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送往 送往的意思
sòngwǎng

送往

简体送往
繁体
拼音sòng wǎng
注音ㄙㄨㄥˋ ㄨ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òng,(1) 把东西从甲地运到乙地。【组词】:送信。送审。输送。护送。呈送。(2) 赠给。【组词】:送礼。赠送。雪中送炭。(3) 陪伴人到某一地点。【组词】:欢送。送别。送亲。(4) 丢掉。【组词】:断送。

wǎng,(1) 去,到。【组词】:往返。往复。往还(huán )。往来。交往。向往。勇往直前。(2) 过去。【组词】:往昔。往日。往事。往古。往常。以往。一如既往。(3) 同“望”。

基本含义

指把人或物送到某个地方去。

送往的意思

送往 [sòng wǎng]

1. 送别去者。

3. 祭送死者。

送往 引证解释

⒈ 送别去者。参见“送往迎来”。

《庄子·山木》:“萃乎芒乎,其送往而迎来。”

⒉ 祭送死者。参见“送往事居”。

《礼记·祭义》:“乐以迎来,哀以送往。”
郑玄 注:“送去而哀,哀其享否不可知也。”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


送往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取回释义:以和平手段从已夺走和非法扣押者手里收回自己的人和财产。

送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行释义:⒈〈名〉上面的一行。 ⒉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的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叫做上行。⒊船从下游向上游行驶。⒋公文由下级送往上级。⒌用于成语“上行下效”。表示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坏事)。
    • 2.
      下行释义:⒈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和上行相反,即在干线上背着首都的方向行驶,从干线向支线行驶,叫做下行。下行列车编号用奇数,例如45次,103次等。⒉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⒊公文由上级送往下级。⒋文字自上而下直写直排的形式,汉字在改为横写横排前,书写和印刷就是这种款式。⒌下面的一行。
    • 3.
      事居释义:事奉活着的人,多指事奉新君。 《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杜预 注:“往,死者;居,生者。”杨伯峻 注:“往指死者,居指新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
    • 4.
      健卒释义:健壮的军卒。宋 苏轼《问答录·佛印因坡见罪》:“佛印 后至一州,太守怜之,使健卒二人肩舆以送往。”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余观 徐 疏……惟选健卒分屯及招南人占籍二説可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一人如官长,年四十已来,健卒怒马,腾踔前后。”
    • 5.
      劳来释义:⒈亦作“劳徠”。 以恩德招之使来。《诗·小雅·鸿雁序》:“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汉书·平当传》:“使行流民 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徠有意者。”颜师古 注:“劳者,恤其勤劳也。徠者,以恩招徠也。”《宋书·符瑞志中》:“泽马者,王者劳来百姓则至。”⒉慰问、劝勉前来的人。《楚辞·卜居》:“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朱熹 集注:“劳者,来者劳之也。”《汉书·游侠传·原涉》:“既共饮食,涉 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倈毕葬。”颜师古 注:“劳徠谓慰勉宾客也。”《资治通鉴·汉成帝
    • 6.
      寄命释义:⒈以重任相委托。《论语·泰伯》:“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託孤可保。”《梁书·侯景传》:“夫敌国相伐,闻丧则止,匹夫之交,託孤寄命;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者哉。”清 钱谦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淑元祖母庄氏赠淑人制》:“矢志立孤,童稚伶仃,有託孤寄命之节;尊章衰老,有送往事居之忠。”⒉犹寄身,托身。《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杜笃《首阳山赋》:“闻西伯 昌 之善教,育年艾於胡耉,遂相携而随
    • 7.
      将迎释义:⒈送往迎来。⒉迎接。⒊逢迎;迎合。⒋将养;保养。
    • 8.
      悃款释义:诚挚。语本《楚辞·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唐 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虽闻见褊浅,所择不深。至於区区效愚,其庶乎万一,不胜悃款之至。”宋 苏轼《祭蔡景繁文》:“子之事君,悃款倾尽。”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楚辞》托陈引喻,点染幽芬於颂乱瞀懮之中,今人得其悃款悱惻之旨。”
    • 9.
      戮尸释义:⒈见“戮尸”。 ⒉亦作“戮尸”。刑罚的一种。陈尸示众,以示羞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 崔杼 之尸,将戮之,不得。”《晋书·王敦传》:“有司议曰:‘王敦 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 崔杼、王凌 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三国演义》第二回:“发 张角 之棺,戮尸梟首,送往京师。”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刘东山》:“上虽不从言官奏,然有本当斲棺戮尸之旨。”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普洱 知府及参将报知总督 明瑞,即参奏 德保,解京正法,书敏 戮尸梟示。”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九》:
    • 10.
      献哈达释义: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 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 11.
      耦俱释义:语出《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 ”后以“耦俱”指相处融洽。章炳麟《訄书·原人》:“异教之不耦俱,奚耦俱无教之狼鹿?”参见“耦俱无猜”。
    • 12.
      耦俱无猜释义:谓双方都无猜疑。《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杜预 注:“往,死者;居,生者;耦,兩也。送死事生,兩無疑恨。”杨伯峻 注:“耦指死者居者,謂兩者於我俱無猜疑。”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荷蘭 專治市舶,不斂田賦,與流民耦俱無猜。”
    • 13.
      请谢释义:⒈犹言迎来送往。⒉有所请求而谢之以礼物。⒊请问。
    • 14.
      賫诣释义:送往。《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賫诣 琼花观,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周楞伽 校注:“賫诣,送往。”
    • 15.
      赍诣释义:送往。 《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賫诣 琼花观,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周楞伽 校注:“賫诣,送往。”
    • 16.
      跑片释义:一部电影拷贝在几个场所错开时间放映,每放完一本或数本,就由专人把这些拷贝从甲处送往乙处放映,叫跑片。
    • 17.
      过礼释义:旧俗,结婚前男家把彩礼送往女家。
    • 18.
      迎送释义:迎来送往。
    • 19.
      远书释义: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 20.
      送去迎来释义:形容忙于交际应酬。同“送往迎来”。

送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行释义:⒈〈名〉上面的一行。 ⒉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在干线上朝着首都的方向行驶,在支线上朝着连接干线的车站行驶,叫做上行。⒊船从下游向上游行驶。⒋公文由下级送往上级。⒌用于成语“上行下效”。表示上面或上辈的人怎样做,下面的人就学着怎样做(多指坏事)。
    • 2.
      下行释义:⒈我国铁路部门规定,列车行驶方向和上行相反,即在干线上背着首都的方向行驶,从干线向支线行驶,叫做下行。下行列车编号用奇数,例如45次,103次等。⒉船从上游向下游行驶。⒊公文由上级送往下级。⒋文字自上而下直写直排的形式,汉字在改为横写横排前,书写和印刷就是这种款式。⒌下面的一行。
    • 3.
      事居释义:事奉活着的人,多指事奉新君。 《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贞也。”杜预 注:“往,死者;居,生者。”杨伯峻 注:“往指死者,居指新君。”唐 韩愈《顺宗实录五》:“克申送往之哀,宜展事居之礼。”
    • 4.
      健卒释义:健壮的军卒。宋 苏轼《问答录·佛印因坡见罪》:“佛印 后至一州,太守怜之,使健卒二人肩舆以送往。”明 沉德符《野获编·户部·西北水田》:“余观 徐 疏……惟选健卒分屯及招南人占籍二説可用。”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张诚》:“一人如官长,年四十已来,健卒怒马,腾踔前后。”
    • 5.
      劳来释义:⒈亦作“劳徠”。 以恩德招之使来。《诗·小雅·鸿雁序》:“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汉书·平当传》:“使行流民 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徠有意者。”颜师古 注:“劳者,恤其勤劳也。徠者,以恩招徠也。”《宋书·符瑞志中》:“泽马者,王者劳来百姓则至。”⒉慰问、劝勉前来的人。《楚辞·卜居》:“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朱熹 集注:“劳者,来者劳之也。”《汉书·游侠传·原涉》:“既共饮食,涉 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倈毕葬。”颜师古 注:“劳徠谓慰勉宾客也。”《资治通鉴·汉成帝
    • 6.
      寄命释义:⒈以重任相委托。《论语·泰伯》:“曾子 曰:‘可以託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人与?君子人也。’”晋 葛洪《抱朴子·行品》:“劳谦冲退,救危全信,寄命不疑,託孤可保。”《梁书·侯景传》:“夫敌国相伐,闻丧则止,匹夫之交,託孤寄命;岂有万乘之主,见利忘义者哉。”清 钱谦益《浙江布政使司右参政李淑元祖母庄氏赠淑人制》:“矢志立孤,童稚伶仃,有託孤寄命之节;尊章衰老,有送往事居之忠。”⒉犹寄身,托身。《艺文类聚》卷七引 汉 杜笃《首阳山赋》:“闻西伯 昌 之善教,育年艾於胡耉,遂相携而随
    • 7.
      将迎释义:⒈送往迎来。⒉迎接。⒊逢迎;迎合。⒋将养;保养。
    • 8.
      悃款释义:诚挚。语本《楚辞·卜居》:“吾寧悃悃款款朴以忠乎?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唐 张九龄《进千秋节金镜录表》:“虽闻见褊浅,所择不深。至於区区效愚,其庶乎万一,不胜悃款之至。”宋 苏轼《祭蔡景繁文》:“子之事君,悃款倾尽。”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楚辞》托陈引喻,点染幽芬於颂乱瞀懮之中,今人得其悃款悱惻之旨。”
    • 9.
      戮尸释义:⒈见“戮尸”。 ⒉亦作“戮尸”。刑罚的一种。陈尸示众,以示羞辱。《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求 崔杼 之尸,将戮之,不得。”《晋书·王敦传》:“有司议曰:‘王敦 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 崔杼、王凌 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三国演义》第二回:“发 张角 之棺,戮尸梟首,送往京师。”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刘东山》:“上虽不从言官奏,然有本当斲棺戮尸之旨。”清 昭槤《啸亭杂录·缅甸归诚本末》:“普洱 知府及参将报知总督 明瑞,即参奏 德保,解京正法,书敏 戮尸梟示。”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七九》:
    • 10.
      献哈达释义: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 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献“哈达”是对对方表示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
    • 11.
      耦俱释义:语出《左传·僖公九年》:“送往事居,耦俱无猜。 ”后以“耦俱”指相处融洽。章炳麟《訄书·原人》:“异教之不耦俱,奚耦俱无教之狼鹿?”参见“耦俱无猜”。
    • 12.
      耦俱无猜释义:谓双方都无猜疑。《左传·僖公九年》:“公家之利,知無不爲,忠也;送往事居,耦俱無猜,貞也。”杜预 注:“往,死者;居,生者;耦,兩也。送死事生,兩無疑恨。”杨伯峻 注:“耦指死者居者,謂兩者於我俱無猜疑。”清 魏源《圣武记》卷八:“荷蘭 專治市舶,不斂田賦,與流民耦俱無猜。”
    • 13.
      请谢释义:⒈犹言迎来送往。⒉有所请求而谢之以礼物。⒊请问。
    • 14.
      賫诣释义:送往。《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賫诣 琼花观,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周楞伽 校注:“賫诣,送往。”
    • 15.
      赍诣释义:送往。 《剪灯新话·金凤钗记》:“生感 兴娘 之情,以釵货於市,得钞二十锭,尽买香烛楮币,賫诣 琼花观,命道士建醮三昼夜以报之。”周楞伽 校注:“賫诣,送往。”
    • 16.
      跑片释义:一部电影拷贝在几个场所错开时间放映,每放完一本或数本,就由专人把这些拷贝从甲处送往乙处放映,叫跑片。
    • 17.
      过礼释义:旧俗,结婚前男家把彩礼送往女家。
    • 18.
      迎送释义:迎来送往。
    • 19.
      远书释义:送往远方或远方送来的书信。
    • 20.
      送去迎来释义:形容忙于交际应酬。同“送往迎来”。

送往造句

1.今天来了这么多客人,我就尽地主之谊,送往迎来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2.在旅游高峰期,我们总是起早贪黑,送往迎来,忙得不亦乐乎!

3.许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国外,由于鞭长莫及,对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便无法掌握,早知如此,又何必当初呢?

4.倘能转祸为福,送往事居。

5.饭店里的迎宾小姐每天不知送往迎来了多少客人。

6.这一个月来,我被临时抽调去搞接待工作,从早到晚,送往迎来,真忙得够呛。

7.老师,您是船家,我是过客,是您把我送往胜利的彼岸;您是太阳,我是小草,是您给了我成功的信心。

8.许多父母把年幼孩子送往国外,由於鞭长莫及,对孩子们的生活状况便无法掌握。

9.有一个被父母送往寄宿学校的男孩。

10.在旅游高峰期,我们总是起早贪黑,送往迎来,忙得不亦乐乎。

送往(songw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送往是什么意思 送往读音 怎么读 送往,拼音是sòng wǎng,送往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送往造句子