- 2.
扱鞋释义:即靸鞋。拖鞋。
- 3.
拖鞋人生释义:所谓“拖鞋人生”,也就是妥协人生的意思。
- 4.
撒鞋释义:拖鞋。
- 5.
木屐释义:木板拖鞋;木底鞋。
- 6.
木突释义:木拖鞋。
- 7.
洒鞋释义:⒈即靸鞋。 拖鞋。⒉即靸鞋。鞋帮纳得很密,前脸较深,上面缝着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老舍《断魂枪》:“他们打扮的得像个样儿,至少得有条青洋绉裤子,新漂白细市布的小褂,和一双鱼鳞洒鞋。”《体育报》24:“只见 王五 身着青绸紧身棉袄,薄绸灯笼裤,辫子缠顶,外扎英雄巾,宽带束腰,脚上两道脸密针纳过的洒鞋。”
- 8.
画屧释义:彩绘的木板拖鞋。
- 9.
草编释义:⒈一种民间手工艺,用玉米苞叶、小麦茎、龙须草、金丝草等编成提篮、果盒、杯套、帽子、拖鞋、枕席等。⒉用这种工艺制成的产品。
- 10.
草靸释义:用蒲草等编制的拖鞋。
- 11.
趿履释义:⒈拖着鞋。 ⒉拖鞋。
- 12.
趿拉儿释义:拖鞋。
- 13.
趿鞋释义:拖鞋。
- 14.
跣子释义:犹今之拖鞋。
- 15.
连齿木屐释义:一种鞋底多齿的木拖鞋。
- 16.
靸鞋释义:⒈一种草制的拖鞋。 ⒉一种鞋帮纳得很密,前脸较长,上面缝有皮梁或三角形皮子的布鞋。
- 17.
靸鞵释义:拖鞋。无跟之鞋。唐 王叡《炙毂子录·靸鞵舄》:“三代 皆以皮为之。靸鞵,《礼》云:单底曰履,重底曰舄,朝祭之服。自 始皇 二年,遂以蒲为之,名曰靸鞵。至 二世 加以凤首,尚以蒲为之。西晋 永嘉 元年,始用黄草为之…… 梁 天监 中,武帝 以丝为之,名解脱履。”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尚书省旧制,尚书侍郎郎官,不得著靸鞵过都堂门。”明 陶宗仪《辍耕录·靸鞵》:“西 浙 之人,以草为履而无跟,名曰靸鞵。”
- 18.
鞋片释义:指当拖鞋穿时的布鞋,鞋面的后半部分贴在鞋底上。
- 19.
黄草释义:⒈草名。 荩草的别称。多用于编织生活用品。唐 白居易《昼寝》诗:“坐整日单衣,起穿黄草屨。”宋 叶适《故大宗丞兼权度支郎官高公墓志铭》:“常穿黄草屨,刺白篾艇,往来田间。”《文汇报》23:“上海市 的 嘉定县 是著名的‘黄草之乡’。这里出产的在国内外市场素享盛誉的黄草织品,从人们日常穿戴的草帽、拖鞋,到一般家庭中使用的提篮、杯套、盆垫、糖果盒等,品种繁多,花色新颖,工艺精细,别具一格。”⒉草名。艾草的别称。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