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 [shuāng hán]
1. 寒光闪闪貌。
霜寒 引证解释
⒈ 寒光闪闪貌。
引元 郑廷玉 《楚昭公》第一折:“这剑呵,冰刃霜寒,玉华光灿。”
霜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凌霜释义:抵抗霜寒。常用以比喻人品格高洁,坚贞不屈。
- 2.
文箫释义:传奇中的人名。 传说 唐 大和 年间,书生 文箫 中秋日游 锺陵 西山 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 文簫 驾彩鸞。自有绣襦兼甲帐,琼臺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鸞 以私欲而泄天机,謫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 唐 裴铏《传奇·文箫》。宋 张孝祥《丑奴儿》词:“杨柳依依,何日 文簫 共驾归。”明 洪朋《写韵亭诗》:“文簫 彩鸞 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远隔 蓬山 思甲帐,此生无福比 文簫。”
- 3.
松菊释义:松与菊不畏霜寒,因以喻坚贞节操或具有坚贞节操的人。
- 4.
潭帖释义:亦称“长沙帖”。汇刻丛帖。北宋 庆历 间 刘沆 帅 潭州(今 湖南省 长沙市)时,命僧 希白 摹刻。计十卷。以《淳化阁帖》为底本,增入 晋 王羲之《霜寒帖》、《十七帖》以及 王濛、颜真卿 等帖。与《绛帖》齐名。因刻于 潭州,故名。原石毁于 南宋 建炎 年间,翻刻本很多。参阅 宋 郑兴裔《郑忠肃奏议遗集·淳化帖》、明 陶宗仪《辍耕录·淳化阁帖》。
- 5.
赛雪欺霜释义:欺:超过。 比雪冷,比霜寒。
- 6.
赤令释义:指京师所治县的县令。唐 孟郊《严河南》诗:“赤令风骨峭,语言清霜寒。不必用雄威,见者毛髮攒。我有赤令心,未得赤令官。”宋 王溥《唐会要·丞簿尉》:“贞元 六年十二月二日勅:刺史县令,以四考为限,赤令既是常参官,不在四考限。次赤令既同京官,宜以三考为限。”《宋史·窦俨传》:“请改两畿诸县令及外府州五千户以上县令为县大夫,陞为从五品下,畿大夫见府尹如赤令之仪。”参见“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