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麻蕡 麻蕡的意思
fén

麻蕡

简体麻蕡
繁体
拼音má fén
注音ㄇㄚˊ ㄈㄣ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á,(1)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组词】: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2) 指“芝麻”。【组词】:麻酱。麻油。(3)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组词】:脚麻了。(4)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组词】:麻痹。麻醉。麻木不仁。(5)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组词】:麻子。(6) 带细碎斑点的。【组词】:麻雀。麻蝇。(7) 喻纷乱。【组词】:麻乱。麻沸。(8) 姓。

fén,(1) (果实)多而大。【例句】:“桃之夭夭,有蕡其实。”(2) 大麻或大麻的子实。【例句】:“菽麦蕡稻黍粱秫。”(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繁杂纷乱,不易理清。

麻蕡的意思

麻蕡 [má fén]

1. 大麻的籽实。

麻蕡 引证解释

⒈ 大麻的籽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麻》:“《本经》有麻蕡、麻二条,谓蕡即麻勃,谓麻子入土者杀人。 苏恭 谓蕡是麻子,非花也。 苏颂 谓蕡、子、花为三物。疑而不决。谨按 吴普 《本草》云:麻勃一名麻花,味辛无毒。麻蓝一名麻蕡,一名青葛,味辛甘有毒。麻叶有毒,食之杀人。麻子中仁无毒,先藏地中者,食之杀人。据此説则麻勃是花,麻蕡是实,麻仁是实中仁也。

普 三国 时人,去古未远,説甚分明。”


麻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脂烛释义:古人用麻蕡灌以油脂,燃之照明,是为脂烛。
    • 2.
      麪勃释义:和面时,洒在湿面上的干面粉。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上:“《本艸》:‘麻蕡,一名麻勃,云此麻花上勃勃者。’故世人谓尘为勃土;果木诸物,上浮生者皆曰衣勃;和麪而以乾者傅之,亦曰麪勃。”
    • 3.
      麻勃释义:大麻所开的花。 大麻在农历五、六月时开细黄花。可入药。见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穀一·大麻》。参见“麻蕡”。
    • 4.
      麻蓝释义:即麻蕡。详该条。
    • 5.
      麻黂释义:即麻蕡。

麻蕡(maf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麻蕡是什么意思 麻蕡读音 怎么读 麻蕡,拼音是má fén,麻蕡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麻蕡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